A01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2049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37

3 术语和定义 单交种 single cross 两个自交系的杂交一代种子。 原种 basic 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出来的或者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达到规定标准的自交系种子。 亲本种子 parental seed 由原种扩繁并达到规定标准,用于生产大田用杂交种子的种子。 杂交种种子 commercial hybrid seed 直接用于大田生产的杂交种子。 4 品种来源与特征 宁单54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和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以SBY1×LXH10128杂交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审玉20210001)。 幼苗第一片叶呈椭圆形,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株型半紧凑,颖壳绿色,花药红色,雌穗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5 制种技术要点 基地选择 选择自然条件适宜、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区,制种地块要求土壤肥沃,地力均匀,灌排方便。 隔离 5.2.1 空间隔离 制种地块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相距应大于500m。 5.2.2 时间隔离 播期应与其他玉米播期相差大于35d。 5.2.3 屏障隔离 生产地块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相距小于500m时,选择高秆作物作为屏障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不小于5m,高度不小于3m,早于制种田10d~20d种植,同时在制种地四周种植5m以上的父本行。 播前准备 5.3.1 整地与封闭 早春机械整地、耙耱保墒。播前一周进行土壤封闭除草。 5.3.2 亲本种子准备 亲本种子达到GB 4404.1质量标准。播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播种 5.4.1 播种时间 4月中下旬,5cm~10cm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时播种。 5.4.2 播种方式 选用精量播种机,父母本同期播种,7天后加播二期父本。 5.4.3 父母本行比 父母本种植行比为1:6。 5.4.4 播种密度 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18cm~20cm,每666.7m2种植密度为5500株~6000株。 5.4.5  种肥 采用种肥同播、侧深施肥,种肥分离,每666.7m2施磷酸二铵10~15kg、尿素15~20kg、硫酸钾8~10kg。 田间管理 5.5.1中耕追肥 苗期早中耕,拔节期每666.7m2追施磷酸二铵10~15kg、尿素25~30kg。 5.5.2灌水 全生育期灌水3~4次。 5.5.3病虫草害防治 3~5叶期化学除草;苗期防治地下害虫,中后期防治蚜虫、玉米螟、红蜘蛛等病虫害。 去杂去劣 根据亲本特征,出苗后4~5叶期拔除异形苗、劣苗、病苗和可疑苗;抽雄前拔除长势过旺的高大杂株、异型株、可疑株。父本杂株应在散粉前完全去除,母本杂株应在去雄前全部去除。 母本去雄 在母本雄穗尚未抽出顶叶之前,带1片~2片叶片拔除雄穗,不能留有分枝或雄穗残留体。去雄在每天上午进行,拔除的雄穗应及时带出制种田并进行有效处理。 割除父本 授粉结束后,割除全部父本植株并运出制种地块。 收获 待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后及时收获。 穗检 脱粒前根据母本特征特性进行穗选,剔除杂穗、病穗和异形穗。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 Production of Hybrid Maize Ningdan 54 Hao

