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腮腺嗜酸细胞腺瘤超声表现病例分析

2021.12.28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患者女,24岁,自诉半年前偶然触及右侧耳后肿物,自觉轻微刺痛,无发热、压痛等不适,1个月前自觉耳后肿物疼痛加重,外院MRI检查提示右侧腮腺占位性病变,考虑腮腺混合瘤。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本院就诊。

 

体格检查:右侧耳垂后下部可触及一约2.0 cm×1.5 cm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表面皮肤皮温稍高,无压痛、无面瘫等症状。超声检查:右耳下方腮腺内见一大小约3.0 cm×2.2 cm低回声,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内回声不均,边缘可见片状无回声区,部分无回声内充满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示低回声内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呈门型+边缘散在分布(图1)。

 1.png

超声提示:右侧腮腺内混合性结节,考虑炎性结节可能。后行面神经解剖术/腮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送检肿物由圆形、多边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排列呈梁索状、管状,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可见嗜伊红颗粒,核仁可见,偶见核分裂象(图2)。

 2.png

免疫组化:CK(+),P63(基底细胞+),Calponin(+/-),CgA(-),SYN(-),CD56(-),S-100(-),P53(-),Ki67(热点区5%+)。病理提示:(右腮腺)嗜酸细胞腺瘤。

 

讨论

 

嗜酸细胞腺瘤由富含线粒体的嗜酸性细胞组成,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占所有涎腺肿瘤的1.0%~2.2%。该病主要发生在腮腺,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腮腺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物,一般不侵犯面神经,偶可有间歇性疼痛,当肿物恶变时可增长迅速或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该病组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70岁以上人群的涎腺组织中存在高达80%的嗜酸细胞,故认为嗜酸性细胞的出现可能为老年现象。

 

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声像图提示肿瘤血供较丰富,考虑其发生可能与其胞浆内存在大量线粒体相关,而非退行性病变。腮腺嗜酸细胞腺瘤发病率较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需与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慢性腮腺炎等相鉴别。本例超声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的低回声肿物,内部回声不均匀伴边缘小囊变,与金煜芳和郑屹峰总结的CT表现相似,结合CDFI血流分布特点,说明超声亦有助于诊断嗜酸细胞腺瘤,最终确诊仍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

 

来源:赖美燕,过新民.腮腺嗜酸细胞腺瘤超声表现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0,22(05):348.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