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49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247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7

本文件规定了位移传感高温压力试验的术语和定义、型式试验和其他试验、总体要求、试验系统技 术特性、试验方法。

Displacement sensing test method of pressure test at high temperature for PVC compounds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ICS
29.060.01
CCS
M749
发布
2021-03-30
实施
2021-03-30

本标准依据GB/T 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363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3《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5780《六角头螺栓C级》、GB/T41《六角头螺目C级》、GB/T95《平垫圈C级》等标准要求,明确了电厂钢结构图纸中关于尺寸标注、杆件编号方式、焊缝标注等方面的深化设计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detailed design of power plant steel structure drawings

ICS
01.100.99
CCS
M749
发布
2021-01-16
实施
2021-01-21

规定了体育器材智慧工厂(园区)等级划分、评价和管理等内容。适用于体育器材智慧工厂(园区)的等级划分、评价和管理。

Sports Equipment Smart Factory (Park) Evaluation System

ICS
03.100.01
CCS
M749
发布
2020-12-30
实施
2021-01-07

5 理论知识要求 5.1.1 法律法规知识 熟悉环境振动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国家和地方省市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5.1.2 安全防护知识 熟悉现场监测安全防护知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知识和人身伤害现场救助知识等。 5.1.3 监测理论知识 ——环境质量标准 掌握GB 10070的适用范围、标准值及适用地带范围、监测方法等内容。 ——环境振动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 a)掌握GB 10071的适用范围、测量仪器、测量量及读值方法、测量位置及拾振器的安装、测量条件、测量数据记录和处理等内容。 b)掌握GB/T 23716的振动测量仪器相关知识内容。 c)掌握GB/T 50355的适用范围、振动限值和测量方法等内容。 d)掌握HJ 918的环境振动监测技术要求内容。 e)掌握JGJ/T 170的适用范围、基本规定、限值、振动测量方法和测量报告编写要求等内容。 f)掌握TB/T 3152的适用范围、测量和测量报告等内容。 实际操作能力要求 a)熟练掌握GB 10071、GB/T 50355、HJ 918、JGJ/T 170 、TB/T 3152等相应环境振动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能组织实施。 b)熟练使用振动测量仪、拾振器等仪器设备。 c)能够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d)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振动测量仪进行期间核查。 e)能够判断、排除所用仪器设备出现的一般故障。 6 考核机构和人员要求 考核机构应具有实施考核的能力和题库,保证考核的严格、全面、准确、公平、公正。 考核人员应掌握丰富的考核范围内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且具有从事环境振动监测相关工作5年(含)以上的经历。 7 培训、考核、发证和换证 培训 环境振动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根据其工作岗位的要求,按本文件规定的相应内容进行。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个学时。 岗位培训可采取网络培训、面授培训等形式。 培训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 考核 培训期满后,应由专业机构组织对环境振动监测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试与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均应达到合格要求。考核不合格者,须重新培训。 按照附录B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权重的要求,考核合格应达到: a)在理论知识考试中不低于70%的评分。 b)在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中不低于70%的评分。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机考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试题范例见附录C。 发证和换证 考核合格后,由考核机构组织审核发放《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合格证》(以下简称“上岗证”)。 上岗证有效期为五年,届满需要继续从事环境振动监测工作的,应当办理换证手续。 换证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换证考核由考核发证部门或其指定的单位进行。

Specification of Skill management for staff of environmental vibration monitoring

