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医学“侦查兵”的秘密(34)

2021.7.0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近年来,检验医学发展迅速。为了方便体外诊断产业界的同仁们了解和掌握日常检验的中英文名称、正常值参考范围和简要临床意义,我会将每天编辑推送3条相关讯息,以飨读者。

1、载脂蛋白A1、B
中文名称:载脂蛋白A1、B
英文名称及缩写:ApolipoproteinA1、B  (ApoA1 、ApoB)
正常参考值:ApoA1:1.10—1.58g/L;ApoB:0.60—1.10g/L

临床意义:
血清ApoA1减少和ApoB升高提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并易引起脂代谢紊乱的疾病,如常易患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激素代谢紊乱等ApoA1 /ApoB比值作为良好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指标被临床工作者日益重视。

2、肌酸激酶
中文名称:肌酸激酶
英文名称与缩写:Creatine Kinase (CK)
正常参考值:25—200U/L

临床意义: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中也有存在。各种类型进行性肌萎缩时,血清CK活性均增高。神经因素引起的肌萎缩如脊髓灰质炎时活力正常,皮肌炎时可有轻度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后2—4小时就开始增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对诊断心肌梗塞较AST、LDH的特异性高,但此酶增高持续时间短,2—4天就恢复正常。病毒性心肌炎时也明显升高,对诊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3、肌酸激酶同工醇 
中文名称:肌酸激酶同工醇
英文名称及缩写:Creatine Kinase—MB (CK—MB)
正常参考值:<25U/L

临床意义:
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中,正常血清中绝大部分为CK—MM的活力;含有少量的CK—MB不超过总活力的5%;CK—BB含量微乎其微,用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后,血清CK—MB上升,先于总酶活力升高,24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力相平行,到48小时消失。一般认为,提示有心肌梗死复发。肌肉创伤及肌肉注射时,CA同工酶只检出CK—BB。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