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elisa的基本原理

2021.9.14
头像

超级艾蛋木啊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ELISA的原理: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进行检测时,样品中的受检物质(抗原或抗体)与固定的抗体或抗原结合。通过洗板除去非结合物,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此时,能固定下来的酶量与样品中被检物质的量相关。通过加入与酶反应的底物后显色,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样品中物质的含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灵敏度。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用于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

1.  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2.  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3.  酶作用的底物。

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性状及检测的具备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d1a20cf431adcbef0348b9d4a0af2edda2cc9fe0?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jpg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