ICS
65.020.20
CCS
A011
发布
2023-11-07
实施
2023-12-15

3 术语和定义 单交种 single cross 两个自交系的杂交一代种子。 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 由育种家育成的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的最初的一批自交系种子。 原种 basic 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育出来的或者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达到规定标准的自交系种子。 亲本种子 parental seed 由原种扩繁并达到规定标准,用于生产大田用杂交种子的种子。 杂交种种子 commercial hybrid seed 直接用于大田生产的杂交种子。 4 品种来源与特征 宁单55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和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以HNX-17×LY8F杂交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审玉20210002)。 幼苗第一片叶呈椭圆形,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株型紧凑,颖壳绿色,花药红色,雌穗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5 制种技术要点 基地选择 选择自然条件适宜、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区,制种地块要求土壤肥沃,地力均匀,灌排方便。 隔离 5.2.1 空间隔离 制种地块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相距应大于500m。 5.2.2 时间隔离 播期应与其他玉米播期相差大于35d。 5.2.3 屏障隔离 生产地块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相距小于500m时,选择高秆作物作为屏障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不小于5m,高度不小于3m,早于制种田10d~20d种植,同时在制种地四周种植5m以上的父本行。 播前准备 5.3.1 整地与封闭 早春机械整地、耙耱保墒。播前一周进行土壤封闭除草。 5.3.2 亲本种子准备 亲本种子达到GB 4404.1质量标准。播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播种 5.4.1 播种时间 4月中下旬,5cm~10cm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时播种。 5.4.2 播种方式 母本采取露地播种,父本采用覆膜方式播种。选用精量播种机,先播种母本,母本播种5天后播第一期父本,10天后播第二期父本。 5.4.3 父母本行比 父母本种植行比为1:6。 5.4.4 播种密度 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18cm~20cm,每666.7m2种植密度为5500株~6000株。 5.4.5  种肥 采用种肥同播、侧深施肥,种肥分离,每666.7m2施磷酸二铵10~15kg、尿素15~20kg、硫酸钾8~10kg。 田间管理 5.5.1中耕追肥 苗期早中耕,拔节期每666.7m2追施磷酸二铵10~15kg、尿素25~30kg。 5.5.2灌水 全生育期灌水3~4次。 5.5.3病虫草害防治 3~5叶期化学除草;苗期防治地下害虫,中后期防治蚜虫、玉米螟、红蜘蛛等病虫害。 去杂去劣 根据亲本特征,出苗后4~5叶期拔除异形苗、劣苗、病苗和可疑苗;抽雄前拔除长势过旺的高大杂株、异型株、可疑株。父本杂株应在散粉前完全去除,母本杂株应在去雄前全部去除。 母本去雄 在母本雄穗尚未抽出顶叶之前,带1片~2片叶片拔除雄穗,不能留有分枝或雄穗残留体。去雄在每天上午进行,拔除的雄穗应及时带出制种田并进行有效处理。 割除父本 授粉结束后,割除全部父本植株并运出制种地块。 收获 待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后及时收获。 穗检 脱粒前根据母本特征特性进行穗选,剔除杂穗、病穗和异形穗。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 Production of Hybrid Maize Ningdan 55 Hao

ICS
65.020.20
CCS
A011
发布
2023-11-07
实施
2023-12-15

本文件规定了西北春谷中晚熟区谷子绿色生产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生产档案等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西北春谷中晚熟区谷子绿色生产。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Foxtail Millet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aturing Spring-Sowing Rigion in Northwest China

ICS
65.020.01
CCS
A011
发布
2023-11-06
实施
2023-11-06

本文件规定了西北春谷早熟区谷子绿色生产种植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西北早熟区春播谷子绿色生产。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Foxtail Millet in the Spring-sowing Early Maturing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

ICS
65.020.01
CCS
A011
发布
2023-11-06
实施
2023-11-06

本文件规定了华北夏谷区谷子绿色生产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生产记录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华北夏谷区谷子绿色生产。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Foxtail Millet in the Summer-sowing Region in North China

ICS
65.020.01
CCS
A011
发布
2023-11-06
实施
2023-11-06

本文件规定了东北春谷区谷子绿色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和生产记录与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东北春谷区谷子绿色生产。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Foxtail Millet in the Spring-Sowing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

ICS
65.020.01
CCS
A011
发布
2023-11-06
实施
2023-11-06

3 术语和定义 GB/T 35159-2017 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速凝剂 能使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3.2 喷射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 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且氧化钠当量含量不大于 1.0%的速凝剂。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无碱速凝剂和液体无碱速凝剂。 4.1.2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4.2 标记 5 要求 5.1 通用要求 5.2 净浆和砂浆性能

