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谱育:坚持可靠和创新 构建质谱生态平台

2023.7.06
头像

小编

  ——谱育科技副总经理俞晓峰先生专访

  从2006年开始质谱研发,首选小型质谱方向一举突破国外产品垄断。坚持17年持续逐项突破,率先推出多种高端串联质谱,推动中国整个质谱产业步入高端质谱的新时代。TA就是谱育科技,TA还在为中国质谱事业的长远发展构建平台生态,并迈入更前沿的生命科学领域。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召开期间,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谱育科技副总经理俞晓峰先生,他分享了EXPEC 7910流式质谱仪的特点,并通过对谱育科技的发展回顾,对中国质谱产业的发展思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质谱人”的坚韧与信念,理想与期待,希望对所有关注质谱、使用质谱、研发质谱的朋友们有启发和帮助。

171857_202307061601541.jpg

谱育科技副总经理俞晓峰

  面向单细胞和单颗粒 推出前沿质谱

  本届大会,谱育科技重点展示了EXPEC 7910 质谱流式细胞仪等一系列质谱产品。EXPEC 7910是基于ICP-QTOF技术的质谱流式细胞仪,全谱直读质谱分析,整合特有的垂直炬管、90°偏转离子光学、多模式四极杆、全新一代碰撞反应池、垂直引入反射式TOF等优势技术,获得超乎想象的更多、更快、更全的测量信息,解决生命科学单细胞研究中多元素同时分析的挑战性需求。

171857_202307061613461.jpg

EXPEC 7910 质谱流式细胞仪

  俞晓峰表示,质谱流式产品主要有两大应用场景。第一个是做单细胞分析,就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质谱流式方向。谱育科技已经开发出30多项应用方案,可以实现理想的细胞分型效果,相关结果获得了细胞学业界同行的认可。第二个是单颗粒、质谱成像。谱育已同环境系统的顶级科研单位展开合作,正在进行应用研究工作。

  “目前市场对谱育产品的反馈比较正面。在新应用上,质谱流式细胞仪能够帮科学家们解决单颗粒、单细胞、成像、组学等应用研究。另外谱育质谱的性能和技术特点对于用户来说也比较有吸引力。”俞晓峰说道,“很多科学家都对我们提出非常高的期望,希望谱育尽快能够将质谱流式细胞仪推广交付,未来产品将有比较好的市场表现。”

  在本届质谱学术大会上,谱育科技还对新一代LC-MS/MS 5700进行预热。LC-MS/MS 5700将会在今年BCEIA上正式发布,同期还有高分辨质谱亮相。

  盛会彰显质谱事业蓬勃生命力

  “由于疫情原因,本届质谱学术大会等待3年姗姗来迟,所有质谱同仁对大会报以非常期待的心情。今天步入会场,感受到大会人气非常旺盛,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质谱同行都来了,显示出中国质谱事业蓬勃的生命力。” 俞晓峰说,“从会议的报告日程上来看,我们看到许多新的质谱应用方向、新的质谱技术。”

  质谱行业虽然已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创新不断、历久弥新。大量新技术、新的质谱分析技术不断产生,又催生大量基于质谱的新应用,拓展到各行各业。因此,质谱事业在全球尤其在中国,将能取得更大规模、更快速的发展。

  谈及参会的收获时俞晓峰表示:首先我们重点关注质谱新技术,从原理到工程化到产业化。另外重点关注质谱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如何与生命科学相结合,让质谱在生命科学中发挥更多的作用。此外,在环境、食品等传统领域,质谱应用产生了很多新方法、新技术,对于我们质谱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启发。

  关于近期质谱的应用热点,俞晓峰表示:临床质谱无疑是一大热门方向,但延展到更大的方向,是质谱应用在生命科学领域。临床质谱只侧重于检测,但涉及广泛的生命科学,从细胞到核酸和蛋白大分子,再到代谢小分子,在生命科学的整个分析研究中,都离不开质谱的参与。目前学术界最热门的一些研究领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质谱技术的诞生,比如核酸质谱、成像质谱、单细胞质谱等等。我们也希望,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能够充分拓展质谱应用的需求,这是促进质谱技术进步的一大源泉和驱动力。

  此外,环境分析中的一些新需求,比如微塑料等新污染物、藻类等分析应用方面,质谱也有比较好的一些应用场景。质谱自身的研发方向如实时原位分析、成像分析等,也是质谱研究的当前热点。

