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884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25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9

    流通于社会的文物标本与残器在民间文物艺术品购销领域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电商交易近些年随着的兴起,文物标本与残器流通交易的流程化标准化势不可挡。首先我们要避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不宜流通的标的物进入社会流通市场;其次我们要对适合流通的标本与残器进行质检鉴定,保障消费者权益,避免恶意售假行为的出现;第三社会上的“评级机构”、“鉴定中心”均没有成系统的评级标准和质检体系,标准化建设要从行业自律和行业建设角度出发进行指导。综上所述制定一套社会流通领域的文物标本与残器评级规范势在必行。

Socially circulating Cultural Relics Specimens and Incomplete Cultural Relics Evaluation criteria

ICS
03.120.10
CCS
R884
发布
2023-03-01
实施
2023-03-01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族谱的结构和编撰规则的总体规则和要求、族谱的结构与编撰内容,族谱的数字化与数据化要求、数据保密和安全机制。 本文件适用于全球华裔著录编撰数字化族谱、纸质族谱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加工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92.1  文献著录  第1部:总则 GB/T 3860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GB/T 7156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 GB/T 15418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 18030  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类别 3.1.1  中华族谱  Chinese genealogy 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联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族史和人物事件的历史文献的总称,其包含各姓氏全球华人的总谱,并以表谱形式,记载某一家族世系(3.2.7)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文献书籍。 3.1.2  谱牒  genealogical tree 记载某一宗族中主要成员世系(3.2.7)以及其事迹的档案,是以一定形式记载该宗族的历史,汇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旨要。

The structure and compiling rules of Chinese genealogy

ICS
01.140.20
CCS
R884
发布
2023-02-27
实施
2023-02-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标委等十部门印发《“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鼓励、引导和规范工商联所属商会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试行)》、全国工商联《全国工商联商会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团体标准。     为了规范艺术品(收藏品)销售企业业务员、导购员的销售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规避购销矛盾特此制定《艺术品(收藏品)销售企业导购接待规范》 (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艺术品(收藏品)销售企业规范销售从业人员的销售行为,倡导良好的购物环境。

Shopping guide reception business rules for art (collectibles) sales

ICS
03.080.20
CCS
R884
发布
2022-12-21
实施
2022-12-25

本标准规定了热贡唐卡质量信息追溯体系实现追溯的总体要求、通用要求、规划与设计、赋码和标识、查询方式、追溯信息采集与管理要求。

Regong Thangka quality information traceability specification

ICS
97.195
CCS
R884
发布
2022-08-15
实施
2022-08-17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    5  要求 5.1  外观 5.2  吸水率    6  实验方法 6.1  外观率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2  交收检验 7.3  型式检验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Longshan black pottery

ICS
01.110
CCS
R884
发布
2022-07-10
实施
2022-09-15

本文件提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资源类别、资源开发、开发模式、开发保护、持续改进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开发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

Gui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ICS
03.200
CCS
R884
发布
2022-05-20
实施
2022-05-20

本文件规定了古陶瓷鉴定的术语和定义,古陶瓷痕迹特征的形成、分类及其特征,古陶瓷司法鉴定的受理程序、检验步骤和方法,鉴定意见的种类、判断依据和鉴定意见的表述等。 本文件适用于古陶瓷的司法鉴定工作。

Specification for trace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ceramics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2-05-17
实施
2022-05-18

本文件规定了书画司法鉴定的术语和定义,书画痕迹特征的形成、分类及其特征,书画司法鉴定的受理程序、检验步骤和方法,鉴定意见的种类、判断依据和鉴定意见的表述等。 本文件适用于书画的司法鉴定工作。

Specification for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2-05-17
实施
2022-05-18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书画传统手工装裱与修复的形制与品式、工作条件、装裱操作、修复操作以及装裱和修复接收与交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书画的传统手工装裱与修复。碑帖、文献资料、古籍等装裱与修复可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712—2008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GB/T 22828 书画纸 GB/T 30238—2013 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室规范化建设与仪器装备基本要求 WW/T 0025—2010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WW/T 0026 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 WW/T 0027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manual mounting and restora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CS
97.195
CCS
R884
发布
2022-03-07
实施
2022-06-30

