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原因及防治

2021.11.24
头像

zhaoqisun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一、为什么关注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1、新国标有了要求,检测显示超标问题时有发生。

   新国标《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在微生物限量上,取消了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仅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同时增加了包装水产品中最常见的环境污染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指标。该菌标准限值为(n=5,c=0,m=0)。

   由于桶(瓶)装饮用水尤其是矿泉水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铜绿假单胞菌有可能会透过过滤装置进而粘附于管道、滤膜、贮水池及增压泵中并进行繁殖,而简单的反冲洗并不能将该菌彻底消除,即使常规的消毒技术,也难以彻底去除铜绿假单胞菌。新版国标发布后,就经常听到矿泉水、桶装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报道。2017年,东阳有两例监督抽检中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2、铜绿假单胞菌性状及危害

   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温度在25~42℃之间,在琼脂平板上能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产生绿色脓液。致病性的铜绿假单胞菌在42℃仍能生长,可与其他相关细菌区别,得到较高的阳性验证率。

   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紫外线不敏感,湿热55℃,1h才能被杀灭。

   由于其对营养要求不高,因此广泛存在于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人的致病作用明显增加,成为一系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尤其是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囊性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研究表明,天然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菌群的污染程度显著相关。研究证实,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内毒素等致病因子,是导致急性肠道病和皮肤炎症的完全致病菌。因具有天然耐性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它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慢性炎症,引发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急性感染的报道也日益增多。铜绿假单胞菌在水中增殖快,并且可能因大量饮水冲淡胃酸而逃避人体消化道防御屏障。

  二、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原因

  污染:

  1、地表水的沟通,水源井收到地表渗水污染。

  2、灌装线存在设计缺陷被反冲洗水污染。

  3、铜绿假单胞菌可粘附于管道、滤膜、储水槽和增压泵中繁殖,简单的反冲洗无法清除。

  4、生活 饮用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且以二次供水较为严重。

  5、大部分企业在活性炭过滤环节存在污染问题。

  6、生产灌装环境恶劣,操作人员卫生意识薄弱,造成外源性污染。

  7、利用回收的水桶、水桶消毒不彻底、水桶密封性不达标。

  三、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治

  1、加强水源管理

   对原水池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水源水在池中滞留的时间。

  2、加强生产控制

   定时反冲洗,生产制水必须一次灌装完成,剩余混合半产品水,下次罐装铅必须排掉,不得灌装。

   加大臭氧浓度,增加水汽接触面积,确保杀菌时间。确保罐中抽样浓度在0.4mg/L以上,作用时间大于5min,合理布置臭氧发生器臭氧出口管位置,布置搅拌或混合设备。臭氧浓度较高的成品水,异味较浓,需要放置24小时候方能出厂。强调水体处理时臭氧发生量的同时关注臭氧消毒可以产生消毒副产品溴酸盐。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产品包装方式有显著相关性。需强化清洗消毒工艺,尤其是对周转使用的18.9L大塑料桶内壁。建立桶体监测制度。采取筒体预消毒,延长消毒液消毒时间至灌装前10-15分钟,桶盖清洗后放置于紫外线灭菌柜进行二次灭菌。

   对生产车间的环境进行控制,进行紫外灯杀菌,高效空气过滤器净化。避免生产工艺后半段交叉污染,车间内十分潮湿,有利于微生物繁殖,一旦污染,极难根除。

   减少灌装机灌装口与接收筒间距离。

   建议上车运输时加装倾斜式传送方式检漏,及时筛选出密封性差的桶装水。

  3、加强人员卫生意识培训

   避免操作人员裸露手臂,未戴口罩,保证鞋靴消毒池消毒时间,不穿戴工作服随意串岗,从而避免导致的外源性污染。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