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62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32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9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调理剂 酸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和贮运。

soil conditioners acidic

ICS
65.080
CCS
C262
发布
2019-06-15
实施
2019-07-29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调理剂 碱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和贮运。

soil conditioners alkaline

ICS
65.080
CCS
C262
发布
2019-06-15
实施
2019-07-29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基本要求; 2、场地与区域; 3、设备及配套设施; 4、物料控制与管理; 5、配肥过程控制; 6、质量管理; 7、服务。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soil testing and fertilizer distribution station

ICS
71-010
CCS
C262
发布
2019-06-10
实施
2019-06-17

ICS 65.060.25 B 90 JSAMIA 江 苏 省 团 体 标 准 T/ JSAMIA  006——2018 生物质肥料筛选机 Bio-fertilizer auto screening machine 2018 -12 -25 发布  2019 - 01 - 01 实施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发 布 T/ JSAMIA 002—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鹏鹞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建明、蔡书径、陈天宇、曾淑华、张婕。 T/ JSAMIA 002—2018 1 生物质肥料筛选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质肥料筛选机(以下简称筛选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质粉剂和颗粒肥料的筛选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5330.1-2012 工业用金属色筛网和金属丝编织网网孔尺寸与金属丝直径组合选择指南 第一 部分:通则 GB/T 5667-2008 农业机械 生产试验方法 GB/T 9439-2010 灰铸铁件 GB/T 10095.1-2008 圆柱齿轮 精度制 第 1 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 13306 标牌 GB/T 17248.3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 现场简易 法 GB/T 18850-2002 工业用金属色筛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GB/T 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JB/T 5673-2015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32.2-1999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 漆膜 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质肥料筛选机 bio-fertilizer screening machine 由堆料机,上料机和筛选主机构成的,对生物质肥料粉剂或颗粒按粒径尺寸大小进行分类的机器。 T/ JSAMIA 002—2018 2 3.2 堆料机 stacker 能存储物料并将物料按一定的量输出的机器。 3.3 上料机 feeding machine 能将粉剂和颗粒物料从低位料仓移动到高位料仓的机器。 3.4 筛选主机 mainframe of screening machine 能将物料分级的机器。 3.5 筛筒 sieve-drum 由筛网和支撑筛网构件组成的圆筒状筛选部件。 3.6 筛选率 sorting rate 机器筛选的筛下物与人工筛选的筛下物之比。 3.7 陈化 aging 陈化是指发酵后的腐熟保肥过程,也就是陈化期,也叫后熟期,目的让原料中的有机物进一步转化 为植物可吸收的物质。 3.8 可用度 availability 在某个观察时期内,产品能工作时间对能工作时间与不能工作时间之和的比。 4 型号与基本参数 4.1 型号的表示方法: SX ×××-×× × 改进代号:字母 A、B… 主参数代号:筛筒内径 cm-筒体长度 m(长度 5m 为常规产品可不标注) 筛选机 示例: SX150-06 表示筛筒直径 150cm,长度 6m 的筛选机。 4.2 筛选机的主参数为筛筒内径和长度。 T/ JSAMIA 002—2018 3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筛选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筛筒内部结构应能适应所筛选物料特性的要求。 5.1.3 筛选机外观应平整、光滑,漆膜不应有漏漆、起皱、裂纹、毛边和剥落等缺陷。 5.1.4 铸件不应有裂纹和其他降低零件强度的缺陷,配合部位不允许有砂眼、气孔、缩松等缺陷。 5.1.5 所有焊接件应牢固,不应有夹渣、虚焊、烧穿和未焊透等缺陷。 5.1.6 筛选机各转动部件应灵活、平稳、无冲击、无卡阻、无异常声响。 5.1.7 筒体传动机构润滑良好,补充润滑脂方便、有效、可靠。 5.1.8 筛选机的料斗应使所装物料具有良好的自落性能,不应出现架空、滞料现象。 5.1.9 筛选主机、堆料机、上料机之间应衔接紧密,无漏料现象。 5.2 主要性能指标 5.2.1 筛选机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筛选机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吨料电耗  kW·h/t  ≤0.8 筛选率  %  ≥95 可用度  %  ≥93% 轴承温升  ℃  ≤30 生产效率  t/h  按企业明示 5.3 零部件要求 5.3.1 零部件尺寸及位置公差 5.3.1.1 筛选机所使用的外购件、外协件和自制件均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并均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5.3.1.2 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 GB/T 1804 的规定,其中金属切削加工尺寸为 m 级,非金属 切削加工尺寸 v 级。 5.3.1.3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符合 GB/T 19804 的规定。 5.3.2 大齿圈 5.3.2.1 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 GB/T 9439-2010 中表 1 规定的 HT300。 5.3.2.2 精加工后的齿形不得存在裂纹,齿面不得留有砂眼、气孔等铸造缺陷。 5.3.2.3 齿轮的精度等级应不得低于 GB/T 10095.1-2008 规定的 11 级。 5.3.3 小齿轮 5.3.3.1 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 GB/T 699-2015 中表 2 规定的 45 号钢。 5.3.3.2 齿轮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 GB/T 10095.1-2008 规定的 11 级。 5.3.3.3 小齿轮的硬度应高于大齿圈的硬度,其差值应不小于 2HRC。 5.3.4 滚圈 5.3.4.1 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 GB/T 11352-2009 中表 2 规定的 ZG310-570。 T/ JSAMIA 002—2018 4 5.3.4.2 精加工后的工作表面直径超过5mm的铸造缺陷不得多于五处,且相邻缺陷间距不得小于250mm。 5.3.5 托轮 5.3.5.1 托轮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 GB/T 11352-2009 中表 2 规定的 ZG310-570。 5.3.5.2 托轮轴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 GB/T 699-2015 中表 2 规定的 45 号钢。 5.3.5.3 精加工后的工作表面直径超过5mm的铸造缺陷不得多于五处,且相邻缺陷间距不得小于250mm。 5.3.5.4 托轮轴应进行调质处理,其硬度为 25HRC~28HRC。 5.3.6 筛网 5.3.6.1 筛网宜采用不锈钢材质。 5.3.6.2 筛网便于拆卸和更换。 5.3.6.3 筛网应符合 GB/T 18850 的有关规定。 5.3.6.4 网孔尺寸应符合 GB/T 5330.1-2012 中表 1 的规定。 5.3.7 涂装 5.3.7.1 涂装质量应符合 JB/T 5673-2015 表 2 TQ-2-2-DM 的规定。 5.3.7.2 涂漆表面漆膜应均匀、光滑,不得有漏漆和明显流痕,漆膜附着应符合 JB/T 9832.2-1999 中 表 3Ⅲ级的规定。 5.3.8 电气元件的选择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4.2 条的规定。 5.3.9 电气设备的保护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7 章的规定。 5.3.10 筛选机所使用的外购件、外协件和自制件均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并均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5.4 作业性能 5.4.1 筛筒装配调整后,大齿圈的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跳动、滚圈的端面圆跳动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筛筒运行公差值 单位mm 筛筒内径 m  1.0  1.2  1.5  1.8  2.0  2.2  2.4 大齿圈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  ≤1.5  ≤2.0 滚圈端面圆跳动  ≤1.5  ≤2.0 筛筒两端径向圆跳动  ≤4.0  ≤5.0  ≤6.0 5.4.2 以大齿圈为基准安装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圈齿宽中心线的轴向偏移量应符合图样要求,其极限 偏差为±2mm。 5.4.3 大齿圈和小齿轮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高应不少于 30%,沿齿宽应不少于 40%。 5.4.4 大齿圈和小齿轮齿顶间隙应调整在 0.25m+(2mm~3mm)范围内(m 为齿轮模数)。 5.4.5 托轮中心线应平行于筛筒中心线,其平行度偏差应不大于 0.10mm/m。 5.4.6 滚圈与托轮的接触长度应不小于齿圈工作宽度的 75%。 5.5 安全要求 5.5.1 筛选机工作噪声应不大于 90dB(A)。 5.5.2 筛选机上应有清晰醒目的操作、润滑、安全标识,其内容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 5.5.3 筛选机的操作机构应位于操作人员易于操作和控制的位置。 5.5.4 筛选机的工作机构应具有连锁保护,确保在故障发生时使机器或设备停止工作。 5.5.5 筛选主机、堆料机和输送机上应分别装有安全开关,在任何紧急情况下按下此开关应能停止筛选 机的运行(断电)。 