  质谱仪器创新中心 三大目标 构建生态

  现代科技发展实践表明,科研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市场和政策的支持下,浙江省质谱仪器创新中心应运而生。俞晓峰介绍了浙江省质谱仪器创新中心的核心工作。

171857_202307061615081.jpg

  仪器创新中心的第一大工作是研究和开发创新的质谱技术。第二点,是围绕质谱产业,打通上游,驱动上游零部件、原材料、消耗品试剂的相关企业,以谱育的质谱产业来驱动上游核心供应商的本地化国产化,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第三点,以谱育掌握的质谱技术去帮助国内各行,利用质谱做创新应用研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采用更好、性价比更高的质谱工具,帮助它们实现在质谱分析检测和质谱科研领域的前沿创新。

  “创新中心的目标是:成为国产高端质谱仪器技术创新协同中心与创新企业孵化基地。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的话,我们在三方面的工作上,都有比较好的进展。”俞晓峰说道。

  谱育的定位是工程化,促进质谱仪器零部件以及相关应用的工程化拓展,相关成果将更多体现在新仪器、新装置、新方法的产业化落地、工程化的实现。所以谱育将同更多企业合作,促进一些新企业的诞生,这是谱育的使命。

  “孵化成果之一是与清华大学的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利用质谱进行免疫分析,已经在杭州落地,现在正在进行临床医疗器械的报证。我们也和上游供应商合作,希望能够为国产质谱解决卡脖子的探测器、真空部件、一些质谱部件等问题。让这些企业能够到工程技术中心所在的杭州临安区来产业落地,然后形成产业布局。这是工程技术中心创立的目的。”俞晓峰说道。

  四大里程碑 谱育砥砺前行

  近年来,谱育科技在质谱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便携离子阱占据市场半壁江山、ICP-MS步入市场前列,获得广泛市场认可;谱育率先推出的各种串联质谱突破了高端质谱的瓶颈,不仅获得市场的广泛推崇,而且推动了中国整个质谱产业向高端质谱的迈进。但质谱研发的道路却历经种种艰辛,其中包括17年的不懈奋斗,包括从聚光科技中脱颖而出的谱育科技。作为质谱研发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俞晓峰回顾了谱育质谱发展的历史。

  第一个重要里程碑是2006年,聚光科技开始进行质谱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当时选择了便携式离子阱。2010年,聚光推出国内第一台便携式离子阱质谱,一举打破了小型化质谱领域美国产品的垄断。经过多年不懈的发展,该产品已更新迭代至第四代便携式离子阱,从去年的统计来看,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2011年是第二个重要里程碑,科技部重大仪器开发专项正式启动。专项对中国质谱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谱育目前主力销售的ICP-MS、 LC-MS/ MS串联四极杆质谱,均是2011年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支持下进行研发和产业化的成果。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目前这两大系列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谱育ICP-MS,LC-MS/MS串联四极杆为代表的各类型质谱,去年的销售量接近800台,对公司质谱领域的持续投入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俞晓峰说道。

  2015年是第三个重要里程碑,谱育的重大仪器专项基本成熟,面临着市场推广的问题。谱育科技正式成立,目标是将重大仪器专项包括质谱、光谱、色谱等各项成果进行产业化推广,从2015年开始,谱育科技以新公司的形象,全力推进国产化市场推广。

  2019年是第四个重要里程碑,谱育推出国内第一台商品化串联四极杆LC-MS/MS,距离2011年的专项立项历经了8年,这是高端串联质谱技术的重大突破。随后第二年推出了第一台商品的GC-MS/MS,以及第一台商品化ICP-MS/MS。至此,大型串联四极杆质谱市场上开始有了中国质谱的身影。近年来谱育的高分辨质谱、飞行时间质谱还在陆续上市。

  稳定可靠 结合应用创新

  谈到研发过程的体会,俞晓峰表示,科学仪器行业的特点是:单品量不是特别大,但技术门槛很高,属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高端制造业有其客观规律,一个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到成熟稳定,有一个比较缓慢的爬坡过程;不像有些消费品,可能很快就可以大规模销售。

