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主动脉弓缩窄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

2022.11.21
头像

coco5517

认真做好每一件喜欢的事,把每一件要做的事都变成喜欢并认真去做的事

  主动脉缩窄是指在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区域的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的形成机制,大多认为与胎儿期主动脉血流异常分布有关。在胚胎发育期,任何使主动脉峡部血流减少的心血管畸形均易发生主动脉缩窄。因此本病常见合并症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特别是连接不良型)、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二瓣畸形占25%~40%)、二尖瓣狭窄、房室隔缺损等。但很少见右向左分流的合并畸形。

  主动脉缩窄的范围通常比较局限,狭窄程度不一。病理改变为主动脉管壁里局限而均匀狭窄。动脉壁中层变形,内膜增厚,部分膜状或纤维嵴状向腔内凸出。缩窄段的内径一般在2~5mm之间,也有缩窄仅能通过探针者。缩窄处由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的牵拉而向内侧移位,导管对侧可略有凹陷。

  主动脉缩窄的病理分类尚不统一,临床上通常根据狭窄发生部位分为导管前型(婴儿型)及导管后或近导管型(成人型)。导管前型病人动脉导管呈开放状态,缩窄范围较广泛,可累及主动脉弓部,侧支血管不丰富,并常合并其它心内畸形,此型症状出现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导管后或近导管型病人动脉导管大多已闭合,缩窄范围也较局限,侧支血管丰富,很少合并心内畸形,多见年龄较大儿童或成人。主动脉缩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是狭窄近心端血压增高,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出现左心室肥大、劳损,从而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出现动脉硬化。缩窄远端血管血流减少,视缩窄程度不同造成病理改变不一。严重的患儿可出现下半身及肾脏血供减少,造成低氧、尿少、酸中毒。有些婴幼儿下肢血流部分依赖肺动脉供应,故下肢血的氧饱和度可低于上肢。随着侧支循环形成,使得缩窄的近心端血流与缩窄远瑞的动脉相交通。Moulton认为主动脉缩窄患儿出生后3~6个月侧支血管已建立。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