ICS
17.160
CCS
M749
发布
2020-12-28
实施
2020-12-31

5 工作要求 理论知识要求 5.1.1 法律法规知识 熟悉环境噪声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国家和地方省市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5.1.2 安全防护知识 熟悉现场监测安全防护知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知识和人身伤害现场救助知识等。 5.1.3 监测理论知识 ——声环境质量标准 a)掌握GB 3096的适用范围、声环境功能区分类、环境噪声限值、环境噪声监测要求和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要求等内容。 b)掌握GB 9660的适用范围、评价量、标准值和适用区域等内容。 c)掌握GB/T 15190的适用范围、声环境功能区分类、区划的基本原则、区划的主要依据、区划的程序、区划的方法等内容。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a)掌握GB 12348、GB 12523和GB 22337的适用范围、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评价等内容。 b)掌握GB 12525的适用范围、铁路边界噪声限值、测量方法和测量报告等内容。 ——环境噪声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 a)掌握GB/T 3241、GB/T 3785.1、GB/T 15173、GB/T 17181的滤波器、声级计、声校准器和积分平均声级计的相关知识内容。 b)掌握GB 9661的适用范围、测量条件、测量方法、信号分析处理、一次飞行事件的噪声级和一系列相继飞行事件的噪声级等内容。 c)掌握GB 14227的适用范围、声学要求、噪声测量方法、混响时间测量方法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d)掌握HJ/T 90的适用范围、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声屏障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和声屏障工程的环保验收等内容。 e)掌握HJ 640的适用范围、区域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监测点位调整、城市声环境监测报告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内容。 f)掌握HJ 706的适用范围、背景噪声测量方法、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大于或等于3dB时的修正、特殊情况的达标判定、倍频带声压级修正、数值修约规则等内容。 g)掌握HJ 707的适用范围、测量仪器及测量条件、现场调查与监测、背景噪声修正、监测结果评价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内容。 h)掌握HJ 793的适用范围、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测量结果与计算方法、质量保证等内容。 i)掌握JGJ/T 170的适用范围、基本规定、限值、二次辐射噪声测量方法和测量报告编写要求等内容。 j)掌握TB/T 3050的适用范围、测量方法、监视性监测和测量报告等内容。 实际操作能力要求 a)熟练掌握相应环境噪声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能组织实施。 b)熟练使用声级计、声校准器、风速仪、定位系统、计数器、量尺等仪器设备。 c)能够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d)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声级计进行期间核查。 e)能够判断、排除所用仪器设备出现的一般故障。 6 考核机构和人员要求 考核机构应具有实施考核的能力和题库,保证考核的严格、全面、准确、公平、公正。 考核人员应掌握丰富的考核范围内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且具有从事环境噪声监测相关工作5年(含)以上的经历。 7 培训、考核、发证和换证 培训 环境噪声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根据其工作岗位的要求,按本文件规定的相应内容进行。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个学时。 岗位培训可采取网络培训、面授培训等形式。 培训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 考核 培训期满后,应由专业机构组织对环境噪声监测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试与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均应达到合格要求。考核不合格者,须重新培训。 按照附录B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权重的要求,考核合格应达到: a)在理论知识考试中不低于70%的评分。 b)在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中不低于70%的评分。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机考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试题范例见附录C。 发证和换证 考核合格后,由考核机构组织审核发放《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合格证》(以下简称“上岗证”)。 上岗证有效期为五年,届满需要继续从事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的,应当办理换证手续。 换证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换证考核由考核发证部门或其指定的单位进行。

Specification of Skill management for staff of environmental noise monitoring

ICS
17.140.01
CCS
M749
发布
2020-12-28
实施
2020-12-31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技术要求的基本要求、设计、施工准备、技术要求、试验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公共排水管道进行的非开挖修复与更换。 2.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缠绕法”、“管道修复技术”的定义。 3.基本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技术的基本要求。 4.设计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技术的设计要求。 5.施工准备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技术的施工准备。 6. 技术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技术的技术要求。 7.试验与验收     本文件规定了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技术的试验与验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pair of spiral wound pipe

