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消化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二)

2020.9.01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慢性胃溃疡的实验模型常选用大白鼠。可用热烙法或醋酸浸溃造成胃壁损伤形成溃疡。热烙法是在无菌剖腹后,以3mm粗的15W电烙铁加热至45℃左右,灼烙腺胃约5秒种后粘膜出现水肿,6小时后有明显出血。醋酸浸溃法可用10%或20%醋酸溶液0.05ml,用0.01ml刻度的结核菌素注射器利用26号皮内针头作胃壁粘膜注射或以棉签蘸100%醋酸溶液通过内径5mm的玻璃管涂敷胃浆膜面或剖开胃腔涂于粘膜面引起腐蚀性溃疡。

  2.肠病 肠梗阻实验模型常选用狗。在单纯结扎肠管24小时后,即可见梗阻以上肠段明显扩张。也可采取结扎肠系膜血管、人工造成肠套或肠扭转等方法复制。

  肠粘膜实验模型通常选用狗,不能选草食动物,因其阑尾无论在结构或机能上均与人的阑尾有较大差别。狗虽也差别,但狗的阑尾粗而长,容易处理。

  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可以选用大白鼠,通过免疫方法制备。一般是用同种或异种动物的结肠粘膜匀浆加Freund佐剂,给大白鼠足跖肉垫内注射,约10天后随着血清抗结肠粘膜抗体滴度的升高和便血,在盲肠与结肠出现溃疡性结肠炎变化。也可给兔结肠浆膜下反复多次注射卵白蛋白或向兔的上肠系膜动脉内注射内毒素均可造成溃疡性结肠炎变化。


  3.腹膜炎 细菌性腹膜炎是以生理盐水稀释肉汤培养的大肠杆菌液,制成1×108/ml菌量的悬液,给豚鼠腹腔注射可以规律性地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大都在24~48小时内死亡。若菌量小,毒力低,有进就不易造成实验性腹膜炎,用大鼠和小鼠做实验时尤其如此。

  4.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实验模型大都选用雄狗,且以体重在15公斤以上者为佳。较小的狗狗胰管细,雌狗脂肪多,均可影响手术操作。在无菌操作下,分离出主胰管。若在结扎主胰管的同时,饲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注射促胰激素使胰液分泌增加,可以诱发一过性的胰腺水肿,如果在结扎胰管的同时暂时阻断胰动脉或以有活性的胰蛋白酶作动脉内注射则可导致现血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实验模型常选用大白鼠或豚鼠,以含0.5%量的dl-乙硫氨酸饲料喂养动物1~2个月;或每日用该药250mg作腹腔注射,连续10天即可引起胰腺泡破坏和炎细胞浸润。也可选用大白鼠,用20%乙醇置于滴瓶中代替饮水,让动物自由吮吸,持续8个月以上,即可使胰腺细胞内出现脂肪滴,线粒体和胞浆呈退行性变。若饮用20~30个月则可出现腺泡萎缩、腺管上皮增殖,小叶内有散在结缔组织增生以及腺管内出现蛋白栓等变化。

  5.胆结石 使动物胆道发生感染,胆汁淤积,胆固醇代谢发生障碍等均可使动物胆道形成胆石。复制胆石模型的方法很多,食饵法,常选用叙利亚地鼠,体重60g左右,喂高糖、不含非饱和脂肪酸饲料(蔗糖74%、酪蛋白21%、食盐4.4%、胆碱0.1%、浓缩鱼肝油0.5%),每只地鼠5~9g/次,每天2次,14~21天胆囊内形成明显结石,22天后成石率高达100%。也有选用健康雌性豚鼠,饲鼠基础食料中加入酪蛋白1%、蔗糖1.5%、猪油1%、纤维素1%、胆酸0.02%、胆固醇0.05%的成石饲料,2个月后在90%的豚鼠胆囊中产生了以胆色素为主的结石,其成份和结构与人类的胆色素结石相似。

  感染成石法常选用健康成年家兔、大白鼠成狗。采用无菌手术,暴露家兔十二指肠,从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塑料管,由此管注入蛔虫卵或大肠杆菌,同时还可从此管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分析。注入蛔虫卵后7个月,胆囊内可形成结石。狭窄成石法常选用健康成年家兔、狗或猴,但家兔的诱发率高。无菌手术探明胆道及胆囊正常,用银夹适当地夹住兔胆囊颈部,以产生部分梗阻。结果6个月后家兔胆囊中有明显结石形成。

  切除迷走神经干成石法常选用成年狗或兔。采用无菌手术探明家兔胆道及胆囊正常,然后暴露胃、贲门及食管,将食管悬吊,暴露两侧迷走神经干,分离后从食管下端切除两侧迷走神经干各1.5~2cm,手术后4~5周有胆固醇结石形成。

  异物植入成石法常选用成年健康狗或兔。动物麻醉后,在无菌操作下暴露胆囊,在胆囊底部剪一小口,植入蛔虫碎片或人胆石、线结、橡皮等,用小圆针荷包缝合剪口,植入2~3月后胆囊内可见到多数黑色细砂,植入的异物可被墨绿色的胆石成份所包裹,若植入数个异物则有时可以被粘结成一个大的团块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