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2841-1996
导弹弹上电子设备振动控制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vibration control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on missiles

2008-10

QJ 2841-1996


标准号
QJ 2841-1996
发布
1996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航天
当前最新
QJ 2841-1996
 
 
代替标准
QJ 2841A-2008

QJ 2841-1996相似标准


推荐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导弹“血管”

“美国弹道防御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认真分析了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即萨德)拦截弹的研制过程,发现7次试验失败均与质量控制有关,而最大影响因素就是弹上电缆和连接器质量不过关,造成导弹输血不畅、不足,成为哑弹。”二部设计师董淑英说。   二部设计师党若雯介绍,过去设计人员绘制电缆图可谓“大工程”。...

高超声速导弹开发面临的七大技术挑战

机动性高超声速导弹速度不具有唯一性,弹道导弹的下降速度要大于5马赫。高超声速导弹的危险性在于其速度和机动能力。关于导弹速度,防御者仅有几分钟的反应时间,且难以预测其飞行路线和最终目的地。弹道导弹的高拱形和不变的弹道更容易计算,易被击落。要想控制高超声速导弹仍是一个挑战。以如此高的速度飞行意味着任何形式的机动都会在导弹上产生高的结构和气动载荷。...

影响导弹武器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发展分析

微惯性测量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质量轻、抗振动和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导弹武器的制导系统、光学伺服稳定机构、姿态控制系统等。...

美军对“响尾蛇”导弹进行升级,促其持续更新换代

要实现作战功能,“响尾蛇”导弹需要九大主要组件: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驱使导弹在空中飞行;后稳定翼,提供必要的升力保持导弹飞行高度;导引头,观察从目标发出的红外线;制导控制电子设备,处理来自导引头的信息,并计算导弹的正确飞行路线;动作控制部分,根据制导电子设备发出的指令调整导弹前端附近的飞行翼片;飞行翼片本身,控制导弹在空中的飞行方向,运动的飞行翼片在导弹的一侧产生拉力,使其转向该方向;弹头,实际摧毁敌机的爆炸装置...


QJ 2841-1996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