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与病理

2023.1.18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发病机制

  已有研究表明,扩展的GAA重复是通过抑制 X25基因的表达从而致病的,这种功能丧失(loss -of-function)机制正好与该疾病的隐性遗传性质相一致。虽然frataxin蛋白已被定位于线粒体上,但其确切功能还不清楚,通过对酵母frataxin homologue 1(YFHl)的基因敲除研究显示frataxin可能在调节线粒体内铁的水平、铁硫蛋白的合成或组装以及调节线粒体DNA或线粒体抗氧化防御方面发挥作用。另外,a-生育酚转运蛋白突变所致的维生素E缺乏病,其临床表现与FRDA的相似性显示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也涉及了FRDA的发病。已有报道在FRDA病人发现有脂褐质的沉积支持这种观点。但到目前为止,FRDA的精确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

  病理

  1.中枢神经系统 FRDA在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特异性的病理学改变。脊髓后索变性萎缩是本病的一个标志。后索表面上看起来萎缩变细、呈浅灰色半透明状。在薄束,纤维丢失、脱髓鞘及纤维性神经胶质增生比楔束严重。背侧脊髓小脑束比腹侧萎缩更明显。Clarke柱显示明显神经元丧失,前角运动细胞基本正常,但皮质脊髓束可受累。脑干薄束核和楔束核出现萎缩、突触变性、胶质增生,内侧丘系髓鞘脱失、变细,脑神经中起源于I、Ⅱ、Ⅲ、Ⅳ的感觉神经可见神经纤维丧失、脱髓鞘。小脑萎缩并不是FRDA的特征。Purkinje细胞轻度丧失,深部小脑核中齿状核神经元丧失、胶质增生,小脑上脚明显萎缩。

  丘脑、纹状体、黑质看起来不象与FRDA疾病直接受累,基底节的壳核、下丘脑核在有些病例中表现为中度神经元丧失,大脑皮质除运动区可有大锥体细胞丧失外,一般正常。视神经及视束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受累。总之,FRDA的神经病理学主要表现中枢感觉传导通路、小脑传出通路以及皮质脊髓束的远端部分的萎缩,这正与FRDA的临床表现相对应。

  2.周围神经系统 在FRDA,多发感觉周围神经轴索受损明显,而运动周围神经相对完整。早期可见背根神经节(DRG)中的感觉神经元丧失,特别是左腰骶部感觉神经中枢支轴索变性致背根神经萎缩变细、周围支变性引起周围神经有髓纤维丧失。

  3.心脏 在FRDA,心脏的受累及亚临床受累较常见。其中心脏扩大是典型的改变,伴有心室壁及室间隔增厚。心包粘连也较常见。显微镜下可见心肌肥厚,结缔组织增生,心肌细胞内铁沉积、炎症细胞浸润等。

  4.其他 在FRDA,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弓形足、马蹄内翻足、爪形趾等十分常见。手部小肌肉、小腿远端和足部肌肉的萎缩也是本病的一个共同特征。另外,约10%的FRDA病人有糖尿病。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