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尿量异常的症状起因

2022.6.14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一)多尿

  1、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1)尿崩症

  因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肾小管再吸收功能下降而引起多尿。

  (2)糖尿病

  因血糖过高尿中有大量糖排出,可引起溶质性利尿;由于血糖升高,机体为了代偿增加饮水量,以便稀释血液也是引起多尿的原因。

  (3)钾缺乏

  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由于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患者表现狂渴多饮(每日饮水量在4升以上)。多尿失水,随着尿量增加,尿中丢失钾增加而引起顽固性低钾血症。尿量增加尿相对密度低于1.006以下。继发于各种原因长期的低血钾,可引起肾小管空泡变性甚至肾小管坏死,称失钾性肾炎,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大量钾从尿中丢失,患者表现烦渴多尿,实验室检查除低血钾外肾小管功能受损是其特点。

  (4)高钙血症

  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时或多发性骨髓瘤时,血钙升高损害肾小管,使其再吸收功能下降表现多尿;亦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使肾小管功能进一步受损加重病情。

  2、肾脏疾病

  引起的多尿见于慢性肾衰竭的早期,此时以夜尿量增加为其特点。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或非少尿型的急性肾衰竭都可表现多尿,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的表现。各型肾小管性酸中毒一般都存在多尿。I型肾小管酸中毒亦称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泌氢泌氨功能障碍,表现顽固的代谢性酸中毒,碱性尿,尿的pH值一般在6以上,高氯血症,低血钾、低血钠、低钙血症。Ⅱ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回吸收碳酸氢钠障碍而表现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近端肾小管不能完全回吸收糖,因而尿糖排泄增加呈肾性糖尿是其特点。Ⅲ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近端远端肾小管同时受损,其临床特点具备I型Ⅱ型两者特点。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缺乏醛固酮或远端肾小管对醛固酮不敏感、反应低下引起多尿,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是其特点。各型肾小管酸中毒的共性是:烦渴多尿,代谢性酸中毒,碱性尿,尿的pH值在6以上,Ⅱ型Ⅲ型可出现肾性糖尿,Ⅳ型表现高血钾。

  3、溶质型多尿

  因治疗原因需用甘露醇,山梨醇,高张糖可表现多尿,若同时应用利尿药物则多尿更显著。

  4、其他

  大量饮水、饮茶、进食过咸或过量食糖亦可多尿。

  (二)少尿、无尿

  1、肾前性少尿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称肾前性少尿、无尿。

  (1)血容量不足

  开始为功能性少尿无尿,一旦补足血容量立即恢复尿量;若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可引起器质性肾脏损害。急性肾衰竭,表现少尿、无尿,见于严重脱水,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

  (2)休克

  各种原因的休克使肾脏灌注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不足,见于过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3)心搏出量减少

  此时肾脏供血量显著下降,见于左心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等。

  (4)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晚期,严重腹水,肾脏严重灌注不足表现少尿、无尿,一旦肝硬化腹水得到缓解肾脏可随之恢复,尿量增加。肝肾综合征时,肾脏的病理检查正常。

  2、肾性少尿无尿

  (1)肾实质性损害

  无论是原发肾小球肾炎还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肌炎等,均可引起肾实质损害甚至肾功能损害或衰竭,引起少尿无尿。慢性肾衰竭晚期肾脏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可显著减少甚至无尿;急性肾衰竭少尿无尿期,表现少尿无尿。

  (2)肾间质性疾患

  最常见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药物、利福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引起肾间质损害。也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晚期肾功能损害。急性肾盂肾炎见于肾乳头坏死。重金属盐类中毒见于汞、铅、砷、金等中毒。

  (3)肾血管性疾患

  肾皮质血管痉挛或栓塞,肾供血减少引起少尿无尿,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

  3、肾后性少尿无尿

  常见于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1]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