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高呼中药万能 真是一种无知的快乐

2020.3.12
头像

梦幻般的艾克西利欧

Nothing is ture, Everything is permitted

  疫情下,在西医西药举足无措的形势下,中医药,在中医药人的努力下,在媒体舆论的烘托下,又一次充当了救世主。赞歌不绝于耳。

  每一次困难面前,也同样是一次机遇;对中医就是这样。03年非典,还有这次,客观的说,为中医药未来的发展,赢得了一丝喘息机会。注意,是喘息的机会,并不存在中医药伟大复兴,中医药迎来蓬勃发展这回事。

  在我身边,始终存在两种声音:

  一种是业内专业人员,普遍冷静,并不觉得有多兴奋,或更多的担心被捧杀,这些内心非常清楚中医药的现状;

  另一种是业内从业商人或爱好者,喜悦、兴奋、高呼中医药万岁,中药万能。这真是一种无知的快乐。

  我为什么并没有开心?

  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

  全国中医财政拨款,仅占6%,逐年下降趋势。

  全国中医院数量,仅占不到12%,并逐年下降趋势。

  全国中医师数量,仅占不到16%,而其中实际从事中医专业工作的,估计仅占一半。

  现存的中医师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1950-1990之间成长起来的50岁以上的非硕士博士学历的纯中医,当10-20年以后,这些人退出中医临床工作,同时新毕业的中医硕士博士大批量主要开展西医临床工作。

  未来的10-20年后,全国实际上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执业医师人数,恐怕不会超过5万人。

  看完中医,再看看中药

  中药工业总产值8千多亿,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1/4,感觉还不错。别急得高兴,可再看看。

  70%的中药处方,是西医师开的;对西医!

  中药发展最好的是注射剂,对,中药注射剂;中医界不认可的中药现代化怪胎。而另一边,传统中药临方炮制都消失了,消失了。

  面对这些数据,让人如何开心,都清醒点吧。

  裹足不前的中医,畸形的中医药现代化

  谈中医,必称5000年,以示其悠久历史。

  那么我们看看,5000年后的今天,指导临床的是哪些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

  《伤寒杂病论》东汉

  《金匮要略》宋代

  《神农本草经》汉代

  温病学相关明清时期

  近代,西方医学冲击下,客观的说中西汇通派尚有所成就,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大胆引用中西医理互相印证,并大胆并用中西药。可惜的是,到现代,被弃之如敝履。

  现代呢?除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经络方面有所成外,余者皆不足道。中医可以说在融入现代知识问题上,毫无建树。

  大体分为三类人:

  1、守旧派

  以古为尊,全面忽略现代医学进步的方面;以文献考证、整理古籍,言必称祖宗。(PS:并不是说文献考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不能只求考证,不问现代)

  2、投机派

  擅长以现代理论来套用中医,以此来证明中医的先进性、超前性。如提出中医黑箱理论、全息理论、稳态理论、层次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控制论、信心论、发病阈值理论等等。

  (PS:也不是说这些现代理论套用错了,中医思维体系某种层面上的确优于现代西方医学的短视局限性,但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套用是不够的,既然研究,那就深入点,深层次点,行不行?)

  3、现代派

  与守旧派想法,言必称西方,脱离中医理论,搞中医西化、中药西化。大有废医存药、废中药存植物药之大志向。

  该派是目前的学界主力,呃,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医学研究上,脱离临床,在实验室拿老鼠来求证(注:人为弄出的阴虚、阳虚等各型老鼠,来作为研究对象,我想问一句,这结果谁信呢);中药研究上,不断上高大上标准,谈成分,谈植物学,产业苦不堪言。

  还有一点,我一直想不明白,就是中医智能、中医信息化方面。阿法狗下围棋都那么牛逼了,中医作为一门典型的经验医学,遇上信息时代,理应结合下有所作为,为何至今没有突破?

  大数据、超量运算等助力下的中医,比个人要牛逼多少?

  比老中医能差在哪?

  但可惜的,至今仅出现个别机构,个别人员搞出的所谓智能中医诊断系统或机器,不够,投入与研究深度远远不够。

  中医怎么办?

  我不是专家,在此仅提一提个人的一些看法,不成熟,很笼统,望各位同仁多批评指正。

  1、守住临床阵地

  中医是临床实践型医学,脱离临床来搞研究,不管是医学理论研究,还是中药标准研究,都不足取。

  在一个,请研究人,研究生命;现代医学都已经从研究物质转到研究生命;中医就不要由原来研究生命的层次,退化到研究物质了。

  2、留住大众的心

  用现代语言描述谈中医,别让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成为大众了解学习中医的绊脚石。清理中医体系里面的玄学部分,别让大众因为玄学而给中医打上迷信的标签。

  中医界,放下姿态,与大众宣传、普及中医常识,打成一片。

  3、官方临床指南

  不要谈各流派,不要太谈个人经验;中医,谈开了实际上也就那样,以现代病为中心打造临床指南,或以证为中心打造都可以,特别是常见病,消除个人的随意性问题才是一门医学的关键。

  言必成,找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大群不老的中医都看不好病?大众信心何在。那还有什么生存土壤。不要在维持目前以某本专著为中心零散的指南了。

  4、智慧中医

  刚才说了,中医不要太谈个人经验,怎么才能不谈。

  把基础的,通用性,经验的东西,交给电脑,交给软件;不要再靠一个人的大脑去记忆,去辩证。

  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搞,只是真要搞好了,得大投入,小打小闹不行。阿法狗,能出来,背后投入可不少。我们能不能搞中医阿法狗。

  5、去伪存真,医疗保健分离

  大浪淘沙方为金,要敢于下狠手,中医体系里面,很多是伪的东西,不现实的东西,不科学的东西,要淘汰掉。

  把确切的明确有用的留下来,形成医疗体系,形成上面说的指南,一定是严格管理。

  剩下的,可能是个人经验的,地方性质的、不确定的,放权,下方到保健领域去,就是民间的,不纳入医学,不要管太多。

  6、让中医融入现代理论

  整体方向上,我觉得上文提到的投机派,出发点是没问题的。用现代的理论去解读,没问题。

  关键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套用,而应该真正的研究下去,这些就会构成了未来中医的基础理论部分。已经是弱势,还高傲的不屑于去理解现代理论,那就是死路一条。

  7、现代神农精神

  最后谈到用药问题,古有神农本草经,面对如此多的西药,中医界就不尝尝?现代神农在哪里?死抱着花花草草?为什么不延续当年的中西汇通理念,在中医指导下把西药纳进来?

  积弱难反的中医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不需要赞歌,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扎实的基础研究,实用的临床手段,让大众值得信赖,值得依靠。


蒲公英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