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4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666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1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育苗温室 具有控温、控湿、控光功能的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和大拱棚等。 4 采穗园建立 按GB 11767中第3章的规定执行。 5 穗条培养 按照NY/T 2019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6 育苗设施建设 6.1 育苗温室 6.1.1 连栋温室 按照NY/T 2970的规定执行。 6.1.2 日光温室 按照JB/T 10594的规定执行。 6.1.3 大拱棚 按照JB/T 10594的规定执行。 6.2 喷雾系统 每条苗床配备弥雾微喷系统,宜选用十字雾化喷头,喷头距扦插苗1.5 m左右,喷雾半径1 m~1.5 m,采用全自动育苗控制仪,控制喷雾间隔时间和时长;或者采用移动喷灌车喷雾。 6.3 补光系统 每条苗床上方配备二组补光系统,一组为蓝光LED灯管,光照强度控制在8 Lx左右;另一组为红光LED灯管,光照强度控制在180 Lx左右。 6.4 育苗容器 宜选择72孔或者128孔的育苗穴盘。 6.5 育苗基质 按珍珠岩:泥炭土=3:1的比例配制扦插基质,混合均匀,装入育苗盘中压实。扦插前24 h,选用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对育苗基质消毒灭菌。 7 剪穗 按照GB 11767的规定执行。 8 扦插 8.1 扦插时间 宜在9月中、下旬进行。 8.2 扦插密度 每孔扦插1株短穗,叶片不重叠。 8.3 扦插方法 扦插前先将基质浇透,用食指与拇指捏住插穗茎干直插于穴孔中压实,以腋芽露出、叶柄平贴基质为宜。 9 扦插后管理 9.1 温湿度管理 9.1.1 温度调控 育苗棚内温度超过30 ℃,应启动内、外遮阳网、湿帘、风扇等措施进行降温;棚内温度低于20 ℃,应采用加盖保温被、供暖等措施提高棚内温度。 9.1.2 湿度调控 育苗期间基质要保持湿润,空气湿度控制在80 %以上。 弥雾微喷。扦插15 d内,间隔20 min~30 min,喷雾10 s~20 s;扦插15 d后,间隔60 min,喷雾10 s~20 s;扦插苗长出新根后,每天喷雾2次,喷雾20 s左右。夜间及阴雨天可适当减少喷雾次数或停止喷雾。 喷灌车。扦插15 d内,每天早中晚各浇水1次;扦插15 d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扦插苗长出新根后,每天浇水1次。夜间及阴雨天停止浇水。 9.2 光照调控 扦插初期,夜间补充8 Lx蓝光8 h;生根后,夜间补充180 Lx红光8 h。 9.3 施肥管理 扦插7 d后,叶面喷施一遍生根剂,以后每10 d左右喷施一遍氨基酸叶面肥或0.5 %尿素水。 9.4 病虫草害控制 病虫害防治按NY/T 5018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及时清除育苗容器中杂草。 10 炼苗 按照NY/T 2019的规定执行。 11 起苗 按照NY/T 2019的规定执行。 12 苗木质量和运输 苗木质量和运输应符合GB 11767的规定和要求。 13 追溯方法 13.1 记录 包括茶树品种、扦插时间、温湿度调控、补光调控、施肥、病虫草害控制、炼苗等。  13.2 档案管理 建立茶树种苗扦插繁育生产管理记录档案,记录档案至少保存2年。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 Breeding of Tea Tree Short-tassel Cutting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6
实施
2024-01-0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木质纤维素降解菌 能够降解木质素、纤维素的细菌或真菌。 4 土壤评估 4.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良土壤。 4.2 采用合理耕作、增施生物质堆肥等措施提高茶园土壤肥力及蓄水保水能力。 5 堆肥技术 5.1 生物质收集 收集树木枝条、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机械粉碎,粉碎物长度控制在10 cm以内,超过10 cm的占比不能大于10 %。 5.2 堆肥方法 5.2.1 原料配比 按照生物质1000 kg、米糠30 kg、尿素5 kg、木质纤维素降解菌菌剂5 kg、红糖2 kg比例堆肥。 5.2.2 生物质处理 粉碎后的生物质平摊于地面,厚度不超过40 cm,上喷清水,喷透喷匀,水分一般控制在65 %左右(手握时指缝见水为宜)。 5.2.3 拌菌 按比例将米糠、尿素、木质纤维素降解菌菌剂、红糖充分混匀撒施在生物质上,搅拌均匀。 5.2.4 培堆 将混拌好的生物质堆成高2 m、直径3 m左右的山形堆,保持透气良好,用塑料布盖好。 5.2.5 翻堆 培堆7 d后,堆温达到45 ℃时开始第一次翻堆;堆温达到60 ℃~65 ℃后,7 d~15 d内,再次翻堆,一般翻堆4次。若温度升至70 ℃时,应立即翻堆降温。 5.3 肥料质量 生物质完全腐熟后,堆温逐渐下降,颜色转为黄褐色或黑褐色,无异味,即可施用。 6 施肥 6.1 施肥原则 根据茶树需肥特性、土壤养分状况及肥料效应等情况,生物质堆肥与复合肥合理搭配施用。复合肥应符合GB/T l5063的规定。 6.2 施肥时期与用量 6.2.1 春季 3月中下旬,500 kg/667㎡生物质肥、50 kg/667㎡复合肥。 6.2.2 秋季 “白露”前后,1000 kg/667㎡生物质肥、70 kg/667㎡复合肥。 6.3 施肥方法 按照NY/T 5018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7 追溯方法 7.1 记录 包括堆肥日期、堆肥温度、翻堆时间、施肥时间及用量等。 7.2 档案管理 建立茶园生物质堆肥及施用记录档案,记录档案至少保存2年。

