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关节镜结合全层缝合法治疗外踝腓骨肌腱鞘巨细胞...

2022.3.30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一例关节镜结合全层缝合法治疗外踝腓骨肌腱鞘巨细胞瘤病例分析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2013年不慎扭伤左踝,随后出现足踝外侧疼痛、肿胀,疼痛呈持续性,经休息及外用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一直肿胀,长距离行走后疼痛,1年后觉左踝外侧肿块逐渐增大,来我院就诊,行MRI检查后,考虑“左外踝腓骨肌腱鞘巨细胞瘤”,2014年1月收住院手术。患者无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全身一般情况良好。


查:左外踝部可见约8CM×6CM椭圆形包块,隆起约2CM,质硬,边缘不清,活动度差、压痛、未触及波动感,踝关节跖屈、背伸略受限,踝外翻稍力弱,足外缘感觉稍减退,足趾血运好,感觉、运动正常。化验室检查:血沉7mm/h,血常规:正常,OT试验阴性。左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见图1~2):左外踝横行低密度影,余未见明显骨质异常。


14540794114854.png


14540794368559.png


左踝MRI(见图3~6):左外踝下方腓骨长、短肌腱走行区软组织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团块样T1略高T2稍高混杂信号影,部分边缘清晰,局部外膜增厚,相邻跟骨内局部信号异常。术前检查无禁忌证,择期在腰麻下行关节镜探查病灶清理术(见图7)。手术取仰卧位,止血带加压至300mmHg,沿左外踝后方腓骨肌腱走形区,外踝尖后方及下方作关节镜入路,分别置入直径4mm关节镜和操作器械,腓骨肌腱鞘内行关节镜探查,见:腓骨长短肌腱形态、色泽及张力正常,腱鞘内可见多发黄色结节样病灶,部分病灶组织质地硬(见图8)。


14540794589573.png


1454079477767.png


14540794949843.png


14540795107866.png


14540795297159.png


两入路交替,以刨刀、髓核钳逐步切除,直至见到正常组织,射频止血并电凝烧灼侵蚀肿瘤的跟骨骨面,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肤-深筋膜层-皮肤(全层)缝合,皮肤外打结固定,缝合2~3针,镜孔不缝合,作为引流口。局部以抖开的纱布团覆盖,并以棉花夹板加压包扎,松止血带。术后常规镇痛及冰敷治疗。


术后麻醉消退后即可练习“趾泵”,患肢勿负重扶拐下地活动。1周后开始活动踝关节。2周部分负重。3周完全负重行走。病理回报(见图9):(左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伴陈旧性出血及灶状坏死。术后半年随访,左外踝皮肤轻度凹陷,局部感觉正常,无瘢痕,无关节肿胀,左踝关节活动度正常。B超显示:肿物未复发。


讨论


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相对少见的发生于腱鞘、黏液滑膜囊内层滑膜的增生性疾病,大部分发生于手足部,也可发生在其他关节或非关节部位。好发年龄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本病需与滑膜骨软骨瘤、滑膜肉瘤、滑膜血管瘤、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巨细胞瘤、血友病性关节炎、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及恶性纤维瘤等区分,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腱鞘巨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容易复发,复发率7%~44%,可反复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完整切除肿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因而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至关重要。MRI可以在矢状、冠状、水平位3个方向观察腱鞘巨细胞瘤的形态、信号特征、病变的起源和范围,以及与邻近组织尤其是与肌腱的关系,是否有关节内受侵,是否有骨质的受侵,对本病的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案。术前根据肿瘤轮廓进行体表标记,距离肿物边缘5mm作穿刺口,以利关节镜完整观察肿瘤。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尤其是皮下筋膜层不能忽略。交替进镜达到完整切除肿瘤,尤其是观察穿刺口有无残留的肿瘤组织。应用关节镜监视下皮肤-深筋膜层-皮肤全层缝合法,可准确的缝合深筋膜,避免副损伤,皮肤外打结固定,使皮肤与深筋膜层紧密贴附,消灭切除肿瘤后产生的死腔,显著提高死腔创面的一期愈合率。


与传统切开手术相比,关节镜手术具有独特优势:a)手术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b)关节镜具有放大作用,观察病灶比传统切开手术更清晰、直观;c)可整块或破碎后切除肿瘤,并行扩大切除和肿瘤取出通道刨削清理,以降低肿瘤复发率。传统切开手术常常发生皮肤坏死、局部瘢痕挛缩、表皮感觉减退、肌腱黏连、皮下神经瘤形成等并发症,关节镜手术更具优势。


近年来,以关节镜技术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其应用范围迅速拓宽,具有切口小,瘢痕轻,视野清晰、放大,操作准确,清除彻底,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骨科医师的青睐。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