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蔡文彪:加速提升检验检疫质量管理核心能力

2017.10.30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质量摆到前所未有重要位置。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质量基础”。这既是我们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动员令,也是今后所有质量工作的方向指引。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果说质量提升是“瓷器活”,那么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相关各方都必须有自己的“金刚钻”。检验检疫部门肩负维护“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壮大民族品牌重任,必须加快探索质量提升工作模式的步伐,不断提升以外贸产品质量全面管理能力、国门安全精准监管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质量管理核心能力。

  提升外贸产品质量全面管理能力。我国检验监管制度形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印记。长期以来,产品质量管理方式倚重微观检验监管,缺乏对外贸产品质量全面管理。《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质量全面管理”。这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增强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对进出口商品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的能力。一是源头式管理。把质量基础设施覆盖到生产一线,把质量管理活动开展到生产一线,把质量第一意识贯彻到生产一线。通过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区域重点产品和产业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与企业等质量相关方合作研发管理等方式,从源头抓细抓实质量提升行动。二是扶优式管理。通过建设出口产品示范区、示范企业等树立行业标杆,带动产业和区域整体质量水平提升。三是去劣式管理。开展“清风行动”打击海外市场假冒伪劣行为,对进出口企业实施诚信管理,推动形成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四是指标式管理。建立健全以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竞争力指数以及质量损失率等为主要内容的进出口质量指标体系,并推动这些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服务外贸“优进优出”。同时加强质量宏观统计分析,定期评估分析我国出口商品质量状况及出口商品质量竞争力水平,比较研究国内外质量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为中国品牌建设当好参谋。

  提升国门安全精准监管能力。安全是质量最起码的要求。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日渐频繁,越来越多国外商品通过贸易、电商、邮包等形式进入国内。企业和群众希望检验检疫部门把好第一道关口,又希望能享受更加便利的通关服务。这要求检验检疫部门精准聚焦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以更加有效、科学的监管模式,提升执法有效性。一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动植物外来有害生物防御体系、进出口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国境卫生检疫风险监控体系,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有效降低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传出风险,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二是加大打击曝光力度,对涉及国门生态安全、消费者身体健康、国家外贸经济秩序的逃漏检、证书造假、进口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提高检验检疫执法有效性。三是优化进口商品检验监管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压缩通关时间,促进贸易便利化。

  提升制度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内容。《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质量管理部门改革创新往往收到制度创新一小步,企业发展一大步效果。

  重庆检验检疫局针对重庆保税出口加工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摩托车行业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升级的内生需求,创新制定针对多次进出境研发用强制性认证产品CCC免办监管措施,相关产品报检周期缩短80%,企业产品研发周期减少2-5个月。由此开发的量产新机型打印机等产品出口达432万余台、货值5.15亿美元。增强制度创新能力,需要检验检疫部门更多从地方发展需求、企业需求、群众需求角度思考,聚焦压缩通关时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等,优化工作流程、破除部门利益藩篱,在产业升级、区域开放、国际竞争等方面让政府、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质量获得感。

  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充分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个独门利器,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帮助企业产业提档升级。具体来说,就是积极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凝聚各方力量,指导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化解出口技术壁垒,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倒逼国内产品质量提升。引导行业龙头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建设、通报评议、对外谈判等手段参与制修订影响我国重点产业发展的国际标准,推动我国优势技术与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高应对全球技术标准竞争能力。加快推进新业态认证认可制度、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完善政府实验室支撑体系,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国门时报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