Tea garden biomass composting and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6
实施
2024-01-0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轻基质 经过发酵或炭化处理过的农林废弃物与泥炭、珍珠岩、蛭石等轻体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3.2 气雾快繁 以茶树嫩枝为快繁材料,经外源生长激素处理,扦插于含泥炭土、珍珠岩的轻基质中,通过调控温湿度、光照等,嫩枝生根的育苗技术。 3.3 育苗温室 具有控温、控湿、控光功能的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和大拱棚等。 4 采穗园建立 按照GB 11767中第3章的规定执行。 5 穗条培养 按照NY/T 2019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6 育苗设施建设 6.1 育苗温室 6.1.1 连栋温室 按照NY/T 2970的标准执行。 6.1.2 日光温室 按照JB/T 10594的标准执行。 6.1.3 大拱棚 按照JB/T 10594的标准执行。 6.2 育苗池 宽100 cm~150 cm,高25 cm~30 cm,池底整平,铺15 cm~20 cm石子,石子上方平铺厚度5 cm珍珠岩(粒径2 mm~6 mm),用800倍~1000倍多菌灵对育苗池消毒灭菌。 6.3 喷雾系统 育苗池上方配备弥雾微喷系统,宜选用十字雾化喷头,喷头距扦插苗1.5 m,喷雾半径0.5 m。采用全自动育苗控制仪调控喷雾间隔时间和时长。 6.4 育苗容器 宜采用高9 cm~11 cm、直径6 cm~8 cm的无纺布袋或深度为11 cm的32孔育苗穴盘等。 6.5 育苗基质 按珍珠岩:泥炭土=3:1的比例配制扦插基质,混合均匀,装入育苗容器中压实。扦插前24 h,选用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对育苗基质消毒灭菌。 7 采穗 7.1 嫩枝质量 接近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7.2 嫩枝规格 长度20 cm左右、剪口茎粗3 mm左右,基部修剪平滑,无破皮、开裂,剪除嫩枝剪口以上3 cm~5 cm的叶片。 7.3 采穗时间 夏季宜在上午9:00以前或下午4:00以后。 7.4 嫩枝处理 7.4.1 消毒 将嫩枝放入800倍~1000倍多菌灵中浸泡5 min~10 min,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7.4.2 激素处理 茶树嫩枝基部浸入萘乙酸、吲哚丁酸等激素混合液中,深度3 cm~5 cm,按激素种类、浓度及茶树品种确定浸泡时间。 8 扦插 先将基质浇透,再将嫩枝插入基质中压实。 9 苗圃管理 9.1 湿度控制 9.1.1 扦插初期 扦插15 d内,少量多次喷雾,空气湿度宜控制在90 %以上。 9.1.2 扦插中期 扦插15 d后,适当减少喷雾次数,空气湿度宜控制在90 %以上,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不渍水。 9.1.3 扦插后期 在扦插苗新根伸出后,延长喷雾间隔时间,保持育苗基质湿润。 9.2 温度控制 育苗棚内温度超过30 ℃,应启动内、外遮阳网、湿帘、风扇等措施进行降温;棚内温度低于20 ℃,应采用加盖保温被、供暖等措施提高棚内温度。 9.3 病虫草害控制 病虫害防治按NY/T 5018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及时清除育苗容器中杂草。 9.4 施肥 扦插7 d后,叶面喷施一遍含生根剂、亚硫酸氢钠、叶面肥的混配液,以后每10 d左右喷施一遍,直至炼苗。 10 炼苗 按照NY/T 2019的规定执行。 11 苗木质量和运输 苗木质量和运输应符合GB 11767的规定和要求。 12 追溯方法 12.1 记录 包括茶树品种、扦插时间、激素选择、温湿度调控、施肥、病虫草害控制、炼苗等。  12.2 档案管理 建立茶树种苗扦插繁育生产管理记录档案,记录档案至少保存2年。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Tea Tree Twigs by Light Matrix Aerosol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6
实施
2024-01-0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性诱捕器 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诱集同种异性昆虫的装置。 4 主要害虫及为害特点 4.1 主要害虫 山东茶区主要害虫为绿盲蝽、小贯小绿叶蝉、黑刺粉虱。 4.2 主要害虫发生与为害特点 参见附录A。 5 防治原则 5.1 应在秋季非生产季节进行防控,实现生产季节少用药、甚至不用药的目的。 5.2 应采用高效低毒非水溶性农药、植物源农药,实现茶园主要害虫一喷多防的目的。 5.3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6 主要害虫秋季防控技术 6.1 预测预报 9月下旬,在茶丛顶部15 cm悬挂10个绿盲蝽性诱捕器,诱捕器间隔距离200 m,20 d更换1次诱芯,每5 d记录诱集数量。 6.2 防治适期 当诱捕绿盲蝽数量总计达4-5头/5 d时,为防治适期。 6.3 防治方法 6.3.1 绿色、无公害茶园宜选用唑虫酰胺、茚虫威、联苯菊酯等非水溶性农药;有机茶园宜选用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等植物源农药。 6.3.2 达到防治适期,开始喷药,连续喷施三次,每次间隔7 d。喷透茶丛内部,茶园周围防护林和杂草同步喷施。药剂用量按标签执行。 7 追溯方法 7.1 记录 详细记录茶园不同害虫发生情况,为害特征及用药措施,便于查对。 7.2 档案管理 建立主要害虫秋季防控记录档案,记录档案至少保存2年。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utum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pests in Shandong tea garden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6
实施
2024-01-06

