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63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364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25

本文件规定了循环回收移动智能通信终端安全能力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用户数据保护安全能力、预置第三方应用安全能力、操作系统安全能力。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制式的循环回收移动智能通信终端。

Test methods for security capability of the recyclabl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CS
33.050.01
CCS
I631
发布
2023-07-20
实施
2023-07-20

针对国内通信企业出现电信设施重复建设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要求。202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5G网络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信[2020] 78号),针对5G网络建设提出共建共享的要求。本文件是基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移动”)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电”)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为基础,依据《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5G网络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与要求,结合相关行业标准技术文件以及工程建设实际,规定了700MHz无线网设计的基本规定、规划要求、设计要求、传输承载相关设计要求、天馈系统设计要求、通信电源设计要求、防雷与接地要求、节能与环保要求等内容,提出适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5G基站700M频段共建共享(移动广电)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Sichuan 5G Wireless-Network Signal Source of 700MHz Jointly Constructed and Shared by China Mobile and China Broadcast Network

ICS
33.060.01
CCS
I631
发布
2023-07-13
实施
2023-07-13

针对国内通信企业出现电信设施重复建设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要求。202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5G网络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信[2020] 78号),针对5G网络建设提出共建共享的要求。本文件基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信”)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合作协议为基础,依据《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撑5G网络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与要求,结合相关行业标准技术文件以及工程建设实际,规定了四川省5G无线网信源共建共享(电信联通)设计规范的基本规定、无线网设计、基站选址、编号及地址、网管要求、同步要求、设备工艺要求、天馈线安装要求、节能环保要求等内容。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Sichuan 5G Wireless-Network Signal Source Jointly Constructed and Shared by China Telecom and China Unicom

ICS
33.060.01
CCS
I631
发布
2023-07-13
实施
2023-07-13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验证、系统运行和维护、安全性与隐私保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CS
33.040.30
CCS
I631
发布
2023-06-30
实施
2023-07-0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网络安全 Cyber Security  3.2 内生安全  3.3 网络安全赋能  3.4 去中心化  3.5 可传递信任链  3.6 可信身份标识  4 网络5.0安全需求  4.1 网络5.0应用场景  4.1.1 智慧医疗  4.1.2 工业互联网  4.1.3 能源互联网  4.1.4 车联网  4.2 网络5.0网络特征  4.3 网络5.0网络架构  5 网络5.0安全技术总体要求  5.1 安全技术总体要求概述  5.2 基础设施安全技术要求  5.2.1 硬件自主可控安全要求  5.2.2 基于硬件的可信执行环境要求  5.2.3 基于硬件的秘钥保护要求  5.2.4 网络设备可信标识安全要求  5.2.5 基于硬件的可信启动要求  5.2.6 安全基线配置要求  5.2.7 运行状态感知要求  5.3 网络功能安全要求  5.3.1 基于可信标识的安全接入要求  5.3.2 基于动态监控的可信等级调整要求  5.3.3 抗拒DDOS能力要求  5.3.4 设备域间信任传递技术要求  5.3.5 互联网基础资源验证技术要求  5.3.5.1 BGP路由基础设施安全要求  5.3.5.2 域名基础设施安全要求  5.4 安全管理和运营要求  5.4.1 安全资产管理要求  5.4.2 安全配置检查要求  5.4.3 安全态势感知分析要求析  5.4.4 网络安全知识的运营要求  5.4.5 网络安全知识共识技术要求  5.4.6 网络安全能力输出要求  5.4.6.1 面向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能力输出要求  5.4.6.2 面向网络传输的安全能力输出要求  5.4.6.3 面向网络用户的安全能力输出要求  5.4.7 安全能力智能编排要求  5.4.8 数据安全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Network5.0 security technology

ICS
33.040.40
CCS
I631
发布
2023-06-20
实施
2023-06-2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  3.1 网络5.0  network 5.0 (Net 5)  3.2 标识  identifier  3.3 标识解析体系  identification resolution system  3.4 缩略语  4 网络5.0标识映射体系架构概述  5 网络5.0标识映射解析目标和范围  6 网络5.0标识映射解析架构  6.1 网络5.0标识通用映射解析架构  6.2 网络5.0数据面标识映射解析架构  6.3 网络5.0控制面标识映射解析架构  7 网络5.0标识映射功能定义  8 网络5.0 标识编码  8.1 网络5.0域名编码  8.2 网络5.0标识编码  8.3 网络5.0位置编码  9 网络5.0标识位置资源记录  10 网络5.0标识解析请求报文  11 网络5.0标识分配生成注册流程  12 网络5.0标识绑定映射流程  12.1 域名标识绑定映射流程  12.2 标识位置绑定映射流程  13 网络5.0标识解析映射流程 

Identifying and mapping system for Network 5.0

ICS
33.040.40
CCS
I631
发布
2023-06-20
实施
2023-06-2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概述  5.1 总体概述  5.2 标识对象  5.3 作用范围  5.4 编码结构  5.5 生成方式  5.6 认证鉴权  5.7 可信管理  5.8 可信标识存储  6 可信标识生成模式  6.1 集中生成模式  6.2 层次生成模式  6.3 去中心化生成模式  7 可信标识编码  7.1 可信标识的编码结构  7.2 固定编码部分  7.3 可变编码部分  7.4 功耗受限场景编码策略  8 可信标识认证鉴权  9 可信标识更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usted identity system