Alkali-free accelerator for shotcrete

ICS
01.020
CCS
A011
发布
2023-11-06
实施
2023-11-06

 品种 应选择在当地适应性强的优质谷子品种,主要为“晋谷 21 号”。 播种  播种时间 土壤5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后播种,一般在5月下旬为宜。  播种方式 机械化精播,播深3 cm~5 cm,行距30 cm~40 cm,做到镇压严实,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播种量 根据地力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一般 667m 2播 0.3kg~0.5kg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Yangqu Xiaomi

ICS
67.060
CCS
A011
发布
2023-11-02
实施
2023-12-02

了适应品牌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新需求、新要求,克服传统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两张皮”弊端和初级阶段品牌文化极端“标识化”现象,建立新时代相适应的完整、系统、充实、有效的新型先进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有效促进工商企业争创卓越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标准依据品牌特性和发展逻辑,参照DB41/T1192-2016《品牌建设指南》、GB/T29187-2012《品牌评价 品牌价值评价要求》、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标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下工商企业文化建设实际,首次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品牌价值观为特色、以品牌创建为导向、集传统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新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提出了现代企业文化“五大作用”“六个提升宗旨”“四大建设目的”具体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七项原则”“八大目标” “十四类属性内容”“十七种文化活动”“七项保障”“十一项指标的成效验证方法”等一揽子实操技能。是一个改变传统企业文化观、革除以往传统企业文化建设弊端,建立适应品牌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生态的开创性、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方案。应用这一标准可以彻底改变企业文化建设的被动局面,可以真正发挥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生态“根作用”、洪荒“软实力”,坚实奠定企业长寿发展和品牌快速做大做强。 本文件重点适应于我国大型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和创建卓越品牌结合实际具体转化应用; 本文件同时适应于我国各类实体、团体的文化建设及其管理诊断借鉴应用。

Strategic Guide to branding and corporate culture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ICS
03.120.99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01

5 加工技术要求 5.1 原辅料要求 5.1.1 白芽菜 应符合T/511500YBFIA 02的要求。 5.1.2 食用盐 应符合GB 5461的要求。 5.1.3 食糖 应符合GB 13104的要求。 5.1.4 花椒 应符合LY/T 1652的要求。 5.1.5 八角 应符合GB 7652的要求。 5.1.6 三奈 应符合GB/T 15691的要求。 5.1.7 食品添加剂 宜宾芽菜中不应加入任何增色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T 437中表4的规定。 5.2 加工条件 5.2.1 加工条件应符合GB 14881的要求;生产用锅炉应符合GB 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鼓励食品加工企业通过GB/T 36132。 5.2.2 食品直接接触的工位器具应符合GB 4806.1要求,推荐使用不锈钢材质器具,并保证操作台面无积水。 5.2.3 采用窖池发酵的窖池材质应采用符合GB 4809.10要求,或符合GB/T 4100陶瓷砖要求。 5.2.4 生产加工用水应符GB 5749的要求。 5.3 生产工艺要求 5.3.2 选菜 将菜坯翻动、挑选,去除杂质。选菜后老茎、菜叶含量应不高于3%。 5.3.3 淘洗、标糖 5.3.3.1 对菜坯进行淘洗,泥沙含量应低于0.03%。 5.3.3.2 将食糖加水后熬制至颜色和香味适宜,再加入挑选后的白芽菜进行标糖,一层菜一层糖液,使其着色均匀。 5.3.4 控水 将标糖后的菜坯堆垛控制水分,水分含量应不高于80%。 5.3.5 拌香料 5.3.5.1 拌入适量符合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的花椒、八角、三奈等香料,并拌和均匀。 5.3.5.2 入窖发酵,发酵过程中按下列要求采取窖池发酵或陶坛发酵: —— 入窖或入坛时要层层压紧,窖口或坛口要压紧、密闭、避光; —— 菜坯在湿润环境中腌渍发酵后熟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如使用陶坛发酵,应在冒坛后立即将陶坛倒置放置(注水密封)。 5.3.5.3 精制。发酵后熟工序结束后按特色风格需求进行口感调整。 5.4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5.5 污染物排放 5.5.1 向空中排放的烟气应符合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5.5.2 在地面排放的液体应符合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5.6 生产过程记录 应符合GB/T 30644及相关要求。 6 产品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bean sprouts in Yibin

