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

2021.3.2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如下:

(1)电解质:

抗原和抗体通常为蛋白质分子,等电点分别为pH 3~5和pH 5~6,在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表面均带负电荷,适当浓度的电解质会使他们失去一部分负电荷而相互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或沉淀现象。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常用0.85%的NaCL溶液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以提供适当浓度的电解质。

(2)温度:

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中进行,一般为15~40℃,通常最适为37℃。

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问的碰撞机会,加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加快可见反应的速度,若温度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

温度越低,结合速度越慢,但结合牢固,易于观察。某些特殊的抗原抗体反应,对反应温度有特殊要求,如冷凝集素在4℃左右与红细胞结合最好,20℃以上反而解离。

(3)酸碱度:

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酸碱度环境中进行,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抗体的理化性质,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酸碱度为pH 6~8。

此外,当pH达到或接近颗粒性抗原的等电点时,即使没有相应抗体存在时,也会引起抗原非特异性凝集即自凝,造成假阳性反应,严重影响试验的可靠性。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