T/ JSAMIA 002—2018 5 5.5.6 筛选机必须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端子应有防止意外松脱的措施和醒目的接地指示标记牌。 5.5.7 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18.3 条、第 18.4 条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试验场地应能满足筛选机的试验要求。 6.1.2 试验原料为完成发酵周期后,进入陈化期前的物料,含水率在 30%~42%。 6.1.3 试验样机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 6.1.4 试验前应记录样机的基本参数,检查样机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响,将样机调整到正常工 作状态,试验中不能随意改变工况。 6.1.5 试验仪器、仪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见附录 A。 6.2 零部件 6.2.1 按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图纸、检验报告单等对照筛选机各零部件检查是否一致。 6.2.2 查验筛网、大齿圈、小齿轮、滚圈、托轮等主要材料的材质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6.2.3 按 GB 5226.1-2008 中的第 4.2 条的规定检查电气元件的技术文件包括使用说明书或标牌上技术 参数。 6.2.4 按 GB/T 5330.1-2012 中第 6 章的方法检查筛网尺寸。 6.2.5 按 GB/T 18850-2002 中第 5 章的方法检查网孔尺寸。 6.2.6 将筛筒安放在托轮支承上,在传动一侧,大齿圈径向和基准端面、筛筒两端(100mm~150mm 处) 放 4 个划针,将划针调整到轴心水平面内,转动筛筒,指针到其被测量的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只差为圆 跳动值。在周向均布最少 4 个测量点,应符合本标准 5.3.5 的规定。 6.2.7 大齿圈和小齿轮齿面啮合斑点用红丹压印法测量。 6.2.8 目测法检查筛选机是否漏料。 6.2.9 按 GB/T 19804-2005 中第 6 章的方法检查筛选主机机架、堆料机机架、上料机机架等主要焊接构 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6.2.10 目测法检查筛选机焊缝及涂漆有无明显的外部缺陷。 6.2.11 筛选机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分别按 GB/T 5226.1-2008 中第 18.3 条、18.4 条的规定进行。 6.2.12 检查筛选机主要回转部件的润滑情况:打开托轮轴承盖,在机壳外润滑脂加注标志处用黄油枪 对准油杯按压,轴承座里有润滑脂溢出即为润滑脂加注有效可靠。 6.2.13 筛选机涂漆涂层的质量指标按 JB/T 5673-2015 中表 2 的规定,检验项目和方法按 JB/T 5673-2015 表 3 的规定。 6.2.14 筛选机漆膜附着力按 JB/T 9832.2 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 5.3.7.2 的规定。 6.3 作业性能 6.3.1 空载试验 6.3.1.1 运行时长不低于 30min,运行过程应平稳,无异常声响,紧固件不应松动。 6.3.1.2 转速 用目测法、秒表同时记录的方法测量筛筒的转速,在筛筒和机架的同一方位用记号笔做出明显标记, 当筛筒上的标记靠近(用肉眼观测,尽可能接近)机架上的标记时按下秒表,筛筒转动整 10 转(筛筒 上的标记再一次靠近机架上的标记时为一个整转数)时结束秒表计时,记录时间。同样的方法测量 3 次,取平均值。按式(1)计算筛筒转速。 T/ JSAMIA 002—2018 6 n=10/s┅┅┅┅┅┅┅┅┅┅┅┅┅(1) 式中: n—筛筒转速 r/min; s—时间 min。 6.3.1.3 输送带速 用目测法、秒表和米尺测量输送带速,在输送带和机架的同一侧用记号笔做出明显标记 2 处,其间 隔距离不小于 1m,当输送带上的标记靠近(用肉眼观测,尽可能接近)机架上的标记时按下秒表,当 输送带上的标记靠近机架上的又一个标记时结束秒表计时,记录时间。同样的方法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按式(2)计算输送带速。 v=L/s┅┅┅┅┅┅┅┅┅┅┅┅┅(2) 式中: v—输送带速 m/s; L—机架上2个标记间的距离 m; s—时间 s。 6.3.2 负载试验 6.3.2.1 运行时长不低于 3 个班次或 18h,运行过程应平稳,无异常声响,紧固件不应松动。 6.3.2.2 运行过程中目测检查筛选机料斗的自落性和密封性能。 6.3.2.3 吨料电耗的试验方法按 GB/T 5667-2008 中第 6.2 条的规定。 6.3.2.4 生产效率的试验方法按 GB/T 5667-2008 中第 6.1 条的规定。 6.3.2.5 筛选率 原料取样 3 次,每次不小于 200kg;平均分为 2 份,一份人工筛选,另一份机器筛选。机器筛选: 直接将物料从筛选主机进料口投入物料;人工筛选:将筛网斜撑于地面,筛网外框尺寸大于 1.5m×2m, 筛网与地面角度 60°~70°,用人工将物料一铲一铲从斜面顶部倾倒在筛网上,让物料在重力的作用 下,自动从斜面顶部滑落(或滚动)至斜面底部,通过筛网的为人工筛选后的筛下物。按式(3)计算 其平均筛选率。 ................................. (3) 式中: —筛选率,%; W 1 —机器筛选后筛下物质量(kg),按式(4)计算: n w w n i i ? ? ? 1 1 1 ................................. (4) 式中: W 1i ——第i次机器筛选筛下物质量,kg; n——测量次数,n=3。 W 2 —人工筛选后筛下物质量(kg),按式(5)计算: n w w n i i ? ? 2 2 ...................................................................(5) T/ JSAMIA 002—2018 7 式中: W 2i ——第i次人工筛选筛下物质量,kg。 n——测量次数,n=3。 6.3.2.6 可用度试验:试验时间不低于 120h,试验方法按 GB/T 5667-2008 中第 5.3 条的规定。 6.3.2.7 轴承温升:试验开始前测量各转动部件上轴承座的温度,作为初始温度,在额定工况下连续工 作时间不低于 30min,测量各转动部件轴承座上对应位置的温度,作为终止温度,计算温升值,以最大 的轴承温升值作为设备的轴承温升。 6.4 安全 6.3.1 噪声测量按 GB/T 17248.3 的规定。 6.3.2 目测法检查筛选机的接地标识。 6.3.3 按压任何一个安全按钮,检查筛选机的连锁保护功能。 6.3.4 目测法检查筛选机的操作、润滑及安全标志。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每台筛选机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7.1.2 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本标准中表 4 的规定。 7.2 型式检验 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试制或定型产品转厂生产时; ——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有重大转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产品停产一年及以上后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2.2 型式检验项目按本标准中表 3 进行并符合本标准第 5 章的规定。 7.3 抽样方法 7.3.1.采用随机抽样,在工厂近六个月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正常批量生产时的检验批量 N 为 5 台, 样本量 n 为 2 台,在用户或销售部门抽取时可不受此限,抽取的样品应是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 7.3.2.可靠性试验时可以单独抽取进行,也可以用进行完磨合性能试验后的 1 台样本直接进行。 7.3.3.样机抽取封存后至检测工作结束期间(可靠性试验除外),除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保养和调整 外,不得再调整、修理和更换。 7.1.评定方法 7.4.1.按被检项目对产品的影响程度,确定其不合格分类,见表 2。 7.4.2.按 GB/T 2828.1 规定,采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特殊检验水平 S-I, AQL 为接受质量限,Ac 为不 合格接收数,Re 为不合格拒收数。样本量字码为 A,取值按表 3 的规定。 7.4.3.采用逐项考核,按类判定,以不合格分类中达到的最低要求判定产品质量。 T/ JSAMIA 002—2018 8 表3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 项 目 名 称  对应条款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类  项 A 1  安全标识  5.5.2  √  √ 2  连锁保护  5.5.4  √  √ 3  安全开关  5.5.5  √  √ 4  接地标识  5.5.6  √  √ 5  其他安全要求  5.5.1、5.5.3、5.5.7  √  - B 1  吨料电耗  表1  √  - 2  生产效率  表1  √  - 3  轴承温升  表1  √  √ 4  作业性能  5.4  √  - 5  筛选率  表1  √  - 6  可用度  表1  √  - C 1  外观质量  5.1.3、5.1.6  √  √ 2  零部件要求  5.3  √  - 3  零部件合格证检查  5.3.8、5.3.9  √  √ 4  自落性和密封性能检查  5.1.8、5.1.9  √  √ 5  润滑  5.1.7  √  - 6  铆焊质量  5.1.5  √  √ 7  涂装  5.3.7  √  - 8  轴承温升  表1  √  √ 注:“√”为必须做的项目,“-”为可不做的项目。 表4 抽样判定方案 不合格分类  A  B  C 检验水平  S-I 样本量字码  A 样本量  2 接受质量限 AQL  6.5  25  40 Ac Re  0 1  1 2  2 3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每台产品应在显著位置固定标牌,标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标牌内容至少应包括: ——产品型号、名称和/或商标; ——公司名称、地址; ——制造日期或编号;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执行标准编号(也可在合格证中注明)。 8.2 筛选机出厂时,随机应附带下列文件: ——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8.3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要平稳、包扎牢固,避免行车时碰撞,装卸时应按规定位置轻吊轻放。 8.4 产品在厂内或现场存放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潮、防雨,避免和有腐蚀性的物质接 触。 T/ JSAMIA 002—2018 9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见表A.1。 表A.1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 序号  名称  量程和精度 1  手持式红外线温度计  精确度1℃ 2  黄油枪  / 3  秒表  精确度0.01s 4  米尺  精确度1mm 5  成套测功仪表  精确度0.5%±0.11%FS 6  噪声测定仪  精确度±1dB 7  人工用矩形筛网  外框尺寸大于1.5m×2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o-fertilizer auto screening machine