ICS
67.080.20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2-01

基于:“人与资源是品牌动力之原,没有人与资源就没有品牌,能否有效利用人与资源是品牌盛衰的分水岭”之品牌发展原理;为了科学发挥人与资源在品牌发展中的聚合潜力,促进卓越品牌打造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标准依据品牌特性和发展逻辑,参照DB41/T1192-2016《品牌建设指南》、GB/T29187-2012《品牌评价 品牌价值评价要求》、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标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结合工商企业发展中人力与资源管理应用实际,首次提出该“品牌导向、以人为本、服务为责、机制为体、策略为魂、激励为力、方法多维、环环相扣、综合发力、便于实践”、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企业资源动能开发应用战略方案,提供了一个系统的“人力与资源动能法”,给出了 “资源动能七力打造法”“造才十三策”“四策重才法”“五策用人法”“四策人力开发法”“六策激励成长法”以及“财务动能措施”“品牌动能措施”“10项指标动能成效验证方法”等众多实操技能;是一个改变传统的陈旧人力资源观,建立新型人和资源管理观念和体系,开创性发掘企业资源聚变能量,激发品牌暴发式增长,促进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创新性、硬核型人力和资源开发应用工具。 本文件重点适应于配套大型工商企业创建卓越品牌结合实际具体转化应用; 本文件同时适应于各类实体人力与资源管理及其管理诊断借鉴应用。

Strategic Guide to human resources and energy i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ICS
03.120.99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01

为了克服我国城乡多数工业企业起步晚、市场经济经验缺乏、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整体不佳的被动局面,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经营水平、创建驰名品牌、提高产品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求,增强中国品牌国际市场竞争力。本标准依据品牌规律、特性和发展逻辑,参照DB41/T1192-2016《品牌建设指南》、GB/T29187-2012《品牌评价 品牌价值评价要求》、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标准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高质量发展战略理念和要求,结合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实际,首次提出了科学决策、精准发力、关键打造、文化增值、全面配合的“六步七法产品品牌打造方法”指导战略,提供了 “品牌三维法”“品牌光学法”“品牌个性化法”“品牌打造特色法”“品牌精确营销法”“品牌印象评估法"“文化增值法”“品牌推广10法”等一揽子实操技能。应用这一标准,可以克服片面思维,树立系统化意识、大局意识、精准意识,从品牌发展全程着眼,彻底革除传统企业经营的盲打、乱打、虚打、互打、唯利是图、负能明显的陈旧不良品牌追求做法;是一个全新的科学、高效、精准、共赢、利世利远的企业发展解决方案。 本文件全程适应于制造业产品品牌的创建;相应环节原理也可适用于其它类品牌的创建借鉴应用。

Strategic Guide for high quality brand building of industrial broducts

ICS
03.120.99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01

本文件首次从品牌发展视角、从传统农业升级现代农业视角,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品牌化统领、科技化生产、社会化保障、工业化经营的全面系统的农产品品牌创建发展战略方案;提供了“农产品品牌“三位一体打造法”“科技颠覆打造法”“四项基本社会保障法”,农产品营销“成功商业模式创建法”“市场定位法”“爆品突破法”“7项战术取胜法”“21种促销法”“精准传播取胜法”“团队取胜法”“目标致胜法”“价格取胜法“信任取胜法”,农产品品牌管理“五项措施维护提升法”“二十项指标验证提升法”等一揽子实操技能。是一个大量吸收现代管理经营技能方法,全新的、全面的、系统的、农产品品牌创建解决方案。应用这一标准,可以克服我国农业经济较为普遍存在的现实农业经营粗、散、慢、低,现实农产品品牌不多、质量参差、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现实农产品营销价值观狭隘、方法老套、诚信不佳、等诸多问题;全面促进农产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件适应于农业经济实体开展农业产品品牌创建结合实际转化应用。