4培养方式 教练的培养形式以网络授课、实地培训、单独辅导、担任助教、名家工作坊等为核心。 4.1 教练培养师资 教练培养的师资由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练测评规范专家委员会安排聘请,以国内外不同支系的传统杨式太极拳名家、相关领域文化学者、运动康复师担任讲师。教练培养的课程设计是经专家委员会研讨修改并在实践基础上完善的一套课程体系。 4.2 教练培养体系 所学习的课程包含功、法、术、道四个维度和“行、站、坐、息、养”五门课程。“行”就是太极拳拳架、器械、推手等技术载体。“站”就是站桩,调摄身心,固本培元,集养生保健与增长功力于一体。“坐”就是静坐,让心安于当下,学会身心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息”就是呼吸训练,了解康复性呼吸训练的基本原则,通过了解呼吸的原理、作用和操作方法,能够借助呼吸改善健康、降低血压、提升睡眠质量、提高运动机能和平衡神经系统。“养”就是身心修养的提升,涉及太极拳文化理论、运动生理学、筋膜系统、中医养生、国学与太极拳、书法、茶文化、古琴、香道等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拓展。 该综合培养体系在过去五年的实践中,已经取得验证和良好社会反响,所培养的百余名太极拳传播者在上百个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公益教学活动,得到了一定的行业认同和社会认可。  教练培养的四个维度 5 教练分级体系  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练测评规范将教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通过学习、报考测评、实践教学等方式进行晋级。  5.1 初级教练培养 学习传统杨氏太极拳不低于3年时间,并系统学习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练测评规范所规定的初级教练学习课程内容并达标,即可申请报考测评,对申请人进行条件审核,条件审核通过后可以报考初级教练测评。 初级教练达标要求: 熟练并规范演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拳架。 掌握每一式的教学要点,表述和示范清晰到位。 掌握热身功法、基本功(力量、柔韧性及五种腿法)的教学要点。 掌握传统养生功八段锦的技术要点并能够教学。 掌握无极桩和撑抱桩的教学要点,并能够一次站桩坚持100分钟以上。 能够独立完成针对初学者和入门人群的教学任务,教授传统杨氏太极拳精简套路。 学习初级教练太极拳文化理论课并通过考试。 5.2中级教练培养 持有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练测评的初级教练证并继续完成中级教练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并达标,学习并规范演练传统杨式太极剑、太极刀。在初级教练阶段教授学员不低于100人次,或开展教学工作满2年以上,即可申请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级教练测评考核。条件审核通过后,可报考中级教练。 中级教练达标要求: 掌握传统杨式太极拳三十七个动作的攻防要点 能够熟练演练传统杨式太极剑、太极刀。 掌握脊柱康复调理功并能够示范教学 掌握太极尺的12种劲力练法 掌握中级桩功的至少5种桩姿要点,并能够示范教学。 掌握太极拳定步推手训练方法(定步单推手、定步揉肘、定步折叠、定步四正手) 学习中级教练文化理论课程并通过考试。  5.3 高级教练培养 持有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练测评的中级教练证并继续完成高级教练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在中级教练阶段教授学员不低于200人次,或开展教学工作满3年,即可申请报考高级教练。申请高级教练者需在传统杨式太极拳测评规范初级教练培训教学中进行实习任教,不低于2期。实习通过者,将对该申请人进行测评考核。 高级教练达标要求: 熟练掌握传统杨氏太极拳活步推手训练要点(活步四正手、套步四正手、活步大捋、推手套路等) 学习完太极木人桩课程并能够结合推手技法进行教学讲解。 能够掌握传统杨氏太极拳单式发力要点。 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创编杨氏太极拳精简或推手组合套路。 掌握静坐与呼吸的实操技术要点,利用所学帮助学员调理身心健康。 