ICS
65.080
CCS
C262
发布
2018-12-25
实施
2019-01-03

ICS 65.060.25 B 90 JSAMIA 江 苏 省 团 体 标 准 T/ JSAMIA  005——2018 生物质肥料翻抛机 Bio-fertilizer auto compost turner 2018 -12 -25 发布  2019- 01 - 01 实施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发 布 T/ JSAMIA 001—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鹏鹞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建明、蔡书径、陈天宇、曾淑华、张婕。 T/ JSAMIA 001—2018 1 生物质肥料翻抛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质肥料翻抛机(以下简称翻抛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条垛式或槽式发酵生产生物质有机肥料的翻抛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尺寸公差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2-2015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5667-2008 农业机械 生产试验方法 GB/T 9239.1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 10395.1-2009 农林拖拉机 安全 第1 部分:总则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GB/T 13306 标牌 GB/T 13306 标牌 GB/T 28694-2012 深层渗碳 技术要求 JB/T 5673-2015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 焊接通用技术要求 JB/T 9832.2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 漆膜 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质肥料翻抛机 Bio-fertilizer compost turner 在堆肥化过程中对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条垛或堆砌物进行翻搅、抛扔、破碎和重新 置堆的机械。 3.2 堆肥化 composting T/ JSAMIA 001—2018 2 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C/N 比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变为肥 料的过程。 3.3 发酵周期 fermentation period 将有机固体废弃物按要求堆砌并完成升温、高温、降温过程的时间段称为发酵周期。 3.4 翻料辊 turning roller 搅动、抛扔物料的装置。 3.5 提升臂 lift arm 使翻料辊升降的部件。 3.6 翻抛机内门宽度 clearance width 翻抛机拱形支撑架的最大内空尺寸。 3.7 正常通道 normal access 按机器的预定功能,在正常操作使用期间,操作者执行操作、调整、维修或保养任务用通道。 3.8 转弯半径 Turning circle 机器转弯或调头时履带轨迹半径。 3.9 电气工作区 electrical operating area 电气设备用的隔间或位置,只限于熟练的或受过训练人员不用钥匙或工具就可以打开门或移去遮拦 而靠近,电气工作区标有清晰的警告标志。 4 型号与基本参数 4.1 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 FP ××× × (×) 型式:Y-遥控式、D 电动式、DY 电动液压式 改进代号:A-第一次改进;B-第二次改进… 主参数代号:内门宽度或料槽的宽度 cm 翻抛机代号缩写 示例: FP280表示内门宽度280cm的翻抛机。 4.2 翻抛机的主参数为翻抛机的内门宽度或料槽的宽度。 T/ JSAMIA 001—2018 3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翻抛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翻抛机所使用的外购件、外协件和自制件均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并均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5.1.3 翻抛机外观应平整、光滑,漆膜不应有漏漆、起皱、裂纹、毛边和剥落等缺陷。 5.1.4 铸件不应有裂纹和其他降低零件强度的缺陷,配合部位不允许有砂眼、气孔、缩松等缺陷。 5.1.5 所有焊接件应牢固,不应有夹渣、虚焊、烧穿和未焊透等缺陷。 5.1.6 翻抛机各转动部件应灵活、平稳、无冲击、无卡阻、无异常声响。 5.1.7 翻料辊传动机构润滑良好,补充润滑脂方便、有效、可靠。 5.1.8 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 GB/T 9969 的规定。 5.2 性能指标 5.2.1 翻抛机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翻抛机的性能指标 油耗量(吨料电耗) L/m3(kW·h/t) 噪声 dB(A) 最小转弯半径m  遥控半径  可用度  轴承温升℃ ≤0.101(≤0.8)  ≤95 履带间矩/2  150~300  ≥95%  ≤30° 5.3 主要零部件技术要求 5.3.1 翻料辊 5.3.1.1 翻料辊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5.3.1.2 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度和弯角应符合 JB/T 5943-1991 中表 9 的规定。 5.3.1.3 翻料辊主轴两支承轴颈的同轴度不应低于 GB/T 1184-1996 中表 B4 中 7 级的规定。 5.3.1.4 翻料辊组装完成后应做动平衡试验以消除不平衡量,平衡品质级别 G6.3。 5.3.1.5 翻料辊刀片热处理要求:低碳钢渗碳淬火处理;高碳钢淬火处理,硬度为 42HRC~45HRC。 5.3.1.6 用在翻料辊上的连接螺栓的性能等级应不低于 GB/T 3098.1-2010 中的 8.8 级;螺母应不低于 GB/T 3098.2-2015 中的 8 级。 5.3.2 驾驶室 5.3.2.1 进入驾驶室的通道应≥550mm,且符合 GB/T 10396.1-2009 中第 4.6 条的规定。 5.3.2.2 操作者座位应能适应操作者的各种工作和操作方式,且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提供关于座位调 整的内容。 5.3.2.3 操作者工作位置的结构和位置应保证操作者有足够视野驾驶机器并能观察到机器的作业区。 5.3.2.4 驾驶室的前风窗玻璃应设置刮水器。 5.3.2.5 驾驶室内应设置操作者易于获取使用说明书的存放处。 5.3.2.6 驾驶室紧固件的强度等级:螺栓、螺钉应不低于 GB/T 3098.1-2010 中的 8.8 级;螺母应不低 于 GB/T 3098.2-2015 中的 8 级。 5.3.2.7 驾驶室与机架装配后其总高度(H)大于 3.5m 时驾驶室必须侧置或可升降,槽式翻抛机的驾驶 室可前置(见图 1)。 T/ JSAMIA 001—2018 4 A——驾驶室 a) 整机高度 图1 驾驶室设置位置 b) 驾驶室侧置 图1驾驶室设置位置(续) A ——驾驶室 A1——驾驶室低位 A2——驾驶室高位 c) 驾驶室可升降 图1驾驶室设置位置(续) d) 驾驶室前置 图1驾驶室设置位置(续) 5.3.2.8 驾驶室与机架装配后其总高度(H)大于 3.5m 时,高于 3.5m 的其他零部件应可拆卸。 T/ JSAMIA 001—2018 5 5.3.3 液压系统 5.3.3.1 外购件、外协件必须具备合格证书,制造单位应抽样测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5.3.3.2 系统中所有元件、辅助元件、密封件及紧固件等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或符合经批准的产品图 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5.3.3.3 液压系统必须有过压保护。 5.3.3.4 液压油箱、钢制油管的焊缝的形状偏差和外部缺陷均应符合 JB/T 5943-1991 中表 17 中关键焊 缝的规定。 5.3.3.5 各管道不得有锈蚀、凹痕、压扁等缺陷。软管不得有扭曲现象。 5.3.3.6 液压系统工作时不得有异常噪声和冲击声。 5.3.4 涂装质量 5.3.4.1 涂装质量应符合 JB/T 5673-2015 表 2 TQ-2-2-DM 的规定。 5.3.4.2 涂漆表面漆膜应均匀、光滑,不得有漏漆和明显流痕,漆膜附着应符合 JB/T 9832.2-1999 中 表 3Ⅲ级的规定。 5.3.5 控制系统 5.3.5.1 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4.2 条的规定。 5.3.5.2 电气设备的保护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7 章的规定。 5.3.5.3 电气系统应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端子应有防止意外松脱的措施和醒目的接地指示标记牌。 5.3.5.4 电气柜防护等级不得低于 GB/T4208-2017 规定的 IP43 级。 5.4 作业要求 5.4.1 翻料辊应运转灵活,启动、停止应可靠,无异常声响。 5.4.2 各提升部件提升到最高位置,保压 30min,其下滑量不得大于 5mm。 5.4.3 行走平稳、转弯灵活、操作方便,各调节功能灵敏可靠。 5.4.4 翻料辊应可提升和降落,条垛式翻抛机翻料辊的升降范围 150mm~200mm;槽式翻抛机翻料辊应 能完全提升到物料顶部(h1≥h2)(见图 2)。 B ——翻料辊 B1——翻料辊低位 B2——翻料辊高位 h1——翻料辊高位离地高度 h2——物料堆高 图2 槽式翻抛机翻料辊提升高度 5.4.5 停机后检查各零部件的紧固件,各紧固件不得松动。 T/ JSAMIA 001—2018 6 5.4.6 经过空载试验停机后 30min,液压系统各动静结合面应无渗漏现象。 5.4.7 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表 1 的规定。 5.5 安全要求 5.5.1 机器启动时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5.5.2 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18.3 条、第 18.4 条的规定。 5.5.3 操作者工作位置处噪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5.5.4 翻抛机上应有清晰醒目的操作、润滑、安全标识,其内容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 5.5.5 翻抛机上应设置有安全开关,在任何紧急情况下按下此开关应能停止翻抛机的运行。