ICS
23.040.01
CCS
M749
发布
2020-12-26
实施
2020-12-26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内LED商用一体机(以下简称为“一体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显示文字、图文、视频、动画等内容为主,像素间距小于或等于2.5mm的LED商用一体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16  (所有部分)包装及包装废弃物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5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方法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4857.5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  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方法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方法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方法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方法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GB 88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 GB 20943-2013  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 GB/T 17626.3-201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方法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17618-2015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SJ/T 11348-2016  平板电视显示性能测量方法 SJ/T 11141-2017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 11281-2017  发光二级管(LED)显示屏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SJ/T 11141-2017、SJ/T 1128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LED商用一体机  commercial LED all-in-one display LED商用一体机是指像素间小于等于2.5mm,应用在商用显示场合,符合各种商用显示应用技术,可集成操控电脑、电子白板、无线投屏及音视频设备等功能的整机显示终端。 3.2  LED显示屏  LED display 以LED像素显示文字、图像及视频等信息的装置,通常包括LED屏体及显示控制系统等基本组成成分,也可包括辅助系统等,可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来源:SJ/T 11141-2017,3.1] 3.3 显示模组  display assembly 由若干个显示模块、控制电路、电源转换器以及相应的结构件构成的一个独立的单元。 [来源:SJ/T 11141-2017,3.9] 3.4 最大亮度  maximum luminance LED显示屏各基色在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级时的亮度。全彩LED显示屏为规定色温下的白场亮度。 [来源:SJ/T 11141-2017,3.11] 3.5 最高对比度  maximum contrast ratio 在一定环境照度下,LED显示屏最大亮度和背景亮度的比。 [来源:SJ/T 11141-2017,3.21] 3.6 视角  view angle 观察方向的亮度下降到LED显示屏法线方向亮度的二分之一时,同一平面两个观察方向与法线方向所成的夹角。分为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 [来源:SJ/T 11141-2017,3.12] 3.7 (对骚扰的)抗扰度  immunity(to a disturbance) 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来源:GB/T 4365-2003,2.1] 3.8 致命缺陷  critical defect 以下规定为致命缺陷: 1)对使用、维护LED一体机或与此有关的人员可能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状况的缺陷; 2)LED一体机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LED一体机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注: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显示亮度、像素中心距、外壳防护等级、基色主波长、白场色坐标为致命缺陷考核项。 [来源:SJ/T 11141-2017,3.25] 3.9 非致命缺陷  non-critical defect 非关键、非重要指标的少许偏差     注:除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显示亮度、像素中心距、外壳防护等级、基色主波长、白场色坐标之外的其他为非致命缺陷。 [来源:SJ/T 11141-2017,3.26] 4 分类 分类见表1。 表1 分类 类型 表现形式 类型 表现形式 显示维度 2D 安装方式 壁挂安装  3D  落地支架安装 分辨率 标准分辨率(2K,4K)  吊装  非标准分辨率 LED封装形式 独立像素SMD封装 屏体形态 曲面  多合一SMD封装  平面  COB封装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a)具备完善的产品开发流程和管理制度,具有采用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对一体机的模块电路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能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独立的研发; b)按SJ/T 11141—2017中5.1规定的方法对一体机的硬件、软件及结构进行设计; c)显示模块与控制器及其他功能模块应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d)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一体机采用不同快速安装结构设计; e)一体机模组采用主动式散热和被动式散热; f)一体机应设计自检功能和工作状态指示装置,自检功能应能将通信接口以及其它单元的工作状态正确检测并通过状态指示装置输出; g)一体机包装设计应满足可运输性,且包装表面需印有“小心轻放”、“怕潮”、“放置方向”、“堆叠层数”等运输标志。 5.2 原材料与部件 a)一体机使用的印刷线路板、焊锡、塑料件、发光器件等材料的限量物质要求应符合GB/T 26572的要求; b)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GB/T 16716的要求。 5.3 工艺与装备 a)根据不同封装形式,采用自动化装备进行封装; b)应对100%一体机进行成品老化,老化方式和时间应包括且不低于:全像素老化白屏(255亮度值)2h→黑屏1h→白屏2h→自检老化≥12h; c)组装和测试流水线经防静电处理; d)一体机采用模块化组装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测试。 5.4 检验检测 具备接地、安全标记、对地漏电流、抗电强度、温升、噪声、稳定性、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检测能力。 6 技术要求 6.1 一般要求 a)一体机构件应完整、装配牢固、结构稳定、边角过渡圆滑,无飞边、无毛刺等; b)安装连接件应便于安装施工,其活动零件应灵活、无卡滞现象,机壳及安装连接件应无明显变形、凹凸等缺陷; c)显示模组和一体机外壳表面,控制箱及连接件防护层色泽应均匀,无裸露划伤、裂痕等缺陷,显示模组安装应一致,无松动无破裂; d)一体机应按操作要求进行相关内容显示,显示画面应无局部高亮和拖影; e)一体机具有智能自检功能并通过通信接口和各单元的工作指示状态正确反馈输出。 6.2 外观要求 一体机应外观整洁,无划痕,表面灯珠无破损、脱落,拼接后的屏幕外观上应是一个整体,一体机表面无色块、色斑,墨色一致性需要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色差(?EcIE) 等级 A级 B级 C级 1≤?EcIE<1.5 0.5≤?EcIE<1 ?EcIE < 0.5 6.3 外壳防护等级 一体机的使用场景在室内使用,外壳防护等级符合SJ/T 11141-2017中B级的规定。

