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C端K缺失比例分析

抗体C端K缺失比例分析参数指标

参数指标我要纠错

抗体药物末端变异分为抗体N端和C端变异。N端常见的变异通常是由于N-末端信号序列的不完全加工,导致N-末端甲硫氨酸残基的未被除去,或因N-末端Glu和Gln残基部分或完全形成焦谷氨酸。 C末端的常见变异则是序列截短,例如单克隆抗体中重链的C末端Lys残基缺失,又称K缺失。蛋白质末端的这些变化可能随发酵条件和蛋白质纯化缓冲液的不同而发生。如,有报道发现,利用B细胞杂交瘤中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CHO细胞转染瘤后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其C-末端赖氨酸缺失比例有非常显著的变异。另一个案例是,当一个不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比较微小的调整后,C-端赖氨酸的比例也有很显著的变化。当然这只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案例。然而仍然,N-和C-末端测序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分析,并且在ICH Q6B生物技术产品测试程序指南中C端K缺失测定是强制性的。IEF,cIEF,离子交换色谱和LC-MS等方法常见于对于C-末端赖氨酸的变异。目前,将样品进行胰酶消化,再通过LC-MS对样品进行分析,是目前检测抗体C端K缺失比例比较成熟普遍的方式。

相关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