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埃立克体病的历史及病因学

2022.9.14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历史

  埃立克体病是1986年在美国阿肯色州发现的一种新的立克次体病,1991年从患者 血液中分离出病原体,命名为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feeusis)与犬埃立克体的生物学特性非常相似,血清学与犬埃立克体有很强的交叉反应,16sr RNA基因序列与犬埃立克体序列关系密切,同源性达98.2%。病原体主要侵犯人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此病流行于美国中、西部。一次调查发现我国云南军犬及人群中抗查菲埃立克体抗体阳性率可达5%~6%,提示我国可能也有埃立克体自然感染存在。本病临床表现类似于斑点热组立克次体病,有发热、头痛、皮疹等。诊断需依靠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治疗同其它立克次体病。预后良好。

  病因学

  埃立克体目前已发现10余种。这种革兰阴性多型微生物的发育过程经历原体、初体和桑葚期。可以在原始单核细胞培养基或连续细胞层上培养,不能在鸡胚或不含细胞的培养基内生长。

  埃立克体经 蜱叮咬进入人体,通过血循环和 淋巴管扩散,侵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细胞,使肾、脑膜、脾等实质 器官的 血管周围形成由浆细胞组成的血管套,从而引起全身器官病变。本病可能是一种免疫病理性疾病,犬的淋巴结受侵袭后,释放一种细胞表面活性因子,可攻击自身单核细胞;病犬血清可以在体外抑制血小板游走,因此血小板减少也与单核细胞毒作用有关。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