学习高级教练文化理论课程,对太极拳理论及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能够熟知和背诵。 6教练测评项目 套路演练、基础拳架讲解、基础桩功、文化理论、推手套路展示、器械演练、拳架劲法及体用讲解、桩功综合展示、功力技法展示、撰写论文并参与答辩、社会影响力评价等。 7 测评说明 7.1 测评说明 测评采用在线测评和实地测评两种方式相结合,因特殊原因不能开展实地测评时,以网络在线的方式进行测评。 统一命题、在线随机抽取试卷、开放式测评、统一颁发证书。 评测试题由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练测评专家委员会统一命题。参加测评的学员需备手机等电子设备。 评测随机抽取系统题库中的试题组成一套完整的试卷,每次随机抽取的试题内容不同。 注意:本测评需逐级报名参加,通过评测并取得证书后方可报名参加下一个更高级别的测评。 7.2测评方式及题型分类 太极拳文化理论在线测评,其它测评科目实地测评。太极拳文化理论和其他项目总分共计100分。 7.2.1分数占比及测评要求 7.2.1.1初级教练测评 初级测评总分共100分。文化理论20分,基础桩功20分,套路演练30分,基础拳架讲解30分。 (1)文化理论 文化理论考试为在线考评,时间为60分钟。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满分100分,占整体考评的20%。多项选择题少答减分,多答不得分。 桩功考核 规范分10分,时间分10分,站桩时长100分钟。 套路演练 演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精简套路,演练时间不超过6分钟。仪态5分,动作流畅5分,动作精准规范20分。 拳架讲解  考前从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招式中随机抽取其中一个进行讲解,讲解时间不超过8分钟。动作精准10分,语言表达10分,讲解要点10分。 7.2.1.2中级教练测评 中级测评总分共100分。文化理论20分,桩功示范与讲解20分,太极剑演练20分,太极刀演练20分、拳架劲法及体用讲解20分。 (1)文化理论 文化理论考试为在线考评,时间为60分钟。题型分为填空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满分100分,占整体考评的20%。多项选择题少答减分,多答不得分。 (2)桩功考核 桩功示范(不少于5种桩姿)10分,桩功讲解10分。 (3)太极剑考核 演练传统杨式太极剑完整套路,动作流畅5分,动作规范5分,剑法清晰5分,仪态神韵5分。 (4)太极刀考核  演练传统杨式太极刀完整套路,动作流畅5分,动作规范5分,刀法清晰5分,仪态神韵5分。 (5)拳架劲法及体用讲解 自选传统杨式太极拳种的几种招式结合劲法和体用进行示范讲解,讲解时间不超过8分钟。示范10分,讲解要点10分。 7.2.1.3高级教练测评 高级测评总分共100分。论文及答辩30分,推手套路展示 30分,功力技法展示20分,文化才艺展演10分,社会影响力评价10分。 论文及答辩 论文撰写15分。围绕太极拳文化理论、技法、健康养生、传播现状及社会热点等问题撰述论文,不低于5000字。要求内容原创、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论文答辩15分。测评委员会专家对教练撰著的论文进行现场或在线考评。 推手套路展示 两人一组进行传统杨式太极拳推手套路展示,根据推手训练内容自行编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步单推手、定步四正手、活步四正手、套步四正手、叠步或交叉步四正手、活步大捋、推手烂採花或推手试力等。套路编排15分,推手劲力15分。 功力技法展示 由教练在所学功力技法中自由选择1-2种功力技法,例如太极拳单式发力、太极棒或太极尺、太极大抢、或其它辅助、衍生的拳法功力组合进行展演,时间3-6分钟。 文化才艺展示 由教练自己选择一项擅长的文化才艺进行展示或讲解其与太极拳的关联性或心得体悟。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古琴、声乐、摄影、茶道、香道、插花、诗词、传统技艺等。 展示时间3-6分钟。 社会影响力评价 社会影响力评价主要依据为:举办公益教学的场次及数量、本人或学员取得的各类比赛的成绩,为传统杨式太极拳推广做出的贡献、学员及社会效果反馈等。学员以图文形式总结递交,图片10张以内,字数800字以内。 7.2.2测评费用 8 报名方式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Yang Style Taijiquan coaches