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试验场地应能满足翻抛机的试验要求。 6.1.2 试验物料:发酵中期(8d~10d)的物料。物料必须是固体有机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植物秸秆 等,物料含水率40%-60%,物料最大颗粒直径不超过250mm,物料堆形:条垛形状应是符合基本参数且截 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的长条形物料堆,其长度不小于30m;槽式物料应符合基本参数且截面为长方形的长 条形物料堆,其长度不小于30m。 6.1.3 试验前应记录样机的基本参数,检查样机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响,将样机调整到正常工 作状态,试验中不能随意改变工况。 6.1.4 试验仪器、仪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见附录A。 6.2 主要零部件 6.2.1 用米尺、游标卡尺、角度尺或样板尺检查机架、翻料辊、提升臂、液压油箱、油管、行走支撑架 等部件的焊缝几何形状和尺寸。 6.2.2 用目测的方法检查各焊缝外部缺陷。 6.2.3 翻料辊剩余不平衡量的检验按GB/T 9239.1-2006中第10章的规定。 6.2.4 翻料辊刀片按GB/T 28694-2012中第7.1条、第7.5条、第7.6条的规定。 6.2.5 液压油箱、钢制油管须做密封性试验,方法按JB/T 5943-1991中4.5条的规定。 6.2.6 目测检查翻抛机的操作、润滑及安全标志。 6.2.7 翻抛机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分别按GB/T 5226.1-2008中第18.3条、第18.4条的规定。 6.2.8 检查翻抛机主要回转部件的润滑情况:打开相关部位轴承盖,在机壳外润滑脂加注标志处采用黄 油枪对准油杯按压,轴承座里有润滑脂溢出即为润滑脂加注有效可靠。 6.2.9 翻抛机涂漆涂层的质量指标按JB/T 5673-2015表2的规定,检验项目和方法按JB/T 5673-2015表3 的规定。 6.2.10 翻抛机漆膜附着力按JB/T 9832.2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3.4.2的规定。 6.3 作业性能 6.3.1 空载试验 6.3.1.1 运行时长不低于 30min,运行过程应平稳,无异常声响,紧固件不应松动。 6.3.1.2 翻料辊应运转灵活,启动、停止应可靠,无异常声响。 6.3.1.3 将各提升部件提升到最高位置,保压 30min,用米尺检查各提升部件的下滑量。 6.3.1.4 行走平稳、转弯灵活、操作方便,各调节功能可靠。 T/ JSAMIA 001—2018 7 6.3.1.5 用非接触式转速计测量翻料辊转速。 6.3.1.6 用米尺测量转弯半径、遥控半径。 6.3.1.7 停机后检查各零部件的紧固件不得松动。 6.3.1.8 经过空载试验停机后静置 30min,液压系统各动静结合面应无渗漏现象。 6.3.2 负载试验 6.3.2.1 空运转合格后方可进行负载试验,负荷试验时间不少于 3h。 6.3.2.2 所有机构均应工作正常,无异常声响,无显著振动。 6.3.2.3 目测的方法检查翻抛、翻堆、粉碎和重新置堆功能。 6.3.2.4 作业过程中应行走平稳,行走速度可无极调节,转弯灵活、准确。 6.3.2.5 最大行走速度测量 用目测秒表和米尺测量翻抛机最大行驶速度,在宽敞地带划两条平行线,平行线间距大于 10m,将 翻抛机驶于平行线前距离平行线大约 1m 的位置停下,启动翻抛机,将翻抛机调整到转场(从一个工作 场地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场地)状态开始行走,当翻抛机靠近一端直线(尽可能靠近)时按下秒表,当翻 抛机驶近另一条平行线时结束秒表计时,记录时间。同样的方法测量 3 次,取算术平均值。按式(1) 计算翻抛机最大行驶速度(见图 3)。 图3 最大行走速度测量示意图 v=L/s┅┅┅┅┅┅┅┅┅┅┅┅┅(1) 式中: v—输送机行最大驶速度 m/s; L—两平行线间距 m; s—时间 s。 6.3.2.6 运行 60min 后,用温度计测量液压油温度。 6.3.2.7 能源消耗量按 GB/T 5667-2008 中第 6.2 条的规定。 6.3.2.8 生产效率按 GB/T 5667-2008 中第 6.1 条的规定 。 6.3.2.9 可用度试验:试验时间不低于 120h,试验方法按 GB/T 5667-2008 中第 5.3 条的规定。 6.3.2.10 轴承温升:试验开始前测量各转动部件上轴承座的温度,作为初始温度,在额定工况下连续 工作时间不低于 30min,测量各转动部件轴承座上对应位置的温度,作为终止温度,计算温升值,以最 大的轴承温升值作为设备的轴承温升。 6.4 安全 6.4.1 按GB 10395.1-2009中附录B的规定测量操作者工作位置处噪声。 6.4.2 目测检查翻抛机操作者的视野情况。 T/ JSAMIA 001—2018 8 6.4.3 按GB/T 4208-2017中第13.2条和表8的规定检测电气控制柜的防护等级。 6.4.4 按压安全按钮,检查翻抛机的安全联锁功能。 6.4.5 目测检查翻抛机的操作、润滑及安全标志。 7 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每台翻抛机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7.1.2.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本标准中表 2 的规定。 7.2.型式检验 ——新产品试制或定型产品转厂生产时; ——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有重大转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产品停产一年及以上后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3.抽样方法 7.3.1.采用随机抽样,在工厂近六个月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正常批量生产时的检验批量 N 为 5 台, 样本量 n 为 2 台,在用户或销售部门抽取时可不受此限,抽取的样品应是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 7.3.2.可靠性试验时可以单独抽取进行,也可以用进行完磨合性能试验后的 1 台样本直接进行。 7.3.3.样机抽取封存后至检测工作结束期间(可靠性试验除外),除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保养和调整 外,不得再调整、修理和更换。 7.4.评定方法 7.4.1.按被检项目对产品的影响程度,确定其不合格分类,见表 2。 7.4.2.按 GB/T 2828.1 规定,采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特殊检验水平 S-I, AQL 为接受质量限,Ac 为不 合格接收数,Re 为不合格拒收数。样本量字码为 A,取值按表 3 的规定。 7.4.3.采用逐项考核,按类判定,以不合格分类中达到的最低要求判定产品质量。 表2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 项 目 名 称  标准条款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类  项 A 1  警示标志  5.5.1  √  √ 2  安全标识  5.5.4  √ √ 3  安全开关  5.5.5  √ √ 4  噪声  表1  √  - 5  翻料辊动不平衡量  5.3.1.4  √  - 6  液压系统过压保护  5.3.3.3  √  - 7  电气系统绝缘电阻和耐压  5.5.2  √  - 8  接地装置  5.3.5.3  √  √ T/ JSAMIA 001—2018 9 表 2 不合格分类(续) 不合格分类 项 目 名 称  标准条款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类  项 B 1  可用度  表1  √ - 2  能源消耗  表1  √  - 3  生产效率  表1  √  - 4  密封性  5.4.6  √  √ C 1 技术文件、合格证、技术参 数、检验记录表检查 5.1.1、5.1.2、5.3.1.1、5.3.1.2、 5.3.1.3、5.3.3.1、5.3.3.2、 5.3.5.1 √  √ 2  轴承温升  表1  √  - 3  通道检测  5.3.1  √  - 4  操作者视野  5.3.2、5.3.3  √  - 5  驾驶室及滚筒升降功能  、5.3.2.7、5.4.4  √  - 6  操作、提升等功能可靠  5.4、  √  √ 7  转弯半径、遥控半径  表1  √ - 8  焊接构件尺寸和形位公差  5.3.1.2、5.3.4.3  √ - 9  紧固件的强度等级  5.3.1.6、5.3.2.6、  √  - 10  外观 5.1、5.3.2.2、5.3.2.4、5.3.2.5、 5.3.3.5 √  √ 11  涂漆质量  5.3.4  √  - 12  刀片质量  5.3.1.5  √  √ 13  作业性能  5.4  √  - 注:“√”为必须做的项目,“-”为可不做的项目。 表3 抽样判定方案 不合格分类  A  B  C 检验水平  S-I 样本量字码  A 样本量  2 接受质量限 AQL  6.5  25  40 Ac Re  0 1  1 2  2 3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每台产品应在显著位置固定标牌,标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标牌内容至少应包括: ——产品型号、名称和/或商标; ——公司名称、地址; ——制造日期或编号;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执行标准编号(也可在合格证中注明)。 T/ JSAMIA 001—2018 10 8.2 翻抛机出厂时,随机应附带下列文件: ——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8.3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要平稳、包扎牢固,避免行车时碰撞,装卸时应按规定位置轻吊轻放。 8.4 产品在厂内或现场存放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潮、防雨,避免和有腐蚀性的物质接 触。 T/ JSAMIA 001—2018 11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见表A.1。 表A.1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 序号  名称  量程和精度 1  手持式红外线温度计  精确度1℃ 2  黄油枪  / 3  秒表  精确度0.01s 4  米尺  精确度1mm 5  成套测功仪表  精确度0.5%±0.11%FS 6  噪声测定仪  精确度±1dB 7  米尺  1mm 8  游标卡尺  0.2mm 9  角度尺  0.2′ 10  非接触式转速计  ±0.0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o-fertilizer auto compost turner

