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迟发性小脑出血病例分析-2

2022.1.0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4治疗效果及预后

 

侧脑室引流术后第1d,复查颅脑CT示:左侧小脑血肿增大,引流管位于左侧脑室额角,左侧脑室积血(图3A-C)。患者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3mm,右侧2.5mm),光反射迟钝,刺痛肢体能屈曲躲避,巴氏征阳性。经积极治疗,术后第10d患者病情好转,意识障碍减轻,刺痛可睁眼,出现肢体不自主活动;复查CT示小脑血肿部分吸收,四脑室受压明显缓解,侧脑室缩小(图3D、E)。

 1608508255698790.png

MVD术后第19d,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呼唤睁眼,有遵嘱动作;复查颅脑CT:血肿完全吸收(图4A、B)。术后第49d,患者恢复正常,意识清楚,言语、记忆力、计算力及定向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3mm),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复查CT示,左侧小脑出血区呈低密度灶,四脑室、侧脑室形态正常(图4C、D)。痊愈出院。

 1608508273631665.png

2.讨论

 

面肌痉挛是一种由同侧面神经支配的肌肉间歇、不自主、不规则、单侧、强直或阵挛性收缩引起的运动障碍。典型综合征开始发病多起于上、下眼睑,逐渐缓慢向面颊扩展至一侧面部所有肌肉,重者可累及颈部肌肉。抽搐发作有间歇期。非典型面肌痉挛,比较罕见,其抽搐开始于颊肌和口轮匝肌,并向上延伸到眼轮匝肌。

 

面肌痉挛的患病率约为7~15/10万人,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属于脑神经疾病之一。Campbell和Keedy于1947年首次报道了面肌痉挛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1962年,Gardner提出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目前,MVD是治疗面肌痉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被认为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金标准。MVD并不是特别复杂的操作,但需在锁孔入路中处理脑干附近关键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仍有MVD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枕部感觉异常、面瘫、听力障碍、脑脊液漏、切口问题及感染等。

 

MVD术后致命性的并发症为颅内出血,死亡率约0.1%;MVD并发颅内出血的病例报道不多,主要为术区出血及远隔部位的硬膜外、硬膜下出血。Charles等分析了22例面肌痉挛MVD手术患者,1例死亡患者是由于术后立即发生的急性高血压危象引起的小脑血肿。Hanakita等回顾性分析了239例面肌痉挛MV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患者术后并发额颞硬膜下血肿,考虑为快速、大量释放脑脊液导致幕上结构移位,撕裂桥静脉而形成硬膜下血肿;1例患者并发小脑内血肿合并急性脑积水,分析可能原因为过度牵拉小脑、静脉回流受阻及术中血压剧烈波动导致小脑血肿形成;1例患者并发多发脑内血肿、颅内积气合并DIC,原因难以解释。

 

Kalkanis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1996—2000年行MVD手术的1326例三叉神经痛、237例面肌痉挛和2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总的MVD术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0.5%。该研究认为,出血与小脑牵拉收缩、小脑血管闭塞或扭结有关,强调通过适当的暴露和从基底池引流脑脊液来避免过多牵拉小脑,避免血管损伤或扭结是基本原则。但其未能单独分析面肌痉挛MVD术后发生出血的情况。Li等回顾分析了685例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MVD手术患者,其中3例患者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

 

1例70岁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第3d出现术区桥小脑角区域出血,急诊行血肿清除及侧脑室外引流术,但患者仍于3个月后死亡;1例60岁左侧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第14d出现左侧桥脑小脑角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47岁合并高血压的右侧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第2d出现左侧颞顶叶出血,急诊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术后2周出院,但遗留轻度失语。

 

