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2021.8.0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传统方法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12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将其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6~72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7年;突出部位为L3/L4者9例,L4/L5者20例,L5/S1者31例。对照组60例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4~70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15d最长28年;突出部位为L3/L4者10例,L4/L5者20例,L5/S1者3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3)椎旁有压痛,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4)经CT、MRI扫描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腰椎结核或椎体压缩性骨折者;(2)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3)意识不清、精神病患者及妊娠期妇女;⑷年龄<24岁,或>75岁;⑶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入院后均接受传统治疗。令患者卧硬板床,使用腰围、腰椎牵引,推拿按摩,中药辨证施治,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滴。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孙氏正脊手法配合飞燕点水式和拱桥式腰背肌锻炼。入院第3日开始行孙氏正脊手法:患者俯卧,先用轻手法如揉法、按压法、滚法、叩击法、拍打法,在疼痛部位反复实施10min左右,使僵硬的肌肉放松,疼痛缓解,然后行重手法。①牵引按压法:患者俯卧两手反抓住床头,一助手在床头拉患者腋部,一助手拉住两踝,向两端拔伸牵引约10min,术者立患者一侧用拇指或手掌按压信旁压痛点,力度由轻变重。②俯卧扳腿法:术者一手按压腰部,另一手托住腿部,使该下肢尽量后伸,左右侧各做1次。③斜扳法:患者侧卧,卧侧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屈曲放于对侧小腿上,术者站立其面前,肘部弯曲,以肘部前臂上端置于患侧肩前方并向外推动,另一肘部上臂置于臀部向内扳动,同时用力推肩向后,骨盆向前,使脊柱发生旋转,此时可听到“咔哒”声,便不可追求弹响。④腰椎定位旋转法:患者单个棘突偏歪时采用此法。向右扳动时,患者坐于凳上,助手站于患者前方,两腿夹患者左腿,双手压住左侧大腿根部,以稳定患者,术者站立其侧后方,左手拇指抵住偏突之棘突,右手从患者腋下穿过,反扣患者颈项部,使患者腰部慢慢前屈,至左手拇指感受之下棘突欲动时,控制此前角度,反扣颈部令患者向右慢慢旋转,至脊柱扭转弹性限制位,感受到有阻抗时,右手继续右施,左手拇指向左侧推顶偏突棘突,作一突扳动,扩大旋转幅度35度,常可听到“咔哒”声响,左手拇指可感受到棘突有跳动感。向左扳动时方向相反。⑤抖法:患者俯卧,胸部垫以软枕,两手把住床头。术者立于足侧,双手握住踝部,在用力牵引的同时进行上下抖动,重复数次。重手法实施15min,然后再行轻手法5min左右。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方法:患者俯卧位,使腹部着床,四肢、头部抬起如飞燕一般。拱桥式腰背肌锻炼方法:五点支撑,仰卧在床上,用双肘、双足及头支撑身体,用力向上挺腹片刻,然后放下,重复数遍,以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每日早晚各1次。

    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方法  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6个月、1年随访复发情况,并分别在治疗前及各疗程结束后进行疼痛强度评分,采用《疼痛诊疗学》NRS评分标准,疼痛程度用O~10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在其中一个数作记号。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观察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度,腰部活动正常,能恢复原工作;好转:症状与体征大部分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改善,能恢复部分工作;无效:症状与体征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3.4 治疗结果(见表1)
 

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3.5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情况比较(见表2)
 

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3.6 两组治疗后6个月、1年复发率比较(见表3)
 

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自身的退变在劳累、扭伤或其他诱因下发病。该病好发于青壮年,起初症状是腰痛,病情加重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痛,严重者可伴下肢麻木、肌肉萎缩及大小便障碍。出现疼痛或放射痛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表现该神经支配区发生疼痛,次要原因髓核压迫脊神经根及周围组织造成局部充血、水肿的炎症反应和患者为了减轻腰痛症状而出现保护性姿势改变,致腰椎小关节紊乱,甚者并发椎体滑脱、旋转移位而使疼痛更为剧烈。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原则为:解除腰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消除炎性物质的刺激及加速纤维环的修复。流行病学中发现80%~90%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病情好转或治愈,因此,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基本疗法。孙氏正脊手法是我省名老中医孙达武主任医师在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所创立的治疗腰痛病的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及CT检查结果,从解剖学角度来判断患者病变部位,计对病变部位进行轻重手法结合,对突出的椎间盘及相关的小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多方位的局部调节,使椎间隙变宽和产生负压,可使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以减轻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改善局部血运,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通调气血、舒筋活络止痛的功效。配合采取腰背肌锻炼进行干预治疗,其中飞燕点水式和拱桥式腰背肌锻炼能调整和增强患者腰背肌力,使紊乱的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相当,但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组治疗后6个月、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NRS评分对比显示,孙氏正脊手法配合腰背肌锻炼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孙氏正脊手法针对病灶治疗,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病灶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反应,配合腰背肌锻炼法,恢复脊柱力学结构,调节肌肉张力。两种方法配合互补,因而疗效满意。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