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离子交换色谱仪概述

2019.12.30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20世纪40年代初,离子交换色谱仪用于稀土元素和裂变产物的分离,对原子能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液相色谱仪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的出现,离子交换色谱仪获得了很大发展。

一、基本原理:

组分在离子交换色谱仪固定相上发生反复离子交换反应,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之间亲和力的大小与离子半径、电荷及存在形式等有关,亲和力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阳离子交换:R-SO3H + M+ = R-SO3M + H+

阴离子交换:R-NR4OH + Xˉ= R-NR4X + OHˉ

二、固定相:

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

三、流动相:

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酸性水溶液。

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碱性水溶液。

四、特点: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多组分同时测定和运行费用低等。

五、应用:

可用于离子化合物和可离解化合物的分离。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