本文件规定了“湖南辣椒” 辣椒酱的术语和定义、环境及设备、原辅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签、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辣椒” 辣椒酱的生产。

Hunan pepper and chili sauc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整地施基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及贮运、废弃物处理、产品质量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辣椒的生产。

Xiangjiangyuan pepper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产地环境、种植、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废弃物处理、产品质量、包装标识与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莲藕的生产。

Xiangjiang source lotus root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山药(Dioscoreae Rhizoma)的产地环境、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产品质量、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山药的生产。

Xiangjiangyuan Yam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黄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整地施基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及贮运、废弃物处理、产品质量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黄瓜的生产。

Xiangjiang source cucumber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公用品牌使用授权的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术语和定义、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程序、建设管理的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 “湘江源”公用品牌使用的管理。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brand awarding base of Xiangjiangyuan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废弃物处理、产品质量、包装标识与运输贮存、生产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生姜的生产。

Xiangjiangyuan ginger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苦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整地施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废弃物处理、产品质量、包装与贮运、记录与保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苦瓜的生产。

Xiangjiang source bitter melon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湖南辣椒”地方品种提纯复壮的群体初选、株系初选、株系决选、原原种、种子贮藏、记录与保存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辣椒地方品种的提纯与复壮。

Hunan pepper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urification and rejuvenation of local varietie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蔬菜常温运输包装、包装操作与要求、人员、场地和设施、运输与标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蔬菜常温运输的术语和定义、包装。

Xiangjiangyuan Normal Temperature Packaging Specifications for Vegetable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蔬菜低温包装的术语和定义、包装、人员、场地和设施、标识和其他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蔬菜低温包装。

Xiangjiangyuan Vegetable Low Temperature Packaging Specification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湖南辣椒”的预冷、分级与包装、贮藏、出库、运输、其他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辣椒”鲜食辣椒产地采后处理与贮藏运输。

Hunan pepper post-harvest handl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 sativa Hoffm)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及废弃物处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胡萝卜的生产。

Xiangjiangyuan Carrot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杏鲍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厂房建设、原料选择与处理、菌种及菌瓶制作、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品质量以及废弃物处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杏鲍菇瓶栽工厂化生产。

Xiangjiangyuan Pleurotus eryngii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湖南辣椒”剁椒鱼头用剁椒的要求与检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辣椒”剁椒鱼头用剁椒的生产加工。

Hunan chili pepper fish head with chopped pepper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var. tsai-tai Hort.)的产地环境、整地施基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及贮运、废弃物处理、产品质量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菜薹的生产,包括白菜薹和红菜薹两种类型。

Xiangjiang source vegetable sprouts

ICS
65.020.20
CCS
A014
发布
2023-12-01
实施
2023-12-0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