Generic Specification for Indoor Commercial LED All-in-one Display

ICS
33.160.40
CCS
M749
发布
2020-12-02
实施
2020-12-14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会议平板系统的技术架构、功能和性能。 本文件适用于会议平板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BDSA 1.1-2019 智慧会议系统 第1部分:技术架构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3837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21520 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50799-2012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38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 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36480 信息技术 紧缩嵌入式摄像头通用规范 SJ/T 11325 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 SJ/T 11326 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SJ/T 11343 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 SJ/T 11348 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T/BDSA 1.1-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会议系统 conference system 通过音频、自动控制、多媒体等技术实现会议自动化管理的电子系统。 [来源:GB 50799-2012,2.1.1] 3.2  会议平板 conference panel 具有触摸功能,通过人与设备进行交互操作的会议显示终端。 3.3  视频会议 video conference 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的虚拟会议,使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的设备或应用。 4 外观要求 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影响用户使用的凹凸痕、划伤、裂缝、毛刺、霉斑等缺陷, 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等,四角应做圆滑防护处理。 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各操作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无明显安装缝隙,会议平板应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指示应正确。 5 系统技术框架 会议平板系统技术框架分为系统能力、功能应用、技术要求三部分,见图1。 图1 会议平板系统技术框架 6 系统能力 6.1 操作系统 会议平板需具备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支持第三方应用,具备可扩展能力。 操作系统举例: (1)Windows (2)Android (3)UOS (4)中标麒麟 (5)银河麒麟 (6)鸿蒙系统 6.2 输入输出 会议平板需要满足表1输入输出接口要求。 表1 会议平板输入输出接口 序号 接口 要求 规格 技术要求 1 数据接口 USB 必备 USB 2.0 或以上 按SJ/T 11343中有关要求 2 音视频输入接口 HDMI IN 必备 HDMI 1.4 或以上  3 触控信号输出接口 必备 符合USB 标准  4 网络接口 必备 RJ45  5 音频输出 AUDIO OUT 可选 Audio Line out  6 音视频输出接口 HDMI OUT 可选 兼容 HDMI 1.4 或以上  7 音频输入 可选 Audio in / Aux  8 串行通讯接口 可选 RS232  6.3 显示拍摄 6.3.1 显示要求 会议平板的显示效果应该满足表2的显示参数要求: 表2 会议平板显示参数 项目 要求 测试方法 亮度 ≥200 cd/m2 参考SJ/T 11348平板电视显示性能测量方法相关要求。 从实际用户视角透过保护玻璃的测量值。 对比度 ≥100:1  色度均匀性 ≥70%  表2 会议平板显示参数(续) 项目 要求 测试方法 亮度均匀性 ≥70% 参考SJ/T 11348平板电视显示性能测量方法相关要求。 从实际用户视角透过保护玻璃的测量值。 白色色度不均匀性 30000h  6.3.2 摄像头 会议平板可内置或外接摄像头。 摄像头满足视频会议与远程协同功能的要求。主观要求色彩还原正确,噪点少,画面通透性好,清晰度高,自动曝光正确。 摄像头效果以满足会议场景需要为主,建议的硬件规格见表3。 表3 会议平板摄像头参数项目 参考规格 测试方法 分辨率 ≥ 1920*1080 参考 GB∕T 36480 的测试方法 帧率 ≥25fps  视场角 水平:≥65°  视频格式 YUV 或 MJPEG或H.264 或 H.265 或H.266 或AVS 

