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上腹痛伴恶心、腹泻3d病例分析

2022.4.0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主因上腹痛伴恶心、腹泻3d入院。患者缘于3d前进凉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间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伴腹泻,黄色稀水样便10余次/d,无脓血,无呕血、黑便,无发热,门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


既往体健。入院体检:体温:366.3℃,脉搏:68次/min,血压:100/60 mmHg(l mmHg=0.133 kPa),腹软,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余未见阳性体征。


入院诊断:急性胃肠炎。


入院后化验血常规、血凝、电解质、血脂、肝功、肾功、血糖、粪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经抑酸(奥美拉唑)、抗感染(左氧氟沙星)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第3天精神、饮食恢复正常,上述症状完全缓解,未诉特殊不适。因患者要求体检,先后化验CA19-9、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亚基未见异常。


腹部超声:肝内小囊肿(直径约1.2cm)、左肾小囊肿(直径约1.4cm)。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胃镜示:食管:距门齿16cm食管入口处见2处黏膜下隆起,相连成哑铃状,最大约0.5cm×0.5cm,表面光滑,未见静脉曲张(图1);胃窦:黏膜粗糙,散在结节状隆起,顶部充血,可见黏膜下血管网;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粗糙,前壁见一黏膜隆起,大小约0.4cm×O.4cm,表面光滑。拟诊:①食管上段多发黏膜下肿物性质待查;②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③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1649128100382945.jpg


超声胃镜(图2)提示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为黏膜肌层来源低回声。结肠镜:横结肠以下见多处黏膜隆起,最大约0.4×0.4cm,表面光滑。拟诊:大肠多发息肉。


1649128100630530.jpg


病理结果示:“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十二指肠球部”符合胃黏膜异位,呈息肉样改变,“直肠”符合黏膜脱垂性息肉。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对食管黏膜肌层来源肿物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图3)、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肠化APC、十二指肠球部息肉APC、大肠多发息肉套扎+APC治疗术。


1649128101860366.jpg


术后病理(图4):食管距门齿16cm处食管囊肿,考虑为包涵囊肿。术后给予禁食5d,抑酸(奥美拉唑)、抗感染(左氧氟沙星3d)、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后患者未诉特殊不适,于术后第10天出院。


1649128101572920.jpg


讨论


本例食管黏膜下肿物经EMR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食管黏膜下可见囊性肿物,囊壁内衬鳞状上皮,细胞分化尚好,考虑为包涵囊肿。查阅近10年中文文献,除胃包涵囊肿1例报道外,未见其他消化道包涵囊肿相关文献。该文献提到包涵囊肿的壁内可衬一种或几种上皮,呈单房性,内壁平滑,发生部位消化道中以食管下段为多见,而本例病变位于食管上段。亦有文献报道女性腹腔内包涵囊肿不具有恶变倾向,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高,但对于消化道包涵囊肿,目前国内外报道尚少见,是否有恶变倾向及术后高复发率尚不明确。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