Strategic Guide for high qualty brandbuil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CS
03.120.99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01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大豆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生育期有效衔接、品种选择、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等要求。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ing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rice-soybean rotation

ICS
65.020.01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10

谷子旋耕覆膜播种一体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谷子旋耕覆膜播种一体化生产技术,规定了环境要求、作业前准备、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与保养等步骤的操作要求,描述了生产记录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石家庄地区或同类技术谷子覆膜播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 986  铺膜机作业质量 DB13/T 2879  深松旋耕平整多功能联合作业机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仅适用于本文。 4 环境要求 4.1产地环境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 4.2作业环境 播种作业区域地势平坦,无影响机具作业的障碍物,作业区运输道路宽度2m以上。选择壤土、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等,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土质松软。种植地块排水良好、农药残留量低。 5 谷子旋耕覆膜播种一体化技术流程 谷子旋耕覆膜播种一体化程序流程图见图1。 图1 谷子旋耕覆膜播种一体化程序流程图 6 作业前准备 6.1  机具选择和准备 6.1.1机具的选择 播种机具为可一次完成旋耕、覆膜、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机械。配套动力采用选择旋耕、覆膜、播种、镇压等复式作业一体机。配套25.7kw~36.7kw具有后动力输出的四轮拖拉机。 6.1.2机具的组装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做好安装前准备,然后将作业装置与动力装置进行挂接,并确保连接紧固可靠,传动平顺。作业前先将地膜安装在机具上,并从膜卷上抽出地膜端头。 6.1.3机具的调试 机器作业前,应在规定运行条件下进行试运行,作业行程5m。作业效果达到作业质量,且满足下列要求: a)各连接件和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 b)机器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 6.2 地膜选择和准备 选用宽90cm~120cm、厚0.010mm~0.012mm的地膜,地膜质量应符合GB 13735的规定。优选可降解生物地膜。 6.3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优选兼抗两种除草剂的品种,如冀谷43、冀谷39、冀谷45等。按品种要求,一般亩播量0.3kg~0.5kg。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6.4 肥料选择和准备 机具有施肥功能,可种肥同播,亩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氮磷钾总量≧40%,氮≧18%)10kg~30 kg。施用肥料应符合NT/T 496的规定。 7 作业程序 7.1作业时间 播种时间根据天气条件和品种生育期合理安排。一般4月下旬土壤耕层5cm处日均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墒情合适时可以播种。春播不晚于5月30日,夏播不晚于7月15日。 7.2作业过程 采用旋耕覆膜播种一体机进行平作种植,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覆膜、穴播、覆土、镇压等工作作业速度2-4km/h,采用鸭嘴式排种器穴播,匀速播种。 7.3作业质量要求 7.3.1  旋耕效果 机具作业旋耕深度10cm~15cm,耕层上虚下实,土壤细碎,地表平整。作业质量符合NY/T 499、DB13/T 2879的规定。 7.3.2  覆膜效果 膜两边各压土宽10cm左右,拉紧压实。铺膜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86的规定。 7.3.3  播种效果 一膜2行,行距35cm~50cm,播种深度3cm~5cm,每亩9000~13000穴,穴距10cm~16cm,每穴3~5粒。 8  安全注意事项 8.1  作业时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注意安全标识警示内容。 8.2  作业时,应先将机具放置地面,然后再连接动力后输出。 8.3  工作部件必须使用标准零部件,不得擅自改装,如有磨损及时更换,以保证工作可靠。 8.4  运输和作业时,机具上禁止堆放重物或站人。 8.5  检查机具和排除故障时应停车熄火。 8.6  机具在掉头和地块转移时,需切断动力后输出,且工作时严禁倒退。 8.7  机器作业时,周围5m范围内不可有无关人员。 8.8  机具驻车停止工作后,需将机具放到地面,不得悬空停放。 9  维护与保养 9.1  变速箱油检查 在机器工作前,对机具变速箱加注变速箱油,并检查油面高度,确保齿轮油在规定范围内,在机器工作满500h后,应清洗变速箱,更换齿轮油。 9.2  排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检查与保养 在机器加注肥料前,先连接控制器电源检查电机转动方向,并逐个检查排肥盒工作情况。 9.3  整机检查 机器作业7h~8h后,要将箱体、传动带等关键部位的螺栓检查一遍,防止松动。 9.4  保管 检查机具漆面,有落漆处及时涂漆防锈;检查安全标识,脱落及时补齐;维护保养完毕后,存入干燥通风的机库。 10  作业记录 详细记录播种、施肥、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使用、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保存2年以上。         