ICS
65.080
CCS
C262
发布
2018-12-25
实施
2019-01-03

JSAMIA 江 苏 省 团 体 标 准 T/ JSAMIA 003—2018 生物质肥料自动包装机 Bio-fertilizer auto packaging machine 2018 -12-25 发布  2019 - 01 - 01 实施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发 布 ICS 65.060.25 B 90 T/ JSAMIA 003—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鹏鹞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建明、蔡书径、陈天宇、曾淑华、张婕。 T/ JSAMIA 003—2018 1 生物质肥料自动包装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质肥料自动包装机(以下简称包装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基本参数、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质粉剂和颗粒肥料的包装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5226.31-2017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31部分:缝纫机、缝制单元和缝制系统的特殊安全 和EMC要求 GB/T 5667-2008 农业机械 生产试验方法 GB/T 7311 包装机械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 GB/T 7551 称重传感器 GB/T 7724 电子称重仪表 GB/T 7932-2017 气动 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GB/T 13306 标牌 GB/T 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JB/T 5673-2015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 7232 包装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简易法 JB/T 7233 包装机械 安全要求 JB/T 9832.2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 漆膜 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质肥料自动包装机 Bio-fertilizer auto packaging machine 由堆料输送机、上料输送机和包装主机组成的,对生物质粉剂和颗粒肥料进行包装的机械。 3.2 堆料机 stacker T/ JSAMIA 003—2018 2 能存储物料并将物料按一定的量输出的机器。 3.3 上料机 feeding machine 能将粉剂和颗粒物料从低位料仓输送到高位料仓的机器。 3.4 包装主机 mainframe of packing machine 完成粉剂和颗粒肥料的填充、封口并将封口后的包裹转送到下一道工序的机器。 3.5 包装头 Packaging head 由给料装置和称重单元组成的装置。 3.6 给料装置 feeding device 由给料气缸、给料阀门、给料输送带和给料箱体组成的装置。 3.7 称重单元 weighing unit 由称重传感器、悬挂或置于传感器上的部件(如料箱)和称重仪表组成的装置。 3.8 空中量 The amount of air 当慢加量结束时,有部分物料尚在空中,还没有落到计量器具上,这些尚在空中的物料就叫空中量, 也叫提前量。 3.9 可用度 availability 在某个观察时期内,产品能工作时间对能工作时间与不能工作时间之和的比。 4 型号与基本参数 4.1 型号 4.1.1 型号的命名按GB/T 7311的规定。 4.1.2 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 CM ×× × × 改进代号 A、B… 包装头数量Ⅰ(不标注)、Ⅱ… 主参数代号:最大填充量,kg/包 毛重式包装机 T/ JSAMIA 003—2018 3 示例: CM50B表示单件最大填充质量50kg,毛重称量,1个包装头,第二次改进的包装机。 4.2 包装机的主参数为最大填充量。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包装机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包装机外观应平整、光滑,漆膜不应有漏漆、起皱、裂纹、毛边和剥落等缺陷。 5.1.3 所有焊接件应牢固,不应有夹渣、虚焊、烧穿和未焊透等缺陷。 5.1.4 包装机各转动部件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各执行元件动作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 5.1.5 包装机操作系统应灵活自如,调整方便。 5.1.6 包装机各转动部件润滑良好,补充润滑脂方便、有效、可靠。 5.1.7 包装机的料斗应使所装物料具有良好的自落性能,不应出现架空、滞料现象。 5.1.8 包装主机、堆料机、上料机之间应衔接紧密,没有漏料现象。 5.2 主要性能指标 5.2.1 包装机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包装机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吨料电耗  kW·h/t  ≤0.8 称量误差  %  ±0.5% 包装成品合格率  /  ≥96% 可用度  %  ≥93% 生产效率  t/h  按企业明示 轴承温升  ℃  ≤30 5.3 零部件要求 5.3.1 通用 5.3.1.1 包装机所使用的外购件、外协件和自制件均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并均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5.3.1.2 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 GB/T 1804-2000 的规定,其中金属切削加工尺寸为 m 级, 非金属切削加工尺寸 v 级。 5.3.1.3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符合 GB/T 19804 的规定。 5.3.1.4 包装机应有能够正确指导人员进行操作的使用说明书。 5.3.2 称重单元 5.3.2.1 称重传感器应符合 GB/T 7551 的规定。 5.3.2.2 称重仪表应符合 GB/T 7724 的规定。 5.3.2.3 称重仪表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 GB/T 4208-2017 规定的 IP65 级。 5.3.3 电气元件 5.3.3.1 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4.2 条的规定。 T/ JSAMIA 003—2018 4 5.3.3.2 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第 18.3 条、18.4 条的规定。 5.3.3.3 气动系统的设计应符合 GB/T 7932-2017 中第 5.2 条的规定。 5.3.4 涂装 5.3.4.1 涂装质量应符合 JB/T 5673-2015 中表 2 TQ-2-2-DM 的规定。 5.3.4.2 涂漆表面漆膜应均匀、光滑,不得有漏漆和明显流痕,漆膜附着应符合 JB/T 9832.2-1999 中 表 3Ⅲ级的规定。 5.4 作业性能 5.4.1 称重单元 5.4.1.1 称重仪表应能及时、可靠地输出定量信息,示值准确、平衡稳定,称量误差满足表 1 的规定。 5.4.1.2 称重单元应具有自动卸料、人工卸料 2 种功能,当使用人工卸料时自动卸料功能失效。 5.4.1.3 称重单元应具有计数、打印、置零、除皮等功能,其中除皮功能手动、自动可任选。 5.4.1.4 称重单元应具有以下自身矫正功能: ——自动置零; ——提前量自动修正; ——欠量自动补偿; ——超差报警; ——自动诊断; ——断电保护。 5.4.2 给料装置 5.4.2.1 给料装置应动作灵敏,给料控制准确,满足动态精度要求,出料门应启闭灵活。 5.4.2.2 给料装置的落料斗应有良好的自落性能,不应出现架空、滞料现象。 5.4.3 包装主机 5.4.3.1 称重缝包过程中,各机构之间的动作应协调可靠、灵敏、准确。 5.4.3.2 缝制单元的缝包速度应与底部送包输送带的输送速度相匹配,保证缝包准确、输送平稳。 5.4.3.3 转动、移动部件应运转平稳、灵活、无阻滞现象。 5.4.3.4 罐体、储能器上安装的各种阀门、仪表在连接时必须严密,不得有渗漏现象。 5.5 安全要求 5.5.1.包装机安全要求应符合 JB 7233 的规定。 5.5.2.包装机工作噪声应不大于 90dB(A)。 5.5.3.包装机的缝制单元安全要求应符合 GB/T 5226.31 的规定。 5.5.4.包装机上应有清晰醒目的操作、润滑、安全标识,其内容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 5.5.5.包装机的操作机构应位于操作人员易于操作和控制的位置。 5.5.6.包装机的工作机构应具有连锁保护,以便在故障发生时使机器或设备停止工作。 5.5.7.包装主机、堆料机和输送机上应该分别装有安全开关,在任何紧急情况下按下此开关应能停止包 装机的运行(断电)。 5.5.8.包装机必须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端子应有防止意外松脱的措施和醒目的接地指示标记牌。 6 试验方法 T/ JSAMIA 003—2018 5 6.1 试验条件 6.1.1 试验场地应能满足包装机的试验要求。 6.1.2 试验原料为经检验合格的生物质肥料。 6.1.3 试验样机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 6.1.4 试验前应记录样机的基本参数,检查样机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响,将样机调整到正常工 作状态,试验中不能随意改变工况。 6.1.5 试验仪器、仪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见附录 A。 6.2 主要零部件 6.2.1 按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图纸、检验报告单等对照包装机各零部件检查是否一致。 6.2.2 按 GB/T 19804-2005 中第 6 章的方法检查筛选主机机架、堆料机机架、上料机机架等主要焊接构 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6.2.3 按GB 5226.1中的第4.2条 的规定检查电气元件的技术文件包括使用说明书或标牌上技术参数。 6.2.4 按 GB/T 7551 的规定检查称重传感器。 6.2.5 按 GB/T 7724 的规定检查称重仪表。 6.2.6 称重仪表安全防护等级按 GB/T 4208-2017 中第 13.3 条和表 8 的规定。 6.2.7 包装机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分别按 GB/T 5226.1-2008 中第 18.3 条、18.4 条的规定进行。 6.2.8 目测检查包装机焊缝及涂漆有无明显的外部缺陷。 6.2.9 包装机主要回转部件的润滑情况检查:打开托轮轴承盖,在机壳外醒目润滑脂加注标志处用黄油 枪对准油杯按压,轴承座里有润滑脂溢出即为润滑脂加注有效可靠。 6.2.10 包装机涂漆涂层的质量指标按 JB/T 5673-2015 中表 2 的规定,检验项目和方法按 JB/T 5673-2015 表 3 的规定。 6.2.11 包装机漆膜附着力按 JB/T 9832.2 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 5.3.4.2 的规定。 6.3 作业性能 6.3.1 空载试验 6.3.1.1 运行时长不低于 30min,运行过程应平稳,无异常声响,紧固件不应松动。 6.3.1.2 输送带速 用目测法、秒表和米尺测量输送带速:在输送带和机架的同一侧用记号笔做出明显标记 2 处,其间 隔距离不小于 1m,当输送带上的标记靠近(用肉眼观测,尽可能接近)机架上的标记时按下秒表,当 输送带上的标记靠近机架上的又一个标记时结束秒表计时,记录时间。同样的方法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按式(1)计算输送带速。 v=L/s┅┅┅┅┅┅┅┅┅┅┅┅┅(1) 式中: v—输送带速 m/s; L—机架上2个标记间的距离 m; s—时间 s。 6.3.2 负载试验 6.3.2.1 运行时长不低于 3 个班次或 18h,运行过程应平稳,无异常声响,紧固件不应松动。 6.3.2.2 运行过程中目测检查包装机料斗的自落性和密封性能。 6.3.2.3 吨料电耗的试验方法按 GB/T 5667-2008 中第 6.2 条的规定。 T/ JSAMIA 003—2018 6 6.3.2.4 生产效率的试验方法按 GB/T 5667-2008 中第 6.1 条的规定。 6.3.2.5 包装成品合格率:用电子秤称量装袋重量,满足误差范围的为合格品,超出误差范围的为不合 格品。 6.3.2.6 最大充填袋次数:包装机连续工作 30min,统计装袋袋数。 6.3.2.7 可用度试验:试验时长不低于 120h,试验方法按 GB/T 5667-2008 中第 5.3 条的规定。 6.3.2.8 轴承温升:试验开始前测量各转动部件上轴承座的温度,作为初始温度,在额定工况下连续工 作时间不低于 30min,测量各转动部件轴承座上对应位置的温度,作为终止温度,计算温升值,以最大 的轴承温升值作为设备的轴承温升。 6.3.2.9 包装机示值准确、平衡稳定:将仪表示值与最终重量值进行比较,假如示值非常接近最终重量 值,则认为该示值是平衡稳定的。 ——在数据的打印或保存情形中,打印或保存的称重值与最终值的偏差不大于 1e。 ——在置零和除皮操作情形下,置零和除皮实际操作,如满足相应的准确度要求,认为达到平衡稳 定。 6.3.2.10 过载试验:将 1.25 倍最大定量值的砝码加在称重单元上,应有过载指示并报警,静置 20min 后按顺序逐渐卸载至最大定量值、最小定量值、空秤零点,示值误差应符合本标准表 1 的规定。 6.3.2.11 称重单元零点追踪、置零、除皮功能按 GB/T 5667-2008 中第 7.3.1.5 条、7.3.2.3 条和 7.3.4 条的规定。 6.3.2.12 误差测量:从空秤零点、最小称量点、关键载荷点到最大称量点顺序的递增砝码。 6.3.2.13 误差测量:从最大称量点、关键载荷点、最小称量点到空秤零点顺序的递减砝码。 6.4 安全 6.4.1 噪声测量按 GB/T 17248.3 的规定。 6.4.2 目测检查包装机的接地标识。 6.4.3 按压任何一个安全按钮,检查包装机的连锁保护功能。 6.4.4 目测检查包装机的操作、润滑及安全标志。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每台包装机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7.1.2 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本标准中表 2 的规定。 7.2 型式检验 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试制或定型产品转厂生产时; ——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有重大转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产品停产一年及以上后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2.2 型式检验项目按本标准中表 2 进行并符合本标准第 5 章的规定。 7.3 抽样方法 T/ JSAMIA 003—2018 7 7.3.1.采用随机抽样,在工厂近六个月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正常批量生产时的检验批量 N 为 5 台, 样本量 n 为 2 台,在用户或销售部门抽取时可不受此限,抽取的样品应是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 7.3.2.可靠性试验时可以单独抽取进行,也可以用进行完磨合性能试验后的 1 台样本直接进行。 7.3.3.样机抽取封存后至检测工作结束期间(可靠性试验除外),除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保养和调整 外,不得再调整、修理和更换。 7.4 评定方法 7.4.1.按被检项目对产品的影响程度,确定其不合格分类,见表 2。 7.4.2.按 GB/T 2828.1 规定,采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特殊检验水平 S-I, AQL 为接受质量限,Ac 为不 合格接收数,Re 为不合格拒收数。样本量字码为 A,取值按表 3 的规定。 7.4.3.采用逐项考核,按类判定,以不合格分类中达到的最低要求判定产品质量。 表2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 项 目 名 称  对应条款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类  项 A 1  安全标识  5.5.4  √  √ 2  连锁保护  5.5.6  √  √ 3  安全开关  5.5.7  √  √ 4  接地标识  5.5.8  √  √ 5  其他安全要求  5.5.1、5.5.2、5.5.3、5.5.5  √  - B 1  吨料电耗  表1  √  - 2  生产效率  表1  √  - 3  轴承温升  表1  √  √ 称重误差  表1  √  √ 4  作业性能要求  5.4、5.1.5  √  - C 1  外观质量  5.1.2、5.1.3、5.1.4  √  √ 2  零部件要求  5.3  √  - 3  零部件合格证检查  5.3.1.1、5.3.2.1、5.3.2.2、5.3.3.1  √  √ 4  自落性和密封性能检查  5.1.7、5.1.8  √  √ 5  润滑  5.1.6  √  - 6  铆焊质量  5.1.5  √  √ 7  涂装  5.3.4  √  - 8  可用度  表1  √  - 9  包装成品合格率  表1  √  - 注:“√”为必须做的项目,“-”为可不做的项目。 表3 抽样判定方案 不合格分类  A  B  C 检验水平  S-I 样本量字码  A 样本量  2 接受质量限 AQL  6.5  25  40 Ac Re  0 1  1 2  2 3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每台产品应在显著位置固定标牌,标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标牌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T/ JSAMIA 003—2018 8 ——产品型号、名称和/或商标; ——公司名称、地址; ——制造日期或编号;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执行标准编号(也可在合格证中注明)。 8.2 包装机出厂时,随机应附带下列文件: ——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8.3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要平稳、包扎牢固,避免行车时碰撞,装卸时应按规定位置轻吊轻放。 8.4 产品在厂内或现场存放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潮、防雨,避免和有腐蚀性的物质接触。 T/ JSAMIA 003—2018 9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见表A.1。 表A.1 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 序号  名称  量程和精度 1  手持式红外线温度计  精确度1℃ 2  黄油枪  / 3  秒表  精确度0.01s 4  米尺  精确度1mm 5  成套测功仪表  精确度0.5%±0.11%FS 6  噪声测定仪  精确度±1dB 7  人工用矩形筛网  外框尺寸大于1.5m×2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o-fertilizer auto packaging machine

