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二磷酸盐在正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1.8.0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二磷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可以抑制骨细胞的活性,进而可以在正畸治疗中起到抑制支抗牙的移动等作用,现就二磷酸盐的性质、药物作用,以及在正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在口腔医学中,二磷酸盐药物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比如在牙周炎是定期给予二磷酸盐药物,可以很好的抑制牙槽骨吸收,在口腔种植术及脱落牙再植时可以有效的防止牙槽骨的再吸收,有利于种植体愈合和牙齿的稳固,但是在正畸治疗中,二磷酸盐药物的应用比较少见,大部分研究尚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在正畸相关的动物实验中,二磷酸盐药物已经被证明可以起到某些作用。

1、在正畸过程中对牙齿移动的影响

  在正畸治疗中,支抗牙的作用至关重要,医师们总是希望支抗牙的移动能最大程度的被控制;另外在临床上正畸后复发的预防方法是借助器械的机械力进行保持,这样的保持方法对患者来说比较不适而且保持期何能会很长,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经证实,应用二磷酸盐药物后,在相同的推力或拉力下,牙齿的移动程度会减小,这在临床上可以被用于控制支抗和预防正畸复发。

2、对牙根吸收的影响

  在正畸过程中,牙根吸收是非常常见的。有学者观察到,在牙齿受力的情况下,局部或全身应用二磷酸盐药物后,牙根吸收会被抑制。Alatli指出,在放置矫治器之前,通过单一注射全身应用的二磷酸盐药物的方法,可以使牙骨质发生改变,原来的无细胞牙骨质被新形成的非典型增生性牙骨质取代,后者可以有效的保护牙根避免被吸收。

3、对腭中缝的作用

  快速扩弓是正畸治疗中广泛使用的一项技术,目的是借助整形外科器械扩大腭中缝并重塑腭骨的形状,从而得到更大的空间。腭中缝在扩大的同时,骨胶原纤维拉伸并有新骨形成,当腭中缝扩张期结束,腭骨也完成了改建,包括部分骨的吸收和新骨的形成。扩弓完成后,一般需要佩戴保持器来防止复发。而二磷酸盐药物能抑制骨吸收,快速上颌扩弓后机械保持配合二磷酸盐药物注射,能减少扩弓的复发率,但注射二磷酸盐药物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剂量过大反而对矿化产生一定的障碍。

4、对下颌牵张成骨的作用

  Pampu等指出在牵引成骨术中同时全身如唑来磷酸可以缩短新生骨的成熟期,并且在骨缝周围新骨形成的速度会加快。二磷酸盐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力来削弱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从而导致骨密度增加和骨吸收减少。从实验性研究可以得知,局部或全身应用二磷酸盐药物,可以起到以下作用:抑制牙齿的移动,所以可能会有利于牙齿的固定;减少牙根吸收,防止正畸牙的损伤;减少正畸治疗中颌骨手术如快速扩弓术和牵张成骨术的复发率。

  但是就目前来说,关于二磷酸盐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还比较少,一是仅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尚未有人体的临床实验,二是缺乏有效的长期跟踪观察,正畸是使用二磷酸盐药物的长期效应和可能会出现的弊端尚未被发现,所以对于已取得的结论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参考的态度。对于Bps可能对人体造成的长期影响,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为了获得更可信的科学结论,我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验。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