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玉,男,1955年7月生,黑龙江五常人,教授/博导、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桥口隆吉基金奖”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国际陶瓷联盟秘书长兼司库、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发明奖评委、全国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中国材料进展》、《机械工程材料》等刊物编委会顾问、《复合材料学报》等刊物副主编、《硅酸盐学报》等多种刊物编委。

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工程、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国防863和航天横向协作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创造性成果。深入系统研究并阐明了氧化锆基陶瓷无扩散型和扩散型c-t相变及t-m相变的过程机理和相变产物的组织结构;采用晶须韧化和相变韧化的协同复合韧化机制使氧化锆、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大幅度提高。研制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采用该系列陶瓷复合材料研制出杀手锏型号关键配套部件,以及某重点工程裙部测高天线窗盖板,以及多种防热部件型号配套关键产品和样件等,为推动陶瓷材料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和我国杀手锏武器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7 项;发表SCI、 El收录主要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韩杰才, 男,1966年3月生,四川巴中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防973首席、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某重大科技工程某专家组副组长、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领域专家,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材料科学与工艺》编辑委员会主任、《航空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Composites Part B》与《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

近年来,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针对不同航空航天飞行器系统对于热防护结构的需求,系统地开展了超高温热防护材料、红外光学晶体与薄膜材料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在非烧蚀型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轻质非烧蚀及超轻质烧蚀型防/隔热复合材料、大尺寸蓝宝石材料、金刚石与薄膜材料的设计思路-制备途径-评价方法-工程应用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提出了超高温热防护材料强韧化设计和实现方法,揭示了不同热/力/氧耦合环境下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长时间氧化机理,建立了极端环境条件下超高温热防护材料性能预报和失效抑制方法,典型热防护组件通过了长时间地面模拟环境试验和飞行演示验证试验考核,在多个型号中获得应用或具有应用潜力;发明了大尺寸蓝宝石晶体专用生长方法及生长装备、四面体非晶碳复合增透保护膜及制备工艺,用于多个工程型号的红外窗口,并实现了产业化。在Carbon、Compos Sci Tech、J Mat Chem、Acta Materilia等本领域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350篇,SCI他引3000余次,获得国家/国防授权专利8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

秉承“崇德广业、穷理致用”的团队文化,发扬“国防航天/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团队理念,倡导在学术梯队内以及不同梯队间学科交流,涉及了材料学、高分子化学、工程力学、机械等多个学科,并致力于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建立了一支以年轻学者为主、老/中/青相结合,具有较强合作精神和科研凝聚力的有机群体,加强了团队的人才储备,促进了团队文化建设。重视对学生的指导与培养,培养了一批在航空航天领域优秀的青年科研骨干以及研究生,多位毕业的研究生已成为国内本领域的领军人物或知名学者与专家。

 

    林尚扬,男,1932年3月生,院士,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四届秘书长兼IIW中国委员会主席,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先后完成25项重大课题,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共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2部,培养博士、博士后和硕士十多名。60年代主持研究成功4种屈服强度400~600MPa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埋弧焊及电渣焊焊丝,参与了大型氨合成塔和尿素合成塔等重大产品的焊接,现仍被列入焊丝国家标准;70年代发明水下局部排水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方法,曾参与十余项包括海上固定式和自升式钻井/采油平台等重要结构的水下焊接施工,目前仍是一种先进的水下湿法焊接技术;80年代发明了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方法,解决特厚钢结构焊接的质量与效率的矛盾,以及焊接自动化问题,现已有100台套装备在企业中应用,涵盖我国各大重型机械厂、化工机械厂和电站锅炉厂等,参与了60万千瓦电站锅炉汽包和重达2060吨的超大型加氢反应器等关键重大产品的焊接;90年代为企业完成多套机械化、自动化焊接专机和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研制任务;2000年以来主要从事激光焊接和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的研究,已经为企业用激光技术焊接了近20万个部件。荣获2009年国际焊接学会(IIW)Evgenij Paton奖,是我国首位获得该荣誉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