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559-1999
红皮云杉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

Techniques of fast growing and high yielding for Korean spruce(Picea koraiensis) plantation

LYT1559-1999, LY1559-1999


标准号
LY/T 1559-1999
别名
LYT1559-1999, LY1559-1999
发布
1999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林业
当前最新
LY/T 1559-199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皮云杉(Piceak oraiensis)人工丰产林的幼林阶段、成林阶段和工艺成熟时应达到的最低产量和质量指标,规定了营造红皮云杉丰产林应采取的主要速生丰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红皮云杉产区内所营造的国有、集体和个体红皮云杉丰产林。

LY/T 1559-1999相似标准


推荐

沈阳生态所提出人工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新方法

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研究发现(图2),传统仅依赖光谱信息的方法难以区分不同林龄间生物量的差异;单纯添加林龄信息虽然可以改善传统方法的模型拟合优度,但是对于幼龄林、中龄林生物量仍然存在显著高估现象;通过结合林龄与异生长模型可以改进人工林树密度和生物量的估算精度,所得结果与生态理论更为符合。亚热带地区是我国丰产林的主要分布区,同时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重要功能区。...

专家:中国林业期待“茁壮成长”

“我国的人工林中,杨树、桉树等速品种占有重要比重。这些品种能满足丰产的要求,但与珍稀、珍贵林木品种相比,其生态功能较弱。”闫振说。   生产力低下困扰中国林业   虽然我国杨树人工林种植面积已达700万公顷,但其平均年生长量远低于林业先进国家。   显然,“良种”与“良法”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

科研人员多年奔往会同站,已攻克多个生态发展难题

随后会同站建起了3000多亩示范林,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国丰产林的样板,并在全国范围示范推广。  瑞典皇家学院教授汤姆在考察会同站示范林后钦佩地说:“每亩活立木蓄积量87.2立方米,这个数据已经超过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丰产林产量。”  破解产力衰退问题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会同站科研人员发现,杉木在连续栽培后遇到人工林生产力衰退问题,杉木人工林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  ...

现代生物技术为林业发展和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项目旨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转化,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生长的优良品种,以丰产来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森林存量,降低木材进口依赖,缓解水土流失,净化环境,以绿色发展来调节生态环境。项目的研发实施将有力填补我国林业科研空白,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林木良种化进程,推动我国现代林业产业大发展,为新时期中国经济腾飞注入巨大活力。...


谁引用了LY/T 1559-1999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