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病例分析

2022.1.0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2 岁。 因躯干与四肢红斑、鳞屑 1 个月于 2018 年 11 月 27 日就诊。 患者 1 个月前左大腿无明显 诱因出现 2 枚椭圆形水肿性红斑, 三四天后泛发至躯 干、四肢,伴轻度瘙痒。 在外院以抗组胺药等对症治疗 仍有新发皮疹。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发病前无用药 史,无非婚性接触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较密集环形或靶形水肿性红斑, 直径 0.5~1.5 cm,部分皮损中央见银白色鳞屑,其游离 缘向皮损中心,呈领圈状(图 1A~C)。 躯干部皮损长轴 与皮纹一致,呈圣诞树样排列。 掌、跖、黏膜未累及。 皮损(腹部)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局灶性角化过度 及角化不全,棘细胞内及细胞间轻度水肿,真皮乳头 水肿,真皮浅层及小血管周见淋巴、单核样细胞浸润 (图 2A、B)。 诊断: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 治疗:予中药煎剂多皮饮(地骨皮 10 g、香加皮 10 g、桑白皮 6 g、大腹皮 10 g、白鲜皮 10 g、牡丹皮 10g、 茯苓皮 10 g、冬瓜皮 10 g、扁豆衣 10 g、干姜 6 g)口服 每日 2 次,每次 200 mL,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服药 5 剂后皮疹开始消退,1 个月后皮疹基本消退,遗留色素 沉着,随访 2 个月未见复发。

 

2 讨 论

 

111捕获.PNG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自然 人群发病率约 0.68%,患者男女比例约 1 ∶ 1.43[1],好发 于 10~35 岁人群[2]。 本病一般 6~8 周可自愈。 本病多有典型母斑,即早期发生于躯干、颈部或 四肢近端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玫瑰色斑疹, 直径 2~10 cm,大小不一,边缘微高起,上覆细薄的糠秕状鳞屑。

 

1~2 周后躯干与四肢相继有成批子斑出现, 面积较母 斑小。皮损长轴与皮纹平行,在躯干部呈“圣诞树样”分 布。 典型红斑中央起皱有细碎的鳞屑,四周边缘上有一 层游离向内的卷烟纸样细薄鳞屑,呈领圈样,可伴有不 同程度瘙痒。 皮损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灶性角化不 全,棘层增厚,海绵形成;红细胞外渗,真皮浅层血管周 围淋巴细胞浸润。 玫瑰糠疹还可表现为不典型形态,如 好发于儿童头部和掌跖的广泛性水疱, 三五成群排列 成玫瑰花样;紫癜型,荨麻疹型,泛发性丘疹型,苔藓样 型,滤泡型,巨大斑块型,剥脱性皮炎型,反向型,肢端 型,单侧型,沿 Blaschko 线分布型等,多形红斑型玫瑰 糠疹也是罕见的亚型。 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最早在 1987 年由 Friedman 报告[3]。 文献回顾 15 例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显示该 亚型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好发于青少年,其中 13 例 年龄<24 岁。 皮损表现除典型玫瑰糠疹的母斑、子斑、 长轴沿皮纹分布、在躯干部呈“圣诞树样”特点外,部 分皮损呈水肿性红斑甚至有靶形、虹膜状损害,类似于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形成,分布在躯干、四肢、面颈 部,多数伴有一定程度的瘙痒,组织病理学与玫瑰糠疹 类似,缺乏特殊性,但可出现真皮乳头层水肿,无表皮 内角质形成细胞坏死,与多形红斑有别。 此外,我们发 现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病程约 2~6 周,较经典玫瑰糠 疹短。 治疗上予口服抗组胺药、抗病毒药,外用糖皮质 激素制剂或润肤剂等。 本病需与多形红斑、二期梅毒疹、药疹、副银屑病、 寻常性银屑病、Sweet 综合征等相鉴别。本例患者皮疹泛 发躯干和四肢且不累及黏膜,组织病理上无多形红斑的 特征性表现,与多形红斑明显不同。患者无非婚性接触 史,且组织病理改变不符合梅毒。 发病前无用药史,故不 考虑药疹。 病程较短,随访 2 个月未复发,不同于副银屑 病皮损长期存在。 寻常性银屑病临床多有多层银白色鳞 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组织病理表现为融合性角化 不全、颗粒层变薄或消失,Munro 微脓肿、银屑病样增 生,真皮乳头上抬,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有明 显淋巴细胞等浸润,与本病不难鉴别。 Sweet 病又称急 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其皮损为有疼痛或触痛的红色斑 块或结节,组织病理显示真皮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 润,可兹鉴别。 玫瑰糠疹的病因不明,可能与人疱疹病毒(HHV) 6 和 HHV7 感染有关[4]。 多形红斑最常见的病因是单 纯疱疹病毒(HSV)1 和 HSV2 感染[5-6]。 本病临床特征 有玫瑰糠疹和多形红斑特点,推测可能与某种病毒感 染有关,有待于更多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