  因此质谱行业的推广路径会比较长,研发投入周期就更长。比如:便携式离子阱质谱,从06年到10年正式上市,研发历经4年。ICP-MS从11年到15年上市,研发过程历经4-5年。串联质谱从11年到19年上市,整个研发过程历经8年。若想保证一款质谱产品能够成熟稳定地交付给客户,必须花很长的研发时间、很大的研发投入。

  质谱领域有离子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四极杆、磁质谱等很多技术平台,每个技术平台都有其生命力,都有其适用的客户群体。而单个品类覆盖的市场其实不是特别大,一家公司的单品类能达到几个亿的市场,已经是很好的产品。因此要达到比较好的质谱市场覆盖,就需要投入很多的技术平台。所以多年来,谱育在各个技术平台上,分别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保证产品不断迭代更新。每个技术平台都必须持续投入,历年累积下来,公司投入的研发资金非常庞大。

  质谱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外质谱厂家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国内质谱厂家不断涌现,质谱领域竞争比较激烈。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谱育如何凸显自身特质,让客户选择谱育的产品,对谱育是一个考验。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谱育质谱产品坚持几大宗旨:首先是技术要过硬,产品要扎实。质谱仪作为当前分析测试的一大主力设备,产品首先要满足大家使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是要有自己的创新。虽然质谱行业已经发展了许多年,很多技术比较成熟,但依然有很多创新机会。谱育希望将质谱技术同用户需求紧密结合,然后形成更多能解决专门问题的创新质谱产品。比如谱育同中科院的一个团队合作研发了一种辉光放电离子源,是大气压的辉光光电离子源,它在成像研究、在一些特殊样本的分析中,比传统的离子源有更好的应用。“这些基于应用的技术合作就是我们创新的源头,是我们打动科学家们的地方,将形成新的创新产品。”俞晓峰说,“接下来,谱育在服务、应用技术支持上,也在不遗余力地投入资源,让大家用得更放心,助力大家完成大量的分析测试工作,助力科学家们做出更多创新。”

  “说实话,质谱行业比较成熟,用户使用了几十年进口质谱产品。让用户能够比较好地接受国产质谱,需在服务、应用支持上做更多的工作。”俞晓峰说道,“目前,谱育产品得到了客户认可,大家都觉得我们是一家比较靠谱的公司,能够为大家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的质谱市场还不够火热,国产厂家还不够多。每一个行业要发展,产业蓬勃发展才能产生更大的推动合力。仅有少数几家国产质谱企业,其实很难去形成一个国产仪器、国产质谱良性发展的市场。因此,我们希望国内质谱同行均能够更快发展,研发出更优秀的产品,去交付给客户群体,让大家认识到国产质谱的优势和好处。一花不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有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整个国产质谱市场才能蓬勃发展,广大用户才能更放心地使用国产质谱。”

  国产质谱发展三大挑战

  虽然国产质谱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尚面临几大挑战。俞晓峰认为产业链、人才短缺、用户认可度是制约国产质谱发展的主要问题。

  首先,目前国产质谱的配套产业链还未齐全。对国产质谱企业来说,前期研发过程非常痛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来解决质谱研发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难题。

  其次,国内质谱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理想。研发仪器的人才比较短缺,人才供给有限。质谱研发需要光、机、电、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只能从光学、物理、分析等其它专业挖人,还要向人工智能等更热点的领域抢人,这对质谱行业来说,人力成本比较高。

  第三,用户对于国产设备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我国质谱市场上每年国产质谱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我们预估可能仅5%。在没有见过、用过的情况下,让用户认可国产质谱是非常困难的。

  俞晓峰呼吁,希望更多的国产质谱企业能够将高质量的产品推广出去,让用户能够碰到、遇到;也希望质谱大会上有更多的国产质谱企业能够主动展现自己,让自己的产品能首先让大家“见到”。当然同时也希望,中国的质谱用户能够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多使用国产质谱,给国产质谱一个打磨自己的机会。

  谱育未来:做大做深做强

  谈到谱育未来5年规划俞晓峰表示:谱育科技的业务和发展均围绕着科学仪器,未来将在科学仪器的方向上,不断地做大做深做强,在各技术平台上也将持续研发投入。希望5年后,谱育在科学仪器的国际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销售得到快速增长。在质谱技术方向上,谱育在各种质谱技术平台均有技术储备,将继续每年推出新品,未来还将有高分辨质谱、专用质谱等新品问世。

本文中所提到的厂商

分析测试百科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