Integrated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llet rotary tillage and mulching sowing

ICS
65.060.20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首次提出了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以质量诚信为基、统揽营销价值观、理念、规则、策略、模式、方法、战术的全面、系统、具备充分操作参照价值的产品品牌高质量营销战略指导方案;提供了新时代营销“六项守则”“十大推广方法”“差异化措施营销法”“认知消费规律营销法”“六项原则建立营销商业模式法”“匹配渠道和品牌营销法”“九类粘性营销法”“32种促销法”“五类体验营销法”“三类区别营销法”“品牌营销三项保障”“十二项指标营销成效验证法”等一揽子实操技能。是一个全新、全面、系统、正向、实用价值充分的产品营销和品牌拓展塑造的开创性解决方案。

Product brand high quality marketing strategy guide

ICS
03.120.99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01

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程序,规定了防控原则和农业防控、化学防控、人工拔除等阶段的操作步骤及要求,描述了麦田杂草绿色防控过程的追溯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地区冬小麦麦田杂草绿色防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DB13/T 5517  大田作物病虫草害防控关键期植保无人机作业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技术流程图 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流程图 5 防控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合理轮换使用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6 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 农业防控 6.1.1 精选麦种 麦种质量应符合GB 4404.1规定。 6.1.2 清洁田园 清洁或粉碎田间及地头杂草。 6.1.3 深翻 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发生密度达到每平方米3茎或阔叶杂草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2茎以上的地块,上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深翻深度≥30 cm,而后耙压。 6.1.4 合理轮作   杂草密度较大地块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可调整麦油、麦豆、麦蔬轮作换茬种植。 化学防控  6.2.1 施药方式 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施。 6.2.2 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技术 用药时间 冬小麦播种后至出苗前施用。 药剂选择 封闭除草剂的选择要结合本地杂草种类及数量按表1确定。 表1  麦田土壤封闭处理除草药剂和每亩药剂用量 杂草名称 药剂含量、有效成分和剂型 每亩药剂用量 雀麦、看麦娘 40%砜吡草唑悬浮剂 25 mL~35 mL 看麦娘、野燕麦和播娘蒿、荠菜等 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150 g~200 g 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等阔叶草 30%吡氟酰草胺悬浮剂 25 mL~30 mL  36%二氯异噁草酮悬浮剂 20 mL~40 mL 注:推荐多种药剂的选择一种使用。 注意事项 播种后至出苗前应选择在0 cm~20 cm土壤墒情>70%时封闭除草。亩药液量30 kg~40 kg,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用药后3 d内不进地,不浇水。 6.2.3 冬前禾本科杂草添加助剂化学农药减量增效防治技术 用药时间 小麦3叶~5叶期,杂草2叶~4叶期,日最低气温不低于8 ℃、7 d内无霜冻,无降雨。 药剂选择 根据麦田杂草优势种按表2选择相应的除草剂。防治时,每亩加入甲基化植物油等农药助剂10 mL~20 mL,同时减少使用药剂用量的10%~25%。 