ICS
99
CCS
R884
发布
2022-01-29
实施
2022-01-30

3  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3.1.1  药捻灸条(柱)所用艾叶为存放三年以上的艾叶。 3.1.2  药捻灸条(柱)所用艾绒加工比(单位:克):叶绒比8:1~15:1,草绒比15:1~30:1。 3.1.3  药捻灸条(柱)中所添加的中药不得含有需要处方购买使用或国家严格管理限制的品种。 3.1.4  药捻灸条(柱)添加的中药成分重量百分比不得低于5%。 3.1.5  药捻灸条(柱)所采用的中药配方须经过长时间应用并得到大量人群良好效果验证。 3.1.6  加工用棉纸应符合 QB/T 3515的规定。 3.1.7  加工用粘合剂应选用糯米胶,其质量应同时符合JC/T 548、GB 18583的规定,严禁使用办公用胶水作为粘合剂。 3.2  感官要求 3.3  理化指标 3.4  卫生指标 3.5  净含量 单件定量包装产品的净含量与其标签标注的净含量之差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5号的规定,每批产品的平均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签标示量。 4  试验方法 4.1  感官要求 采用目测法观其形态、色泽,嗅其气味,查有无杂质:在点燃观其烟色烟火,嗅其烟气。 4.2   理化指标 4.2.1  燃烧热值 按GB/T14402规定方法进行。 4.2.2  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二氧化硫残留量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通则中对应规定的方法进行。 4.3  卫生指标 霉菌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2版)》中规定方法进行。 4.4  净含量 按JJF 1070的规定测定。 5  检验规则 5.1  组批 以同一产地、同一时间段加工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 5.2  取样 每批产品按3%随机抽样,每次抽样最少不少于10个最小销售包装,然后分成二等份密封,一份用于检验,一份留样。 5.3  检验分类 5.3.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感官要求、水分、标志等。每批产品须经生产单位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检验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 5.3.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每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定型时; b) 原料来源改变或设备更新时; c) 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5.4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以复检备用样品或以相同批次产品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复检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6.1  标志 产品销售包装应附有标签,标签应标明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质量等级、产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生产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用法与用量等。外包装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6.2  包装 产品包装材料应干净、卫生、整洁。其中用于直接包装产品的塑料袋应符合GB/T 4456的规定,外包装采用符合GB/T6543规定的瓦楞纸箱。 注:可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包装规格。 6.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 6.4  贮存 应存放在阴凉、干燥、清洁的库房中,严禁与有毒、易污染、易挥发的物品或其它杂物混放。库房中应有排风设施。堆垛时应垫木板或油毡,防潮。 6.5  保质期 产品在符合本标准规定条件下,在密封包装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产品保质期为5年。

Quality specification for medicinal twist moxibustion strip (column)

ICS
99
CCS
R884
发布
2022-01-24
实施
2022-01-25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文物艺术品要求、鉴定评估机构与人员、鉴定评估流程、鉴定报告编制要求、鉴定证书编制要求、追溯方法。

Appraisal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Cultural Relics and Artworks

ICS
97.195
CCS
R884
发布
2022-01-08
实施
2022-01-08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艺术品机构能力评价时,在机构、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管理体系方面的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for Cultural Relics and Works of Art Appraisal Units

ICS
97.195
CCS
R884
发布
2022-01-08
实施
2022-01-08

本文件规定了和田玉的定义、性质、结构、组成、品种、鉴定的基本要求及鉴定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和田玉的鉴定工作。

Standar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Nephrite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1-12-31
实施
2021-12-31

本文件规定了银圆鉴定的术语和定义、分类、鉴定的基本要求、鉴定方法、鉴定结论的表述、鉴定证书的基本内容等。 本文件适用于银圆鉴定工作。

Code for six-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Silver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1-12-31
实施
2021-12-31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艺术品鉴定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基本流程、保护措施以及奖惩措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司法鉴定机构中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建档工作,文书鉴定的建档工作可参照执行。

Standard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ppraisal Archives of Cultural Relics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1-12-31
实施
2021-12-31

本文件规定了硅化木的定义、性质、结构、组成、种类、鉴定的基本要求及鉴定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硅化木的鉴定工作。

Standards for Six-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Silicized Wood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1-12-31
实施
2021-12-31

本文件规定了古陶瓷包装箱的组成要素,制作流程及制作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由公路、铁路、航空等承运的古陶瓷运输包装。

Specification For Making Packaging Boxes For Ancient Ceramics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1-12-31
实施
2021-12-31

本文件规定了陶瓷样本、被鉴物拉曼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命名规范、采集方法、注意事项等。 本文件适用于陶瓷拉曼数据的采集工作。

Colle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aman Data of Ceramics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1-12-31
实施
2021-12-31

本文件规定了犀牛角鉴定的术语和定义、犀牛角的分类、六维鉴定方法、鉴定的必要条件、鉴定意见书基本内容等。 本文件适用于犀牛角的鉴定工作。

Standards for Six-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Rhinoceros horn

ICS
03.080.99
CCS
R884
发布
2021-12-31
实施
2021-12-3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