ICS
55.200
CCS
C262
发布
2018-12-25
实施
2019-01-03

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JSAMIA 江 苏 省 农 业 机 械 工 业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 JSAMIA 004—2018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装置 Aerobic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Organic Waste 2018 - 12 - 20 发布 2019 - 1 - 1 实施 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发 布 T/ JSAMIA 004—2018 I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按GB/T1.1-2009 的规定。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中科纽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子贵、张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T/ JSAMIA 004—2018 2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装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农业污泥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园林废弃物处理厂、畜禽养殖废弃物 处理厂、有机肥加工厂,将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发酵分解,转化为干燥有机肥料的有机废弃物智能发酵装 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983 不锈钢焊条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3482 电子装置雷击试验方法 GB/T 3797 电气控制装置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 GB/T 11835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 13306 标牌 GB 18877 无机-有机复混肥料 GB/T 19524.1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GB 50236 现场装置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 8098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NY 525 有机肥料 NB/T 47003.1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YB/T 5092 焊接用不锈钢丝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机废弃物organic waste 畜禽排泄的粪尿混合物、农业污泥、餐厨有机垃圾等。 3.2 好氧堆肥发酵 aerobic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成有机腐殖质等有机物,并杀灭 病原菌、寄生虫和杂草种子的过程。 T/ JSAMIA 004—2018 3 3.3 动态好氧堆肥发酵 dynamic aerobic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发酵过程中,有机发酵物料经过搅拌和强制供氧的好氧发酵。 3.4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装置aerobic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organic waste 可将畜禽养殖废弃物及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动态好氧堆肥发酵,转化为干燥有机肥料的密闭装 置。主要由发酵反应仓、上料系统、供氧系统、液压搅拌系统、出料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等组成。 3.5 日处理量 daily handling capacity 装置每日最多能够处理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的体积,单位为 m 3 /天。 4 型号命名 HYFJ - □ 发酵反应仓体积(m 3 ) “好氧发酵”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用作装置代号 示例: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装置,发酵反应仓体积为 90m 3 ,其型号表示为:HYFJ-90。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装置的组成应符合企业设计要求。 5.1.2 装置表面应平整,外观不应有磕碰、划伤、局部变形等缺陷,喷塑和喷漆部位不应有脱落、剥 离、起泡、留痕等缺陷。不锈钢装置焊接应均匀、牢固,不应有气孔、夹渣、裂纹或烧穿等缺陷,且焊 接应符合 GB/T 985.1、GB/T 983、GB 50236 及 YB/T 5092 的规定。 5.1.3 装置及其管道的布置应做到合理布置、检修方便、便于操作和观测,且热量损失小。 5.1.4 装置及各部件的规格尺寸应符合企业设计要求。 5.1.5 所有紧固件连接应牢靠,不应有漏装和松动现象。装置承受交变载荷部位使用的螺栓应不低于 GB/T 3098.1 规定的 8.8 级,螺母不低于 GB/T 3098.2 规定的 8 级。 5.1.6 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危险的部位的明显位置,应固定永久性安全警告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 5.2 环境条件 装置在下列环境下应能连续可靠工作: a) 环境温度:5℃~40℃; b) 空气相对湿度:<90%(20℃),无结雾; c) 电源: 380V(1±10%); d) 电源频率:50Hz±2Hz; 5.3 性能要求 5.3.1 装置日处理能力 装置的日处理能力按企业设计要求。 T/ JSAMIA 004—2018 4 5.3.2 供氧系统可切换功能 装置应设有两组供氧系统,分别为主供氧系统和辅助供氧系统,两组系统均可以独立工作。 5.3.3 连续运行功能 装置在额定环境条件下,连续运转不少于 24h 后,各部件不应产生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 5.3.4 噪音 装置正常运行噪声,不应大于配套油泵机组的噪声,单泵噪声应符合 JB/T 8098的规定。 5.3.5 装置抗干扰能力 装置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一定负荷的用电装置干扰下应稳定正常工作。 5.3.6 密封性 装置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工作过程中不得有处理物(液)从非正常部位泄露,且液压系统油管和接 头等元件不应有漏油现象。 5.3.7 空载运行功能 装置空载运转 15 min,处理机应运行平稳,各转动部件之间转动灵活,不应有异常响声和卡滞现象。 5.4 发酵反应仓 5.4.1 材料要求 发酵反应仓从内到外由不锈钢防腐层、钢板加强层、岩棉保温层、防腐有色金属层共计 4 层组成。 5.4.2 一般要求 5.4.2.1 发酵反应仓应满足 NB/T 47003.1 规定的要求。发酵反应仓应内壁材料应采用 2.0mm~2.5mm 厚 的不锈钢材质,且不锈钢材质的化学成分不应低于 06Cr19Ni10(S30408)的要求。加固层材料应采用 8~10mm厚的碳钢。制造时应避免钢板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防腐蚀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 等缺陷应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应至少为 1:3,修磨的深度不应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的 3%,且不大于 0.5mm,否则应予焊补。 5.4.2.2 发酵反应仓下端应设维修窗。 5.4.2.3 仓体外部应装有爬梯,爬梯采用槽钢、防滑铁板焊接而成,两侧均装有扶手。 5.5 上料系统 5.5.1 进料系统 5.5.1.1 进料系统应采用 2.0mm~2.5mm 厚的不锈钢材质,且不锈钢材质的化学成分不应低于 06Cr19Ni10(S30408)的要求。 5.5.1.2 进料系统应为敞口式喇叭状。 5.5.1.3 进料口处应分别设有两组自动检测开关,进料门到位后应自动停止工作。一组为正常检测,一组 为异常保护检测。 5.5.2 料斗 5.5.2.1 料斗应采用 2.0mm~2.5mm 厚的不锈钢材质,且不锈钢材质的化学成分不应低于 06Cr19Ni10 (S30408)的要求。 5.5.2.2 料斗左右两侧应分别装有一组导向轮和一组限位轮。导向轮和限位轮内部应采用深沟球轴承 滑动。 5.5.2.3 料斗的上升位和下降位分别设有两组检测开关,料斗到位后自动停止工作。一组为正常检测, 一组为异常保护检测。 5.5.2.4 料斗的容积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T/ JSAMIA 004—2018 5 5.5.3 提升装置 5.5.3.1 应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由电动减速机(需带制动功能)、钢缆等组成。 5.5.4 滑动轨道 应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应采用型材槽钢制作,弧度轨道应采用铁板制作。轨道应附有防滑脱装置。 5.5.5 维修平台 应设有维修平台。维修平台应采用方管焊接而成,位于装置顶部偏下方。应设置有牢固可靠的安全防 护栏杆;护栏高度应不低于 1050 mm,平台地板应防滑。 5.6 供氧系统 5.6.1 主供氧系统 5.6.1.1 主供氧系统应采用自发热高压风机作为气源。 5.6.1.2 主搅拌轴应为通气管道,搅拌叶应装有三组供气管路。 5.6.1.3 高压风机与主搅拌轴应通过不锈钢旋转接头连接,且不锈钢材质的化学成分不应低于 06Cr19Ni10(S30408)的要求。 5.6.1.4 高压风机进风口应装有防尘网。 5.6.2 辅助供氧系统 5.6.2.1 辅助供氧系统应采用自发热高压风机作为气源。 5.6.2.2 发酵反应仓中部应安装两组供气管道。 5.6.2.3 高压风机与供气管应通过不锈钢旋转接头连接,且不锈钢材质的化学成分不应低于 06Cr19Ni10 (S30408)的要求。 5.6.2.4 高压风机进风口应装有防尘网。 5.7 液压搅拌系统 5.7.1 液压转动装置 5.7.1.1 液压泵站应采用 4 级电机,且应装有专用阀座,两组双电控电磁阀和一组溢 流阀。 5.7.1.2 液压油缸应采用钢材加工而成。 5.7.2 搅拌装置 5.7.2.1 传动主轴应采用高强度的无缝钢管。 5.7.2.2 传动主轴上应均匀焊接 14mm~25mm 厚的钢板制成的桨叶。 5.7.2.3 传动主轴最下端应装有直径传动棘轮,棘爪应安装于两组推杆力臂上,力臂应采用铁板制成。 5.7.2.4 传动主轴上、下端应采用轴承固定转动,并装有密封骨架。 5.7.2.5 液压系统转动部分应装有定时加油器,能定时自动为传动部分加油润滑。 5.8 出料系统 5.8.1 出料系统应由绞龙轴、传动电机及减速器组成,采用绞龙式出料。 5.8.2 绞龙轴应采用直径钢管均匀焊接,主轴两端应有方形轴承固定。 5.8.3 传动电机应采用4 级电机。 5.9 废气处理系统 5.9.1 废气处理系统应由塔体、填料、排风风机和循环喷淋系统组成。 5.9.2 塔体应采用防腐蚀 PRP 材质。 5.9.3 循环喷淋系统应由管线喷淋架和喷头组成。管线及喷淋架应采用 PVC 管焊制,喷头应采用多层螺 旋式不堵塞喷头,材质应为 PVC 或者 PP。 5.10 电气控制系统 5.10.1 一般要求 T/ JSAMIA 004—2018 6 5.10.1.1 电气控制系统应由电气箱、操作面板、无线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组成。 5.10.1.2 电气控制系统的表面涂层不应炫目反光,颜色应均匀一致、整洁美观,不应有脱漆、起泡、 裂缝、皱纹和流痕等现象。 5.10.1.3 电气控制系统的内部配件应装配合理、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接线点应牢固,布线应符合设 计图样及产品标准要求。 5.10.1.4 电气、电子元件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5.10.1.5 电气控制系统的防护等级应符合 GB4208 的规定,且不应低于 IP30。 5.10.2 显示及功能 5.10.2.1 操作面板应由操控触摸屏、故障报警器、温控系统及工作、急停按钮组成。 5.10.2.2 操控触摸屏应为 7 寸的触摸屏,装置的所有工艺、信号应均可在触摸屏上直接操作,并应能 实时监控并显示关键参数。 5.10.2.3 温控系统应有温控模块、测温探头等组成,并能传送温度信号到触摸屏。 5.10.2.4 操作面板按钮、开关及仪表等应易于操作且功能标志齐全。 5.10.3 装置电气性能 5.10.3.1 电气控制系统带电电路之间以及带电零部件或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 合GB/T 3797 的规定。 5.10.3.2 装置带电回路之间以及带电回路与大地之间(在该回路不直接接地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GB/T 3797 的规定,应不小于 20MΩ。 