表2 麦田冬前禾本科杂草防治药剂和每亩药剂用量 杂草名称 药剂含量、有效成分和剂型 每亩药剂用量 节节麦 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20 mL~35 mL 雀麦 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7.5 g~10 g  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 2.5 g~3.2 g  甲基化植物油 10 mL~20ml 看麦娘、野燕麦 10%唑啉草酯乳油 25 mL~35 mL  15%炔草酯水乳剂 17 mL~35 mL  甲基化植物油 10 mL~20ml 注1:在推荐的多种药剂中选择一种使用。 注2:甲基二磺隆在优质麦上慎用。 注意事项 喷施水量要足,亩药液量30 kg~40 kg,做到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寒潮前不可用药。喷施后2 d内不浇水。 6.2.4 春季添加叶面肥防治阔叶杂草技术 用药时间 杂草返青至小麦拔节前,杂草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密度达40株~50株,草龄2叶~4叶。 药剂选择 根据麦田杂草优势种按表3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兼治地头和路边杂草。防治时,可亩加入含腐殖酸水溶肥25 g。 表3  麦田春季阔叶草防治药剂和每亩用量 杂草名称 药剂含量、有效成分和剂型 每亩药剂用量 mL 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等阔叶杂草 10%双唑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20~25   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 5~6   85% 2甲4氯异辛酯乳油 45~50  注:可选择推荐药剂中的一种使用。 注意事项 喷施水量要足,亩药液量30 kg~40 kg,做到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选择晴天(日平均气温在8 ℃以上)无风无露时施药,施药后24 h内降雨需补喷。 6.2.5 中后期杂草防治技术 用药时间 4月初至小麦扬花前。 药剂选择 中后期阔叶杂草防治按表4执行。 表4  麦田中后期阔叶草防治药剂和每亩药剂用量 杂草名称 药剂含量、有效成分和剂型 每亩药剂用量 葎草、藜、反枝苋、铁苋菜等 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 35 mL~48.6 mL 注:下茬为阔叶作物慎用。  注意事项 杂草4叶前用药,扬花期禁止用药。喷施水量要足,亩药液量30 kg~40 kg,做到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选择晴天(日平均气温在8 ℃以上)无风无露时施药,施药后24 h内降雨需补喷。 杂草2叶~4叶期,扬花期禁止用药 人工拔除 对于错过防治适期的大龄难防杂草,采用人工拔除。 7 操作注意事项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操作应符合NY/T 1876 要求,植保无人机作业应符合DB13/T 5517 要求,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回收统一放置。 8 追溯记录 应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记录主要农事操作和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档案记录内容见表5。 表5 麦田杂草绿色防控田间操作档案记录表 日期 农事操作 投入品名称 有效成分及含量 亩用量 操作人员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eeds in wheat fields

ICS
65.020.01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界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敖汉荞面”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敖汉荞面”的保护范围、产品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敖汉荞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批准保护的敖汉荞面的生产、经营和销售。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ertification trademark--Aohan buckwheat flour

