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3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336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23

本文件规定了沂蒙山金银花红茶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Yimeng mountains honeysuckle black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10-30
实施
2021-11-15

本文件界定了虫茶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广西虫茶加工的程序,规定了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设 备及工具、原料的要求,以及寄食植物原料收集、原料发酵、产茶昆虫蚕食、收集筛分、去杂质、高温 处理、干燥、包装、贮存等工艺各阶段的操作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虫茶的加工。

Technical code of pratice for insect tea processing of Guangxi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10-25
实施
2021-10-29

海青茶的术语和定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Haiqing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9-29
实施
2021-11-18

1)茶多酚指标参考QB/T 4068《食品工业用茶浓缩液》制定并大于或等于QB/T 4068的规定,制定红茶浓缩液≥15.0 g/kg、绿茶浓缩液≥40.0 g/kg、乌龙茶浓缩液≥40.0 g/kg、白茶浓缩液≥30.0 g/kg、黄茶浓缩液≥30.0 g/kg、黑茶浓缩液≥20.0 g/kg、花茶浓缩液≥40.0 g/kg、其他茶浓缩液≥15.0 g/kg。茶多酚检验按GB/T 21733附录A或QB/T 4068附录A检验。 2)咖啡因指标参考QB/T 4068《食品工业用茶浓缩液》制定并高于QB/T 4068的规定,制定红茶浓缩液≥5.0 g/kg、绿茶浓缩液≥4.0 g /100?g、乌龙茶浓缩液≥4.0 g/kg、白茶浓缩液≥4.0 g/kg、黄茶浓缩液≥5.0 g/kg、黑茶浓缩液≥5.0 g/kg、花茶浓缩液≥5.0 g/kg、其他茶浓缩液≥5.0 g/kg。以上指标值以茶浓缩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时计,如生产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茶浓缩液,指标按此比例折算。同时备注当咖啡因含量小于或等于同类产品咖啡因最低限量的50%时,可以声称为低咖啡因产品。咖啡因检验按GB 5009.139或QB/T 4068附录B检验。

Tea Products Tea Concentrate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9-23
实施
2021-09-23

《茶制品 速溶茶》团体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主要内容基于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主要技术指标以及检验方法,并结合速溶茶产品的特点,作为本标准起草制订的基本依据。 1)茶多酚指标参考QB/T 4067《食品工业用速溶茶》制定并高于QB/T 4067的规定,制定速溶红茶≥7.0 g/100?g、速溶绿茶≥20.0 g/100?g、速溶乌龙茶≥20.0 g/100?g、速溶白茶≥12.0 g/100?g、速溶黄茶≥15.0 g/100?g、速溶黑茶≥10.0 g/100?g、速溶花茶≥20.0 g/100?g、其他速溶茶≥10.0 g/100?g。茶多酚检验按GB/T 21733附录A或QB/T 4067附录A检验。 2)咖啡因指标参考GB/T 31740.1《茶制品 第1部分:固态速溶茶》制定≤15.0 g/100?g。咖啡因检验按GB 5009.139、GB/T 8312或QB/T 4067附录B检验。 3)水分指标参考GB/T 31740.1《茶制品 第1部分:固态速溶茶》和QB/T 4067《食品工业用速溶茶》制定。制定水分≤6.0 g/100?g,水分检验按GB 5009.3检验。 4)总灰分指标参考GB/T 31740.1《茶制品 第1部分:固态速溶茶》和产品特征及配料制定。制定速溶红茶≤35.0 g/100?g、其他产品≤20.0 g/100?g,总灰分检验按GB 5009.4检验。

Tea Products Instant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9-23
实施
2021-09-23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Changning Tashancha black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31
实施
2021-08-3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Changning Tashancha Green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31
实施
2021-08-3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5 工艺流程  6 工艺技术 7 质量管理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Yuanling Black Tea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31
实施
2021-08-3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基本要求  4 工艺流程  5 工艺技术  6 质量管理 

Jietan Tea Part 3: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31
实施
2021-08-3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Jietan Tea Part 1: Product Quality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31
实施
2021-08-3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Shuifu black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17
实施
2021-08-17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地域保护范围  5 产品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6 要求  7 试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Changde black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17
实施
2021-08-17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5 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Xiangxiang Shuifu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17
实施
2021-08-17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陵金菊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陵金菊产品。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registered as certification marks—Jiangling golden aster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16
实施
2021-08-16

本文件规定了无花果叶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无花果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代用茶。

Fig Leaf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12
实施
2021-08-12

本文件规定了大田美人茶的分类、分级与实物标准样、生产工艺、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大田美人茶产品。