5.10.3.3 装置介电强度应符合 GB/T 3797 的规定,对主电路及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额定电源电 压380V 时,应承受介电试验电压 2500V,50Hz;1min 无击穿和闪烁现象。对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 助电路,额定绝缘电压大于 60V 时,应承受介电试验电压 2U i +1000V,最低 1500V。 5.10.3.4 电气控制系统的金属构件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与接地点相连接的保护导线的截面,应符合 GB/T 3979 的规定。主接地点与装置有关的、因绝缘损耗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应不超过 0.1Ω。 连接接地线的螺钉和接线点不应作其他机械紧固用。 5.10.3.5 电气控制系统应有可靠的防雷击措施,并应符合 GB/T 3482 的规定。 5.10.3.6 电气控制系统应有漏电、过载保护装置。 5.10.3.7 电气控制系统应能承受温度 5℃±2℃,持续 4h 的低温试验,装置应正常工作。 5.10.3.8 电气控制系统应能承受温度 40℃±2℃,持续 4h 的高温试验,装置应正常工作。 5.11 有机肥质量要求 5.11.1 装置生产的有机肥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表 1 有机肥技术指标 NY525 项目 指标 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 % ≥45 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 ≥5.0 水分(鲜样)的质量分数, % ≤30 酸碱度(pH) 5.5~8.5 粪大肠菌群数,个/g ≤100 蛔虫卵死亡率,% ≥95 5.11.2 装置生产的有机肥重金属的限量指标应符合表 5 的要求。 表 2 有机肥的重金属限量指标 T/ JSAMIA 004—2018 7 项目 指标 总砷 (As) ( 以烘干基计 ) , mg/kg ≤15 总汞(Hg) (以烘干基计) ,mg/kg ≤2 总铅(Pb) (以烘干基计) ,mg/kg ≤50 总镉(Cd)(以烘干基计) ,mg/kg ≤3 总铬(Cr) (以烘干基计) ,mg/kg ≤150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检验 在正常自然光线下,目测结合手感检查装置外观。 6.2 安全标志检验 在正常自然光线下,目测检查装置安全标志。 6.3 配置检验 目测检查装置的配置、结构。 6.4 尺寸检验 用量具测量等方法,检查装置各个部件的尺寸。 6.5 材料检验 查验制造商提供的装置各部件的材质证明。 6.6 性能检验 6.6.1 日处理能力 装置运行正常后,由进料系统逐渐加入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直到达到每日最大处理量和一定比例的生 物质辅料,经装置发酵反应后,收集出料系统的有机肥,计算装置的日产量,此数应大于等于相应型号装 置对应的日产量。 6.6.2 供氧系统可切换功能 装置运行正常后,观察主供氧装置是否能独立工作,若能独立工作,关掉主供氧装置,打开辅助供氧 装置,观察辅助供氧装置能否独立工作。 6.6.3 连续运行功能 使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向装置上料系统定量放入畜禽养殖废弃物或餐厨垃圾和一定比例的生物质 辅料,搅拌供氧发酵反应,连续运行不少于24h 后,检查装置各部件情况。 6.6.4 噪音测量试验 装置噪声测试方法应按 JB/T 8098 执行。 6.6.5 装置抗干扰能力试验 使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距离电气操作系统 1m 处,启动容量大于 150A 的电焊机工作,检查装 置的运行情况。 6.6.6 密封性 T/ JSAMIA 004—2018 8 使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向装置上料系统定量放入畜禽养殖废弃物或餐厨垃圾和一定比例的生物质 辅料,搅拌供氧发酵反应,检查是否有处理物(液)从非正常部位泄露以及液压系统油管和接头等元件是 否有漏油现象。 6.6.7 空载运行功能 使装置空载运转15 min,检查是否能平稳运行,各转动部件是否灵活转动,是否有异常响声和卡滞现 象。 6.7 发酵反应仓检验 对照设计图样,检查发酵反应仓的结构尺寸。 6.8 上料系统检验 6.8.1 对照设计图样,用目测及量具测量等方法,检查进料系统、料斗、钢缆、滑动轨道和维修平台 的外观及规格。 6.8.2 使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观察进料门到位后是否自动停止工作。 6.8.3 使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观察料斗到位后是否自动停止工作。 6.8.4 6 对照电动减速机和电动加速机的技术文件,检查电动减速机和电动加速机的功率和速比。 6.9 供氧系统 6.9.1 主供氧系统 6.9.1.1 对照设计图样,用目测及量具测量等方法,检查主供氧系统的外观及规格。 6.9.1.2 对照自发热高压风机的技术文件,检查风机功率等参数。 6.9.1.3 辅助供氧系统 6.9.1.3.1 对照设计图样,用目测及量具测量等方法,检查辅助供氧系统的外观及规格。 6.9.1.3.2 对照自发热高压风机的技术文件,检查风机功率等参数。 6.10 液压搅拌系统检验 6.10.1 对照设计图样,用目测及量具测量等方法,检查搅拌装置的外观、部件组成及规格。 6.10.2 对照自液压泵站的技术文件,检查电机功率、结构等。 6.11 出料系统检验 对照设计图样,用目测及量具测量等方法,检查出料系统的部件组成。 6.12 电气控制系统检验 6.12.1 一般要求 6.12.1.1 对照标准和元器件的技术文件进行目测和量具测量,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尺寸、元器件、指 示灯及按钮、电气控制系统的表面质量、结构等。 6.12.1.2 防护等级检验应按GB/T 3797 执行。 6.12.2 显示及功能检验 对照设计文件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显示。 6.12.3 电气控制系统的电气性能试验 6.12.3.1 使用通用量具测量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6.12.3.2 绝缘电阻检验应按 GB/T 3797 执行。 6.12.3.3 介电强度检验应按 GB/T 3797 执行。 T/ JSAMIA 004—2018 9 6.12.3.4 检查金属构件上是否有接地点,检查接地点的连接导线以及是否有接地标记,并用通用量具 测量接地导线的截面积及主接地点与相关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值。 6.12.3.5 对照设计文件检验是否设有可靠的防雷措施。 6.12.3.6 对照设计文件检验是否设有漏电和过载保护装置。 6.12.4 环境试验 6.12.4.1 低温试验应按照 GB/T 2423.1 执行。 6.12.4.2 高温试验应按照 GB/T 2423.2 执行。 6.13 有机肥质量要求检验 6.13.1 有机质含量应按照 NY 525 中 5.2 的规定进行。 6.12.2 总养分含量应按照 NY 525 中 5.3 、 5.4 、 5.5 的规定进行。 6.12.3 水分含量应按照 NY 525 中 5.6 的规定进行。 6.13.4 酸碱度应按照 NY 525 中 5.7 的规定进行。 6.13.5 粪大肠菌群数应按照 GB/T 19524.1 的规定进行。 6.13.6 蛔虫卵死亡率应按照 GB/T 19524.2 的规定进行。 6.13.7 重金属应按照 GB18877 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装置检验应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7.2.1 装置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正常生产的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部件等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 1 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时,每2 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e)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2.2 型式检验应为第 5 章的全部项目,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7.2.3 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每 5 台任选一台按规定逐项检验。当有一项不合格或出现 偶然性故障,应加倍抽样检验不合格项目,当加倍抽样试验全部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合格。当第 2 台样 机经检验仍出现不合格项目或偶发性故障,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3 出厂检验 7.3.1 装置出厂前,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填写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3.2 出厂检验的项目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7.3.3 装置逐台按照表 3 规定项目进行出厂检验。在出厂检验中若出现不合格项目,允许返修复检,复 检仍不合格,则判定不合格。若无法修复,则判定为报废。 表 3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 外观检验 √ √ 5.1.3 安全标志检验 √ √ 5.1.7 配置检验 √ √ 5.1.2 、 5.1.4 T/ JSAMIA 004—2018 10 尺寸检验 √ √ 5.1.5 5.4.1 、 5.5.1.1 、 5.5.2.1 、 5.6.1.2 、 材料检验 √ √ 5.6.2.2 、 5.7.2.1 、 5.7.2.2 、 5.7.2.3 、 5.8.2 、 5.9.2 、 5.9.3 日处理能力检验 √ — 5.3.1 供氧系统可切换功能试验 √ — 5.3.2 T/ JSAMIA 004—2018 11 表 3(续)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 连续运行试验 √ — 5.3.3 无线控制功能试验 √ — 5.3.4 噪声测量试验 √ √ 5.3.5 装置抗干扰能力试验 √ — 5.3.6 密封性 √ — 5.3.7 空载运行功能 √ — 5.3.8 发酵反应仓检验 √ √ 5.4.2 上料系统检验 √ √ 5.5.1.2 、 5.5.1.3 、 5.5.2.2 、 5.5.2.3 、 5.5.2.4、5.5.3、5.5.4、5.5.5 主供氧系统检验 √ √ 5.6.1.1、5.6.1.4 辅助供氧系统检验 √ √ 5.6.2.1、5.6.2.4 液压搅拌系统检验 √ √ 5.7.1 、 5.7.2.4 、 5.7.2.5 出料系统检验 √ √ 5.8.1 、 5.8.3 、 5.8.4 废气处理系统检验 √ √ 5.9.1 电气控制系统外观、防护等级检查 √ √ 5.10.1 显示及功能检验 √ √ 5.10.2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检验 √ — 5.10.3.1 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试验 √ — 5.10.3.2 、 5.10.3.3 安全接地检验 √ √ 5.10.3.4 防雷检验 √ — 5.10.3.5 漏电和过载保护装置检验 √ — 5.10.3.6 低温试验 √ — 5.10.3.7 高温试验 √ — 5.10.3.8 有机肥质量要求检验 √ — 5.11.1 、 5.11.2 T/ JSAMIA 004—2018 12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1.1 标牌应固定于装置的明显部位,标牌尺寸及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且应有下列内 容: a) 装置名称、型号; b) 电源电压、额定频率、额定电流; c) 装置编号、出厂日期; d) 制造厂商名称、地址、商标; e) 产品标准号。 8.1.2 装置的包装箱应有下列标志: a) 装置名称、型号; b) 用户名称; c) 制造厂商名称、地址; d) 出厂日期; e) 收发货地址; f) 防雨、防振、向上等标志。 8.2 包装 8.2.1 装置各部件应用木箱或纸壳箱包装,并具有防雨、防振等措施;管件应防护、捆绑后放入木箱 包装,应有防止杂物进入的措施。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8.2.2 装置包装箱内应附带下列随机文件,并应封存在防水的文件袋内。 a) 产品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符合 GB/T 9969 的规定; c) 产品验收单、保修卡; d) 装箱清单; 8.3 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有剧烈振动、撞击和倒放。产品在装卸车及运输过程中不应倒置或横放, 并应轻装轻卸。 8.4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且无腐蚀性介质和远离磁场的场合,如露天存放时,应有防雨、防 晒、防潮等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robic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Organic Waste