Smart Conference System Part 2: Conference Tablet System

ICS
33.160.99
CCS
M749
发布
2020-12-02
实施
2020-12-14

      本文件规定了餐饮场所城镇燃气设施设置及使用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要求、管道天然气供应、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燃气设施设备、用气安全检查及培训和应急处置。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管道天然气和瓶装液化石油气城镇燃气设施的餐饮场所,不适用于使用其他能源的餐饮场所。

Specifications 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use of urban gas facilities in catering establishments

ICS
03.080.01
CCS
M749
发布
2020-11-30
实施
2020-12-01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消防远程监控服务管理。

Smart fire remote monitoring service specification

ICS
03.080.01
CCS
M749
发布
2020-11-01
实施
2020-11-03

本文件规定了消防设施检测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消防设施的检测服务。

Specifications for testing services of fire protection facilities

ICS
03.080.01
CCS
M749
发布
2020-11-01
实施
2020-11-03

本文件适用于纺织领域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也可作为纺织领域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路线、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程教育、人才培训制定标准参考使用。

The criteria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 in textile engineering

ICS
03.080.01
CCS
M749
发布
2020-10-30
实施
2021-07-05

3 管理要求 3.1 基本要求 服务内容包括: ——为来电者提供心理评估、心理辅导、情绪疏导; ——高危来电处理及转介。 应在每天固定时间开展服务。条件允许时宜保持24小时开通。 3.2 服务保障 3.2.1 场地要求 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配备电源电力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和应急设备; ——可支持和容纳心理热线设备设施和人员的特定场地; ——独立、安静的空间环境。 3.2.2 设备要求 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常规心理服务热线依托电话通信系统,需具备信息录入、调出和录音功能; ——网络心理服务平台依托专业的网络系统,需具备预约、评估、录音、数据保存等功能。 3.3 人员要求 3.3.1 接线员 3.3.1.1 基本要求包括: ——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心理学、医学、护理学、教育学专业背景; ——具备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心理素质、服务社会的热情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持有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及其他相关心理服务资格证书; ——遵守纪律,接受值班安排。 3.3.1.2 专业要求包括: ——掌握心理服务基本理论、技能和伦理要求; ——具备识别、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和危机状态的能力; ——心理危机的评估及转介; ——接受心理热线服务专业培训,经心理热线专家督导组考核认证合格,方可上岗; ——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及督导学习。 3.3.1.3 接线工作要求包括: ——签订“保密协议”,除法律规定情况外,不得向外界透露来电者信息; ——倾听,对来电者“无条件尊重”; ——不与来电者开展咨访关系之外的联络; ——认清自己的能力限制,必要时转介,或申请督导; ——涉及法律、精神疾病、家庭暴力等来电,优先解决情绪问题,适时寻求督导并转介。 3.3.2 督导师 督导师应满足以下要求“ ——心理学、医学等专业背景,且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 ——具有一线接线经验,且达到500小时以上时长; ——具有督导经验,且达到80小时以上时长; ——有督导的意愿和热情,有教学能力,灵活开展线上与线下、个体与团体、专题督导等; ——具备专业认证机构认证的督导师证书,或其他专业机构认证合格者。 4 服务流程 4.1 接听服务 4.1.1 接线流程 接听一般流程参见附录A。 4.1.2 接线注意事项 接线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介绍热线性质,不透露接线员个人信息; ——收集来电者一般资料、个人成长资料和社会功能状况; ——运用心理评估工具(参见附录B)评估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必要时转介; ——困难案例或危机案例处理:按照危机来电处理流程(见4.2); ——原则上每个来电不超过60分钟; ——做好来电咨询记录。 4.2 高危来电干预 4.2.1 高危来电接听与干预流程 对于有自杀及危害社会等的高危来电,接听一般流程参见附录C。 4.2.2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要求包括: ——评估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 ——评估心理问题类型及严重程度; ——自杀及危害社会等的危险性评估。 4.3 记录工作 4.3.1 来电情况 来电者的电话号码、来电时间、结束时间、中途有无挂断等信息。 4.3.2 来电者资料记录 来电者一般资料、个人成长资料和社会功能状况等信息。 4.3.3 来电者主要求助问题 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 4.3.4 接线员处理方法 提供心理咨询的技术方法。 4.3.5 接线员情绪反应 在提供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有无自我卷入等情况。 4.3.6 接线员自我评价 心理咨询过程的服务态度、技术应用评价等情况。 5 质量监督 5.1 监督机制 定期调取热线电话系统或网络系统中自动保存的来电录音。 定期查阅接线员咨询记录表格。 5.2 质量评价 5.2.1 评价形式 自我采取、他人评价、即时评价和定期抽查相结合,定期对10%的来电进行电话回访。 5.2.2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 ——接线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技巧、危机案例处理等; ——来电者在来电服务过程中的反应、服务结束时的满意程度等; ——咨询服务效果,是否对来电者产生积极影响等; ——是否遵守接线过程中的伦理原则。 5.3 改进方式 5.3.1 培训 通过以下培训方式进行改进: ——上岗培训。由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开展上岗培训。包括理论和技能,持证上岗; ——通信设备、网络平台常规操作技能; ——继续教育培训。定期接受热线服务相关的培训。 5.3.2 督导 通过以下督导方式进行改进: ——针对个别案例、典型案例、高危特殊案例主动寻求督导; ——针对骚扰电话、恶意电话、危机电话等主动寻求督导; ——针对特殊事件、特殊时期等共性案例提供督导; ——督导师就在记录或录音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导。

