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20200903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09-03 09:30-12:00

主讲人:


内容简介

仿制药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群众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作为提升仿制药质量重要举措,对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推进国家供给侧改革、整体提升我国药品质量水平、提高公众健康福利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研讨会,分析测试百科网将邀请行业专家,同大家分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检测技术,希望能对行业内工作者带来帮助和启发。

【日程安排】

时间 报告人 单位名称 报告题目
9:30-10:00 黄仲义 教授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对一致性评价几点建议
10:00-10:30 赵志飞
安捷伦
安捷伦ICP-MS技术在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10:30-11:00 史卫忠
北京天坛医院
药品一致性评价、质量提升与临床应用
11:00-11:30 王畅
默克
默克supelco分析产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完整解决方案
11:30-12:00
李丽丽
普析
数字化实验室与智能应用系统

【报告简介】

安捷伦ICP-MS技术在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发布以后,元素杂质成为药品质量分析的新增项目;ICPMS方法因其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势,成为制药元素杂质分析的首选,安捷伦作为ICP-MS市场的引领者,结合实际案例分享ICP-MS在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元素杂质分析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默克supelco分析产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完整解决方案

默克旗下品牌 Supelco®包括众多分析产品,如高品质的溶剂、种类丰富的前处理产品、性价比超高的液相色谱柱、液相色谱柱,性能优异的薄层层析板和满足法规要求的标准品等,为制药行业客户提供药学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所需的最完整的分析耗材产品解决方案。

【赞助商】

QuEChERS结合串联质谱分析植物源性食品农药多残留

为了生活的安全和质量


 
主讲人介绍

史卫忠

史卫忠,信息药师,临床药学硕士 负责医院内药学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规范用药的合理性,监测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并向医院提供必要的药学信息支持。 负责北京市“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黄仲义

1936年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五十余年从事于医院药学与临床工作,现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科终身名誉主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办公室主任。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世界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主席,上海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药学会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药房》杂志主编,《中国药师》副主编,《长江流域医院用药分析系统》主编,以及其它多家杂志编委。五十余年来,在医院药学及临床药学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国内开展静脉配置中心及单剂量作业等新型调剂形式并创建无菌调剂新概念。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临床药代动力学有很深的造诣。90年代初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及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参与《临床药理学》教材的编著,并主编《中国非处方药选用指南》一书。从80年初至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1至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家庭用药》杂志的“黄药师锦囊”专栏作家。

王畅

负责默克Supelco品牌色谱耗材类产品的应用开发工作。十年药物分析及色谱类仪器分析方法开发工作经验,致力于为制药等行业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赵志飞

安捷伦北区原子光谱应用工程师,专注于ICP-MS和ICP-OES产品技术支持。有十几年地质、环境、材料、制药等领域的样品分析经验,熟悉土壤元素分析前处理技术和相关标准,擅长土壤中金属元素ICP-MS分析检测。

李丽

(1)教书育人
       作为主讲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合讲研究生课程《环境材料与技术》和《绿色能源材料导论》;将科研和教学工作相结合,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技术》(科学出版社2020.8)、《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与资源化再生技术》(科学出版社2021.6)。2007年被评为北京理工大学“师德标兵”,2018年被聘为北京理工大学求实书院“学育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先后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基金”、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北京理工大学“金发科技”奖学金、博士后基金、国家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等。
(2)科学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成果转化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课题。在Chem. Rev.、Chem. Soc. Rev.、Green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H指数5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16项获授权;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绿色二次电池及其新体系研究进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白皮书(人民出版社2019年)、《储能技术发展及路线图》(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0年)等多部;参编多项国标、行标及团标。担任多届中美国双边会议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分会主席、全国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暨固废资源化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组织委员会委员、工信部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培训讲师、工信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电池回收大讲堂讲师等;受邀在中国材料大会、中国化学会年会、美、全国电化学大会、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中美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研讨会、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技术大会、国际储能与创新联盟大会、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交流大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高峰论坛、固废资源化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等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共90余次。分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理工大学优秀人才计划、北京理工大学创新人才科技专项计划等。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3)学术兼职
       现任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固废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国家碱性蓄电池标准委员会委员、工信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行业技术专家、中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 PES中国区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能源局储能领域技术专家、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J. Hazard. Mater.、Environ. Sci. Technol.、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特约审稿人或仲裁人。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