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

2022.11.25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流行病学

  人类是惟一的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带菌者对周围人群的危险性大于病人。在非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不到5%,但有资料认为人群带菌率可高达5%~15%。在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可达50%~100%。在年青人集中的人群中如军队、学校等处,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极易引起流行。脑膜炎奈瑟菌所致呼吸系疾病是在本世纪初被认识的,尤其是在1918~1919年流感流行期间,脑膜炎奈瑟菌是重要的呼吸道病原菌。此后,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肺炎很少有报道。直至70年代,随着细菌检测技术的进步,有关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报道才不断增多,如Y型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曾在某军事基地有过暴发流行。据统计资料分析,过去10余年中,在普通人群及医院内人群中,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血清型为Y型和W-I35型,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更具有易感性。

  病理生理

  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反应是复杂的。新生儿体内的杀菌抗体在出生6个月后消失;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无论是患严重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还是亚临床感染,或上呼吸道有非致病的脑膜炎奈瑟菌共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杀菌抗体。杀菌抗体在补体C促进下可免疫溶解致病菌。缺乏针对某种特异性血清型的杀菌或荚膜抗体的个体,易于发生该种血清型细菌的寄殖和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保护性抗体后,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可能性。脑膜炎奈瑟菌侵入人体后,如人体免疫力强,则可迅速将病原菌杀灭,或成为带菌状态;若体内缺乏对该血清型的免疫力或细菌毒力较强,则病原菌在后鼻咽部定居并经上呼吸道侵入邻近组织而引起感染。下呼吸道通过吸入带菌飞沫颗粒而受侵犯,而且多在先有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分泌过旺、黏膜损伤、微生物清除力减退的基础上发生。可以见到支气管肺炎,大叶浸润甚至肺组织坏死,脓肿形成等病理改变。由于没有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动物模型,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现代病理、组织学相关资料。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