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国际化人才培养需同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2023.11.14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282.shtm

2023年11月9-10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北京语言大学协办的“2023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在北京语言大学成功举办。有关部委、项目专家、来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多所高校及相关单位的24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通过工作报告、专题发言、经验交流、专家分享、信息发布、分组讨论等多个环节,总结项目进展与成效,交流思想与经验,研讨问题与堵点,展望未来与发展,共同推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黄益方致欢迎辞。黄益方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对参会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高层次项目)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的生动实践,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致力于推进中外人文互解与多元文明互鉴,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并取得良好成效。未来,学校愿与各方携手,加强优质人才输送力、强化全球治理活动力、加强国际舆论宣传力,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黄益方

在工作报告环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对2023年高层次项目的实施进展、主要成效、主要经验、成功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新形势下如何以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她认为,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一要为各行各业在对外开放中的高质量改革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有能力参与全球协作与竞争的人才;二要为我国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培养符合条件、未来有能力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就业和任职的人才。她希望相关各方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更加自觉地把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纳入学校育人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升能力,更加有效发挥高层次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助力;进一步注重执行,精准落地,扩大成效,更加主动地走在教育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时代前列,共同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更高质量开展。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分别从国际形势和经济全球化等角度,跳出教育看教育,分析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刘卿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国内新形势,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政治、外交和发展等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以及国际组织任职人数长期不足的突出问题,都亟需加快培养具备国际洞察力、国际引导力和国际协同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

王泺认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强全球话语权、提升国际议程设置能力、更好参与解决全球重大发展议题并分享中国经验和做法等都需要培养大量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她指出国际化人才应对中国发展情况和重大发展议题拥有深刻理解,建议将人才培养同区域国别一级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面向国际组织、有关部委、事业单位、跨国企业等单位,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

在经验交流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崔勇分享了三所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际胜任力提升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分享嘉宾认为,高校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需要结合学校特色,进行前瞻布局,完善制度设计,统筹开展全球胜任力提升等培养工作;要开展模块化、全学段培养,并创设“微专业”等新型培养模式;要重视进行意识培育和实习,将理论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相结合;要持续拓展培养资源,积极推动与国际组织合作,拓宽实习实训渠道。嘉宾们表示,学校在参与高层次项目实施以来,国际化人才培养资源得到了丰富,与国际组织的联系得到了拓展,更多学生得到了赴相关国际组织实训实习的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 

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崔勇

在专家分享环节,中国科协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委会主席、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新兴技术促进职业发展委员会主席王庆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亚太经合组织教育网络协调员赵玉池和原国家卫生部外事司司长、世界卫生组织前伙伴关系与联合国改革协调员宋允孚三位高层次项目专家,结合自身研究及工作经历,围绕工程教育全球化、国际组织要求的核心能力等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实践与建议。专家强调,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中国科协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委会主席、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新兴技术促进职业发展委员会主席王庆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执行主任、亚太经合组织教育网络协调员赵玉池

原国家卫生部外事司司长、世界卫生组织前伙伴关系与联合国改革协调员宋允孚

在信息发布环节,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总裁孙中雯作项目信息发布。在学生方面,通过对学生成功案例的跟踪、回访和分析,在项目金字塔人才培养模型基础上优化研发了“五阶制成长发展模型”,并分享了讲座、活动、课程、实训方面的新资源。在教师方面,在教师发展服务和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工作坊基础上,鼓励教师借助项目平台和资源积极探索教学成果奖、外专引智、承担纵向课题等有益成果。最后,孙中雯指出项目与高校双一流动态监测指标、学科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与高校国际化开放办学战略目标建设,与优势学科建设、交叉学科建设及专业培养改革计划,与拔尖人才和优秀学生培养工作,以及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高度契合性,未来作为项目服务单位将保持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根据政策和需求持续迭代优化,更好通过项目服务高校发展。

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孙中雯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分为四组,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及项目实施的观点、看法、经验、做法、成效、问题、意见和建议等进行充分交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层次项目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服务到位,学校在参与后各方面工作受益良多。同时,也希望未来高层次项目能为学校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服务,加大实习推送力度,加强项目研究与统筹,更好地为项目院校搭建交流、分享平台。项目服务单位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反馈。人文中心和项目服务单位也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沟通,根据高校需求不断拓展项目资源,提升服务质量。

分组讨论及分享汇报现场

在总结展望环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曹叠峰作总结发言。曹叠峰再次向所有参会嘉宾对中心及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认为,本次会议全面梳理了项目2023年的进展和成效,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优化工作的具体举措,取得了预期成效。下一步,各方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加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工作力度;明确目标、强化执行,组织落实好基地建设和项目实施各项工作;关注需求、开拓创新,持续提升项目服务质量。曹叠峰提出,总结是再出发的基础,本次会议深化了各方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紧迫性的认识,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将推动高层次项目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曹叠峰

适应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于2020年发起实施高层次项目。项目秉持人文交流理念,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核心,紧紧抓住意识培育、课程建设、学术创新、实习实践、师资培养5个关键环节,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多方面优质教育资源,助力高校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组织模式创新、师资培训和学术科研。项目实施以来,已有百余所高校加入,惠及师生近40万人次,推动数百名学生赴联合国总部及其下属机构、多国驻华使领馆和相关国际组织等全球100多家单位实习。

行程万里,初心不忘。大道如砥,行者无疆。2024年,高层次项目将继续秉承初心,助力高校培养更多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良好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