Lee等回顾性分析了2040例面肌痉挛MVD手术患者,2例患者术后发生幕上硬膜下出血。分析原因为:(1)MVD术中需释放脑脊液从而减轻小脑牵拉,但过量释放脑脊液致脑组织移位并撕裂桥静脉,从而引发出血;(2)术中过度牵拉小脑导致小脑挫伤,或者电凝绒球小叶和侧隐窝脉络丛,亦可能导致出血,术后血压升高可引起静脉出血而导致迟发性血肿;(3)MVD手术通常采用侧卧位,颈部屈曲,头部转向对侧。而过度旋转或屈曲颈部可致对侧颈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小脑或大脑半球静脉出血性梗死。而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出血几率会增加。

 

Lei等回顾性分析了3777例面肌痉挛MVD手术患者,术后5例患者出现小脑出血,4例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2017年,Zhao等分析1548例面肌痉挛MVD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手术区远隔部位-顶枕部),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小脑出血(未提供相关资料);硬膜外血肿患者经保守观察治疗,20d后硬膜外血肿逐渐吸收。作者认为除了脑脊液过度释放增加了术后桥静脉撕裂的风险,肌肉未严密止血而发生的渗血是另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左侧面肌痉挛,术前检查无异常,术中顺利,术后患者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但术后第2d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复查CT示小脑出血并脑积水,急诊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患者昏迷2周,1个多月后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意识清楚,智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同入院前。

 

复习相关文献,面肌痉挛MVD术后发生迟发性小脑出血的报道不多见,为此本研究回顾分析1例典型面肌痉挛MVD术后迟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分析原因如下:(1)责任血管为迂曲的椎动脉,位置较深,术中暴露面神经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相对困难,小脑受牵拉损伤程度严重,增加了小脑出血几率。术中为良好暴露REZ,颈部扭曲旋转程度增加,静脉回流受阻,小脑血管系统内压增加出现压力性损伤,亦可增加了术后小脑出血的风险。(2)术前MRI示患者存在多发脑缺血灶,此外患者还有长期吸烟史,虽然患者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但入院时的血压舒张压高于90mmHg,结合患者家族史,可能存在脑血管病变;行脑室外引流术,穿刺额角非常顺利,但术后发现置管区域脑实质及脑室内积血,提示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可能性非常大。面肌痉挛并不会危及生命,MVD也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手术,但手术操作在脑干最为关键的区域,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其中,术后出血就是MVD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24h内。

 

本例患者为迟发性小脑出血,临床并不多见;结合患者及文献报道的资料,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及处理措施。

 

(1)详细查体及分析术前检查资料。患者体型胖瘦、颈部长短及后颅窝容积大小都会影响手术中的操作,术前要仔细查体。术前MRI检查所示的面听神经与责任血管间的关系、走向、位置及具体形态,对手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需要认真分析。本例患者的压迫血管为椎动脉,走形迂曲,术前可通过影像学检查预判手术路径,术中可能出现情况及处理措施。

 

(2)术中要合理摆放体位,切口长度要充分,骨窗大小要合适,脑脊液释放要缓慢;对于术前判断REZ暴露困难者,术中可应用甘露醇、预置腰大池等措施;尽可能少牵拉或不牵拉小脑组织,若需牵拉小脑组织,可于前拉小脑表面置于明胶海绵,脑压板叶片上可用无菌手套指套保护,尽可能减少牵拉损伤。

 

(3)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对意识恢复延迟、突然烦躁、出现头痛及血压不稳定者要高度警惕。怀疑有颅高压者,立即行颅脑CT检查,明确颅内有无出血、脑积水等。

 

(4)一旦明确出血,尤其是小脑出血合并脑积水,有脑疝征象者,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为血肿清除及侧脑室外引流术,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本例患者术后迟发小脑出血合并脑积水,因家属考虑到再次开颅风险大,遂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但术后患者的意识未立即恢复,2周后血肿逐渐吸收,脑积水症状缓解后,患者逐渐清醒,病情好转。

 

总之,MVD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详尽的病史采集、细致的系统查体、全面的术前资料分析、灵活而谨慎的手术操作(体位、开颅、入路和缝合等每个步骤都不能忽视)、术后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是避免或减少MVD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一旦出现小脑出血等致死性并发症,若有脑疝风险,须尽早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