Daejeon beauty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8-08
实施
2021-08-08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长泰天竺岩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长泰天竺岩茶的保护范围、质量要求、检验、包装、标志、标签、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行政区域内长泰天竺岩茶的质量和贮运等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8302-2013 茶 取样 GB/T 8303-201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2013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2013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2013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0-2013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2013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87-201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0375-2013 茶叶贮存 GH/T 1070-2011 茶叶包装通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第123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改版)》 3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保护范围 长泰天竺岩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的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4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长泰天竺岩茶  产自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现辖行政区域内,以适制长泰天竺岩茶的福建地区特定乌龙茶茶树品种,采用嫩梢小开面至大开面为原料,通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或包揉)→烘焙等工序初制而成的毛茶,再经过归堆→筛分→风选→拣剔→复火→摊凉→匀堆→包装等加工工艺制成的圆结形、卷曲形、条形产品。 经特定乌龙茶品种包括铁观音、金观音、梅占、黄观音、丹桂、黄金桂、本山等经国家或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品种。并包括将继续引进的高优乌龙茶品种。 4.2 非茶类夹杂物 指有碍人体健康的杂物如昆虫、粪类、毛发类、金属类以及砂石、草、线、塑料等物。 5 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品质正常,具有长泰天竺岩茶应有的风味和特征,无劣变、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 5.1.2 产品洁净,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5.1.3 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 5.2 感官指标 长泰天竺岩茶品质以外形条索紧卷或壮实、匀净,色泽油润、红点明,内质香气清纯,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岩韵明显,汤色金黄,叶底软亮、匀齐;或外形壮结、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汤色橙红清澈,叶底软亮红边显而著称,各花色、等级品质要求如下。 长泰天竺岩茶按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感官指标 项 目 级    别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外形 条索 紧结、卷曲 壮结 较壮结 尚壮结  色泽 油润 油润 尚乌润 尚乌润  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稍整齐  净度 洁净 匀净 尚匀净 尚匀净 内质 香气 清香 清纯 尚浓欠长 稍淡  滋味 鲜醇甘爽 尚醇厚 尚醇 尚浓稍粗  汤色 橙黄、清澈明亮 橙黄清澈 橙黄 深橙黄  叶底 肥厚软亮、匀整 软亮、尚匀整 尚软亮、尚匀整 欠匀亮 其他要求 霉变,无劣变,无污染,无异味。  产品洁净,不得着色,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不得夹杂非茶类物质。 5.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质量分数)/%                   ≤ 7.0 总灰分(质量分数)/%                 ≤ 6.5 碎茶(质量分数)/%                   ≤ 16.0 粉末(质量分数)/%                   ≤ 1.3 水浸出物  /%                      ≥ 32 粗纤维/%                      ≤ 20 5.4 质量安全指标 5.4.1 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2-2017的规定。 5.4.2 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3-2019的规定。 5.5 净含量 单件定量包装的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取样 按GB/T 8302-2013规定执行。 6.2 试样制备 按GB/T 8303-2013规定执行。 6.3 感官指标检验 按GB/T 23776-2018规定执行。 6.4 理化指标检验 6.4.1 水分按GB/T 8304-2013规定执行。 6.4.2 水浸出物按GB/T 8305-2013规定执行。 6.4.3 总灰分按GB/T 8306-2013规定执行。 6.4.4 粗纤维按 GB/T 8310-2013 的规定进行检验。 6.4.5 碎茶和粉末按 GB/T 831l-2013的规定进行检验。 6.5 质量安全指标按GB 2762-2017和GB 2763-2019规定执行。 6.6 净含量检验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取样 7.1.1 取样以“批” 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 7.1.2 取样按GB/T 8302-2013规定执行。 7.2 交收检验 7.2.1 每批产品出厂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7.2.2 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品质、水分、总灰分、碎茶、粉末、粗纤维和净含量。 7.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为每年二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 a.加工工艺改变后,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停产一年后又恢复生产时; c.生产地址或生产设备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茶叶产品质量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4 判定规则 7.4.1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 7.4.2 检验结果中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 7.5 复检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 8302-2013规定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8.1 标志标签 8.1.1 获得许可的经营主体,可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和产品名称定。 同批货物的标志,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应完全统一。包装上应标明品种、产地、执行标准编号、质量等级、净重(kg)、装箱日期、体积、小心轻放、防雨、防压等相关储运图示标记、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等内容。 8.1.2 运输包装箱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2008的规定。 8.1.3 产品的标签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第123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改版)》的规定。 8.1.4 标签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8.2 包装 8.2.1 产品销售包装应符合GB/T 1070-2011的规定。 8.2.2 包装容器应用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的材料制成。 8.2.3 包装应牢固、整洁、美观、密封、干燥、无异味保护品质和便于运输的要求。 8.3 运输 8.3.1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 8.3.2 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暴晒中转途中不得与潮湿地面接触。 8.3.3 装卸时应轻放轻卸不得甩掷防止包装破损。 8.3.4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潮湿、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8.4 贮存 产品贮存应符合GB/T 30375-2013的规定。 8.4.1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防潮、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内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污染。 8.4.2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 8.4.3 箱茶在仓库内堆放应离地200毫米、离墙300毫米,箱堆高度以包装物受压不变形、不破裂为准,但一般不超过4 米,堆叠必须整齐,堆间应留适当通道。 8.4.4 成品出库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检,对超过保质期(成品茶保质期18个月)而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库。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ertification trademark Changtai Tianzhu rock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7-20
实施
2021-07-20

本文件规定了荷叶茶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Baiyangdian Lotus Leaf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7-12
实施
2021-07-26

茶类产品的产品分类、基本要求、质量要求、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管理要求。

“QINGYUAN FARM”regional public brand —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tea products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6-30
实施
2021-08-25

本文件规定了沂蒙山金银花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Yimeng mountains honeysuckle tea

ICS
67.140.10
CCS
C153
发布
2021-06-30
实施
2021-07-05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