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血凝仪的发展及应用

2018.8.16
头像

韩金龙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血凝仪的发展较生化分析仪为短,70年代凝血因子的活性检测方法问世,80年代发色底物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抗凝、纤溶的检测成为可能,近年来,血凝仪普遍安装了免疫比浊技术通道及软件,结果使血栓与止血的自动化检测日臻完善;同时由于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的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及精密度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及质量。

血凝仪的发展方向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样——进一步提高仪器的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如将自动离心机处理的标本通过传输装置运至全自动血凝仪;ID条形码识别装置识别样本,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对样品进行分配,由盖帽贯穿式进样机吸样后血凝仪自动进行检测,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并传输至指定场所;提高仪器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使检测结果更符合检测实际;逐步缩小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差异,增强检测结果的可比性,进一步完善检测的标准化;建立血凝检测的网络化,使同一患者在不同的医疗单位的检测结果可以交互使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担及疗效的判断;对于在中国销售的血凝仪,应促使生产厂实现人机操作界面的汉化,以利于血栓与止血检测的自动化的普及和提高。

目前国内使用的血凝仪主要为进口仪器。早期引进的血凝仪多是价格偏低、检测速度慢、测定项目较少的半自动仪器,且数目较少。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近5年来引进的仪器数目大大增加,主要以全自动的中档仪器为主。近两年来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医院购进了全自动的高档血凝仪,进步了国内使用血凝仪的档次。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