ICS
33.040.40
CCS
I631
发布
2023-06-20
实施
2023-06-2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于可信标识的网络层内生安全架构和功能要求  4.1 可信标识定义  4.2 基于可信标识的网络层内生安全架构描述  4.2.1 基于可信标识的网络层内生安全架构  4.2.2 可信身份标识获取  4.2.3 设备极简接入认证  4.2.3.1 普通用户终端设备接入认证  4.2.3.2 企业物联终端设备极简接入认证  4.2.3.2.1 前置条件  4.2.3.2.2 核心流程  4.2.4 密钥分发  4.2.4.1 前置条件  4.2.4.2 核心流程  4.2.5 基于可信标识的真实性保障  4.2.6 基于可信标识的域间信任传递  4.3 基于可信标识的内生安全增强功能  4.3.1 高效攻击识别与过滤  4.3.2 跨域审计追踪和多层次攻击阻断  4.3.3 基于动态加密身份标识/位置标识的隐私保护  4.3.4 安全数据通道 

Network 5.0 intrinsic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trusted identity

ICS
33.040.40
CCS
I631
发布
2023-06-20
实施
2023-06-20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标准概述  5 网络5.0标识与映射总体技术要求  5.1 与高效率有关的技术要求  5.2 与安全性有关的技术要求 5.3 与可靠性有关的技术要求  5.4 与智能化有关的技术要求  6 基于域名系统的网络5.0标识与映射技术要求  6.1 域名标识服务架构  6.2 域名标识服务技术要求  6.2.1 性能技术要求  6.2.2 安全技术要求  6.2.3 可靠性技术要求  6.2.4 智能化技术要求 

Network 5.0 identifiers and mapping—technical requirements based on DNS

ICS
33.040.40
CCS
I631
发布
2023-06-20
实施
2023-06-20

本文件规定了通信管线防雷与接地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mmunication pipe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engineering

ICS
33.180.01
CCS
I631
发布
2023-05-19
实施
2023-06-05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毛细管(以下简称毛细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测量和试验、质量评定程序、检验、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高硼硅毛细管,其他类型毛细管也可参照使用。

Techincal requirement of capillary for optical fiber

ICS
33.180.99
CCS
I631
发布
2023-05-19
实施
2023-06-05

本文件规定了光纤到房间(FTTR)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内光纤到房间(FTTR)的网络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可参照执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iber to the room(FTTR) engineering

ICS
33.180.01
CCS
I631
发布
2023-05-19
实施
2023-06-05

本文件给出了信息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价的通用指南和实施建议,明确了成果评价的要素、模型、等级划分及评价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评价,指导有关组织开展评价活动和评价管理,为评价机构、评价人员、申报单位提供参考。信息通信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单位主要包括信息通信行业相关企业,如电信运营公司、运维服务公司、通信设备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等,以及其他关联企业,如中国邮政等。

Evaluation guide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and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CS
03.100.01
CCS
I631
发布
2023-05-19
实施
2023-06-05

本标准通过对运营商IP承载网实现网络业务的自动化部署和网络的自动化管理的控制器进行技术规范,包括架构模型、功能模块描述、功能要求和接口要求。整体上看,本标准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架构模型 2.功能模块描述 3.功能要求 4.接口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P bearer network controller

ICS
33.040.40
CCS
I631
发布
2023-03-28
实施
2023-04-03

本文件规定了融合业务运营的数据中心的术语和定义及运维管理内容。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nverged business management data center

ICS
33.040.40
CCS
I631
发布
2023-03-27
实施
2023-03-28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eSIM的智能腕式可穿戴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腕式可穿戴设备生产和质量控制。 注: 本文件所指智能腕式可穿戴式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特指智能手表、手环。

eSIM-based smart wrist wearable device

ICS
35.240.99
CCS
I631
发布
2023-03-20
实施
2023-03-22

本文件规定了PDT应急无线自组网系统的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一般要求、接口要求、电气安全、电源适应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DT emergency wireless self-organizing network system

ICS
33.060.99
CCS
I631
发布
2023-03-08
实施
2023-03-08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的实施,对相关企业和产品的安全要求日益提高。eUICC卡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个性化的数据,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生产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件面向eUICC卡生产企业,提供一套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和基本的安全保障能力要求,可促进企业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对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监管部门合规要求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embedded UIC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CS
33.050.01
CCS
I631
发布
2022-12-29
实施
2023-02-16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通信终端和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物联网产品,各厂商通常有自己的标识和编码方式,但不同厂商之间通常互不兼容,这不利于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相互识别和通信,也不利于设备的管理。为监管设备、收集设备信息、优化产品及服务以及便于后期提升产品互联互通能力,急需建立设备的唯一性识别号码机制。 目前国际上缺少对物联网终端统一编码的标准,而各个行业组织编制的物联网终端编码缺乏与国际编码和IMEI的兼容性;物联网行业终端编码方式杂乱,相互不可兼容,编码不能互相识别;因此缺乏适合物联网行业的唯一识别性编码。 本文件研究的编码体系将兼容现有的IMEI编码方法以及目前主流的物联网设备编码方式,支持设备种类识别和分级分类,为物联网产品的管理和互联互通提供基础。 本文件参照现有移动终端设备的TAC和IMEI,编制统一的编码体系,并将编码范围由接入公众网的移动终端设备扩展到其他物联网设备。

Unified identity method for IoT devices

ICS
33.050.01
CCS
I631
发布
2022-12-29
实施
2023-02-16

本规范适用于标准机房有防静电地板需要增高、机房地板无法固定、机架高度不足需要增高、机架增高防水等环境,还可以适用于电源、空调等架式设备、大型家电设备安装,因三维可调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

Specificat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adjustable base of cabinet in communication machine room

ICS
33.020
CCS
I631
发布
2022-12-16
实施
2022-12-16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