Specification for telepsycholog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CS
03.080.99
CCS
M749
发布
2020-10-20
实施
2020-10-26

规定了机动车检测站管理要求、服务要求、检测设备及检测场地设施要求、人员要求、评价与改进、分类管理等内容。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motor vehicle testing station

ICS
03.080.99
CCS
M749
发布
2020-08-31
实施
2020-09-07

环保管家工作程序、服务内容、服务保障、服务成果

Environmental butler service specification

ICS
13.020.01
CCS
M749
发布
2020-08-14
实施
2020-08-14

      本文件规定了品牌认证的术语和定义、认证机构的要求、申请认证组织的要求、认证活动实施要求、行业自律和信息沟通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第三方品牌认证工作。

Brand Certification Part 1: Basic Requirements

ICS
03.120.20
CCS
M749
发布
2020-07-09
实施
2020-07-10

       本文件规定了品牌认证的术语和定义、认证模式、认证等级、初次认证、认证决定、证书和标志及使用、获证后监督与再认证、认证证书的变更、认证公告、认证延伸服务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第三方品牌认证工作。

Brand Certification Part 2: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ICS
03.120.20
CCS
M749
发布
2020-07-09
实施
2020-07-10

1.给出指导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单位)工作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相关工作原则、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和工作监督等。 2.明确项目洽谈及确认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要求。 3.明确标准化良好行为相关知识与标准编写培训内容相关要求。 4.明确指导建立标准化工作机构步骤与要求。 5.明确指导建立标准化管理文件要求。 6.明确从标准体系设计、创建企业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及本企业标准化现状分析、编制标准体系明细表、编写标准体系编制说明、编制企业标准、编制标准汇总表和统计表、建立标准信息化系统、做好标准体系运行工作记录、完善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内容和要求。 7.明确指导开展自我评价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8.明确指导编写申报材料要求。 9.从申请第三方评价前后两个阶段明确了相应工作内容与要求。 10.明确协助第三方评价工作要求。 11.明确项目总结和改进要求及相关工作监督。

Standardized service work norms standardized good behavior creation

ICS
01.040.03
CCS
M749
发布
2020-06-30
实施
2020-07-02

本标准规定了饰品创作电子存证固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电子固证要求、电子固证认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企业标准联盟内企业的饰品创作证据存证固证。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jewellery creation evidence electronic evidence consolidation method 2020-

ICS
39.060
CCS
M749
发布
2020-05-15
实施
2020-05-28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4 技能等级划分 5 申报要求 5.1 基本要求 5.2 申报条件 5.3 考评内容 6 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要求 6.1 初级工 6.2 中级工 6.3 高级工 6.4 技师 6.5 高级技师 7 考评要求 7.1 考评方式 7.2 考评时间 7.3 考评人员要求及配比 7.4 考评场所与设备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参考分值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内装装配工考评试题范例

Occupational skills assessment standard assembly type interior decoration worker

ICS
03.120.10
CCS
M749
发布
2020-04-27
实施
2020-09-30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