ICS
67.060
CCS
A01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2023-11-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菠菜田土壤氮磷养分淋失 因灌溉、降水使土壤氮、磷通过地下淋溶迁移出玉米根区的过程。 源头控制技术    根据三季(茬)菠菜目标产量确定总养分需求量,控制化肥投入,从第一季(早春茬)菠菜源头上有效控制土壤氮磷养分淋失的技术。 3.3过程阻断技术 在三季菠菜生长期间,通过节水控灌、氮肥减量追施等技术,从生产过程有效阻断土壤氮磷养分淋失的技术。 3.4末端治理技术 在第三季(秋茬)菠菜收获后,通过机械深翻、控制冬灌水量等措施,有效阻断土壤氮磷养分淋失的技术。 4 菠菜氮磷淋失防控技术 冬灌、第一茬春茬、第三季秋茬基施肥、追肥后两次灌溉后是菠菜田土壤氮磷养分淋失的高峰期。通过控制灌溉量、施肥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氮磷淋失。 种植三季菠菜具体目标产量、化肥、灌溉量见表1,第一季春茬、第三季秋茬80%的氮肥、全部磷钾肥全部基施作底肥,20%氮肥追施,第二季肥料全部基施。肥料按照符合NY/T 496-2010规定执行,灌溉水按照GB 5084-2005执行。 表1 三季菠菜化肥施用、灌溉量总量控制统计 种植季 目标产量 (kg/666.7m2) 施肥量(kg/666.7m2) 灌溉量(m3/666.7m2)   N P205 K20  第一季(春茬) 3000~4000 10~12 4~5 3~4 90~100 第二季(夏茬) 2000~3000 8~10 3~4 2~3 50~60 第三季(秋茬) 2000~3000 10~12 4~5 3~4 70~80 4.1源头控制技术 4.1.1第一季春茬菠菜基施肥、整地技术 在菠菜种植前每666.7 m2撒施尿素、磷酸二铵分别为1 kg ~2 kg、硫酸钾复合肥20 kg~27 kg,用旋耕机将肥料翻入土中,用粑将地耱平整。 4.1.2第一季春茬菠菜播种和定苗 播种日期在4月上旬,选用耐寒中早熟品种帝沃2号,每667 m2播种量5 kg~6.5 kg,开沟播种,播深3 cm~5 cm,播种后耙地1遍,4片~5片叶间苗,第1次间苗株距5 cm;第2次间隔7 d~8 d定苗,定苗株距13 cm左右。 4.1.3第一季春茬菠菜化肥追施减量与节水控灌技术 第一季春茬菠菜灌两次水,播种后一周内灌机井水,每667 m2灌溉量控制在45 m3~50m3,第二水为播种后一个月后(菠菜6片~8片叶)时,灌溉量与第一次水保持一致,灌水前每667 m2撒施尿素10kg~15kg。 4.1.4收获 第一季春茬菠菜生长期控制在60天左右,植株高15~20 cm 时即可收获,一般在6月上旬收获。 4.2过程阻断技术 4.2.1第二季夏茬基施肥、整地技术 在菠菜种植前每666.7 m2撒施尿素、磷酸二铵各1 kg ~2 kg、硫酸钾复合肥13 kg~20 kg,用旋耕机将肥料翻入土中,用粑将地耱平整。 4.2.2第二季(夏茬)菠菜播种和定苗 播种日期在7月上旬,品种、定苗方式与第一季菠菜一致。 4.2.3第二季(夏茬)节水控灌技术 第二季夏茬播种后一周内灌黄河水或机井水,每667 m2灌溉量控制在50 m3~60 m3;  4.2.4收获 第二季夏茬菠菜生长期控制在40天左右,植株高15~20 cm 时即可收获,一般在8月中旬收获。 4.3 末端治理技术 4.3.1第三季秋茬基施肥、整地技术 与第一季春茬菠菜基施肥、整地技术一致。 4.3.2第三季(秋茬)菠菜播种和定苗 播种日期在8月上旬,品种、定苗方式与第一季春茬菠菜一致。 4.3.3第三季(秋茬)菠菜化肥减量与节水控灌技术 第三季秋茬菠菜灌两次水,第一次灌水在播种后一周内灌黄河水或机井水,每667 m2灌溉量控制在35 m3~40m3,第二水为播种后一个月后(菠菜6片~8片叶)时,灌溉量与第一次水保持一致,灌水前每667 m2撒施尿素10kg~15kg。 4.3.4收获 第二季夏茬菠菜生长期控制在50天左右,植株高15~20 cm 时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获。 4.3.5 冬灌控量技术 严格控制冬灌量,每667 m2灌溉量为100m3~120 m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eaching loss in open field spinach in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ICS
65.020.20
CCS
A01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2-10

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 录 A(规范性)旌阳中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Jingyang Zhongdao Part 2: Rice

ICS
67.060
CCS
A01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1-03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