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临床医学!中国科研能力在日益强大

2018.7.26
头像

烘干机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9.9%。

1532588751310337.jpg

  其中临床医学类文章与美国等国家在科研影响力上仍有差距,但是近年来无论是发表数量还是发表质量都在持续增加,越来越多国外科学家开始寻找中国科学家一起合作。

  以国内临床肿瘤研究重点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为例,近年来,不仅学术成果发表的多,其高质量文章的产出也有明显增加。

  6月30日,我国首个肿瘤单病种大数据术语规范——CSCO《结直肠癌标准数据集》于广州结直肠癌高峰论坛暨第十九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上重磅发布。为结直肠癌临床研究与治疗的“探索、发展、融合”迈出新的一步。

  该数据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CSCO结直肠癌大数据中心(Big-data Alliance for Colorectal Cancer, BACC)专家委员会组织,联合医渡云共同建设,为推进中国结直肠癌进入大数据医疗时代,及后续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筑基。

  多方协作,是中山肿瘤临床学术突破的重要原因

  其实早在2018 CSCO《结直肠癌标准数据集》发表不久之前, 2018上半年,中山肿瘤刚刚于《柳叶刀》上发表关于鼻咽癌的最新研究进展,截至至7月,又陆续基于与医渡云共建的鼻咽癌专病库在BMC CANCER、Oral Oncology、Cancer Science上发表了共5篇鼻咽癌SCI论文,如此高产并且高水平的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成果,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日前接受采访时称述,大数据技术释放了医疗生产力!经过3年的努力,中山肿瘤医院携手医渡云,把原来堆积在医院的大量临床数据清洗、储存、分类,定义、归一、应用,建立数据集和标准化体系,预计在基于专病库,未来3年内陆续会有近百篇高水平文章发表。

  据生物谷编辑获知,目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在联合医渡云开展更多专病库的项目合作,在肺癌、结直肠癌等专病方向,基于现在的合作进展,已经有相关成果开始陆续产生。

  医疗大数据的核心在于应用,没有应用,再多的数据也无法产生价值,这就需要行业中不同主体的相互协同与推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在6月30日广州结直肠癌高峰论坛暨第十九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上发布《结直肠癌标准数据集》(2018版)时强调,“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引擎,针对结直肠癌的科研和临床发展也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目前全国已有25家三甲医院加入结直肠癌大数据中心(BACC)。

  以往,各医院采集的数据互不共享,尽管医院都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信息孤岛造成重复诊断、重复检查等医疗资源浪费,自2009年起,国家就投入大量资金解决信息孤岛难题。时至今日,各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仍是难题。虽然目前推动不同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贯通、共享存在一定难度,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说,这实际上不成为障碍。

  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非常广泛

  医生有没有为了绩效而多开药、多做检查?有了大数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行为一目了然。近日,上海市出台规定,规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执业行为,运用大数据监测等手段,对用药数量和金额等数据进行监测。借助大数据之手,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将无所遁形。

  上述案例只是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之一。事实上,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有了不少应用场景。在医疗体系、临床研发、诊断治疗、健康生活等诸多方面,大数据的作用愈发凸显。

  据医渡云联合创始人、CEO孙喆介绍,中山肿瘤医院与医渡云合作建立了肺癌、鼻咽癌、结直肠癌科研专病库,出发点是为了能够更“智慧”和“科学”的利用大数据手段,专病库相对于普通的课题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专病库是一个注册数据库,库内可以支撑多项研究课题项目,而非为单一项目专做。纵然有时候在项目启动初期,相比单一课题项目在数据质量、数据宽度及数据模型上具备不足,但通过产品上改进,能够使用更灵活方式实现专病库库内全生命周期数据到课题项目CRF维度数据转换的方式,使科研项目能快速启动。当然专病库生产始终离不开数据质量、宽度和数据模型的完备,这些内容随着时间会越来越契合更高标准的临床研究的要求。从去年11月中山肿瘤鼻咽癌专病库“临危受命”,对“柳叶刀文章发表”有着重要作用,再到今年最近又发表5篇国际期刊文章及后续接踵而来的10余篇文章,这些都是对专病库最好的印证,在国内,在短时间内具备这样的高产出、大样本量、多数据源、长时间观察和多评价标准的特性,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医疗大数据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力量”做出积极作用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已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学习,智慧的使用医疗数据,将大大加强中国的生命医学前进的速度。


生物谷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