ICS
65.080
CCS
C262
发布
2018-12-20
实施
2019-01-03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固氮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含有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这一特定菌株及发酵代谢产物的用于水稻固氮的微生物菌剂。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菌种、感官要求、技术要求、无害化指标、田间试验等。

Rice Nitrogen Fixing Microorganisms

ICS
65.100.01
CCS
C262
发布
2018-10-23
实施
2018-10-24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固氮菌肥料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含有内生定殖能力强、固氮效率高的玉米专用型固氮菌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49这两种特定菌株及其发酵而成的微生物肥料。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菌种、感官要求、技术要求、无害化指标、田间试验等。

Corn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fertilizer

ICS
65.080
CCS
C262
发布
2018-10-23
实施
2018-10-24

规定了绿色设计产品复合肥料的评价要求,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

Green design product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und fertilizer

ICS
13.020.20
CCS
C262
发布
2018-05-28
实施
2018-08-20

3 要求 3.1 产品分类 3.2 外观 3.3 技术指标 3.4 汞、砷、镉、铅、铬、限量指标 3.5 配方要求 3.6 净含量 4 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6 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Water-soluble formula fertilizer

ICS
71.020
CCS
C262
发布
2018-05-22
实施
2018-05-22

3 要求    4 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6 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Soil Test Formula Fertilizer

ICS
71.020
CCS
C262
发布
2018-05-22
实施
2018-05-22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