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教育部官宣!这类人才,取消人才称号!

2021.12.29
头像

柔荑含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若在聘期流出,则取消称号和经费支持,更严厉的措施来了。

  12月27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教育部将支持西部高校设立“西部振兴人才岗”,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聘期之内如果流出西部,要取消相应的称号和经费支持等新政策。

  不久之前,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决定对出现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的39人给予撤销“昆仑英才”人才称号、追回科研项目经费、追回奖金、撤销荣誉称号等处理。

  其中,有24人被撤销称号的原因是“擅自变更工作单位”,涵盖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多个单位,时间上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

  无独有偶,大连市科学技术局也曾于上个月发布通知,公示了一则因项目承担人离职而终止的杰青项目,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过去,虽然也有学者被取消人才称号的情况,但多数是针对审核不达标或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惩罚。而“帽子”只和学者个人绑定,在某地获得人才称号之后,即使高薪挖走,人才称号通常不会取消,也不会被视为“科研失信”。

  如今,这一情况正在彻底改变。人才帽子越来越多地和工作单位形成“强绑定”,学者在聘期内离职或跳槽,更多地将被视为和学术不端一样严重的恶性行为。

  孔雀可以东南飞,但“帽子”要留下,新的社会共识正在形成。

  ▎人才计划,曾是“大功臣”

  中国人才计划的开端,始于90年代。

  当时国内各类高层次人才紧缺,科研工作者的薪酬待遇也相对较低,“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甚至成了一时的风气。

  “脑体倒挂”的普遍存在,既打击着国内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散落各国的海外人才回流,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90年代,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实行一系列人才资助计划。

  1994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推出我国首个海外科技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设立专项资金,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计划从国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而后,针对本土科技人才的资助项目也相继上马,如中组部的“万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青”项目等,国内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待遇也大大改善。

  2006 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设立人才计划成为了各省市地方、各高校落实决议的具体抓手,各类人才计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

  总体来看,我国的各类人才计划是卓有成效的。

  一方面,大量海外人才的回流,带回了我国建设急需的各方面丰富的科技前沿知识,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计划层层加码,也让本土科研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充分释放了我国的科研活力。

  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类人才计划在创设之初就与薪酬等待遇直接挂钩,因此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时至今日,各类人才计划所带来的“头衔”、“帽子”,其性质已经与我们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帽子”漫天飞,带来大问题

  根本而言,人才帽子的最大“原罪”,就是破坏了应有的学术生态。

  一方面,各级人才计划种类繁多,评价体系却过于单一。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造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小部分人虹吸了大量科研资源,项目和资金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

  有的人率先做出成果,便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一顶帽子接着一顶帽子,拿到手软;而有的人却一步慢步步慢,拿不到帽子,后续的项目和资金都是空谈,一直原地踏步,冷板凳坐穿。

  由于资源有限且过度集中在“大帽子”身上,能够匀给“青椒”们的份额更是少的可怜。

  刚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薪酬待遇普遍不容乐观,如若不能数着帽子找到一棵“大树”底下乘凉,便只能自求多福,跟在队伍后面拾点汤汤水水,慢慢打怪升级了。

  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称号与各级政府、高校的评价体系直接挂钩,“唯帽子论”大行其道,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好不好,只看大帽子多不多。

  因此,导致了很多单位人才引进只数“帽子”,进一步加剧了人才资源的无序市场流动。

  “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利民多年前的这声控诉,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年复一年的“挖人大战”,几乎掏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家底。不少原本尚有优势的学科,甚至不乏学科带头人领着整个团队流失走的情况,从此彻底一蹶不振。

  而挖人成功的高校也不一定是最终赢家,在“价高者得”的逻辑下,买家的胜利只是暂时的,永远都会有下一个出价更高的“金锄头”,站在墙角处虎视眈眈。

  这其中共同反应的根本问题是:一方面,高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分配管理制度,尚保留着许多相当原始的丛林法则;另一方面,中国科研界长期以来都缺乏一套完善的、符合科研发展规律的人才评价方式。如果放任“唯帽子”、“唯论文”的弊病进一步发展,“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很可能演变成为现实。

  这也是中国科技界亟需解决的燃眉之急。

  ▎扭转“唯帽子”论

  人才评价方面,近几年,国家已经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政策探索。

  2020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要求正确理解各类人才称号的内涵:人才项目是对人才阶段性成果的肯定,而非“永久牌”标签。

  《意见》强调,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与此同时,“代表作制度”和“同行评审”制度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用学术去评价学术,用学术去定义成果,以实绩“论英雄”,正在成为主流评价标准。

  2020年12月底,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在高校教师职称评选中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更注重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突出评价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同时,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

  而在这套评价体系之上,还将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分配管理制度。

  2021年初,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待遇,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并将优化完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坚决杜绝违规引进人才,未经人才计划主管部门同意,在支持周期内离开相关单位和岗位的,取消人才称号及相应支持。

  此外,各类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也正在更多的向青年科研工作者倾斜。

  


  今年8月份,科技部就明确表示,将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组织实施中,全面实施青年科学家项目,进一步扩大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范围和力度,给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

  中科院在“十四五”期间,各个研究所新聘的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原则上40岁以下的人员不低于50%,同时争取将院内50%以上的相关基础研究项目用于支持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

  广东、天津等多个省市也发文要求,在基础研究经费和待遇方面,强化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

  随着评价标准和分配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也将失去制度土壤。

  随着“破五唯”的持续深化、成效凸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逻辑正迎来全盘革新。一部分高校“帽子多,等于人才多;人才多,等于发展快”的旧有逻辑,也是时候变一变了。


青塔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