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930-2020
桉树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ucalyptus Mixed Forest Cultivation


标准号
DB35/T 1930-2020
发布
2020年
发布单位
福建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35/T 1930-202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尾巨桉(Eucalyptr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calyptrus urophylla)等主要桉树混交林的林地选择、混交树种选择、苗木选择、混交林营造、抚育、采伐。 本标准适用于桉树混交林的培育。

DB35/T 1930-2020相似标准


推荐

知识中心林业分中心 | 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与多目标经营

5.营建混交林  (1)营建块状混交林  我国人工林中纯林太多,混交林比例不足,尤其是针叶林多,针叶林更需要营建混交林,特别是针阔混交林,以提升针叶人工林的生态效果。营造混交林,不一定都要株间行间的那种混交,笔者以为根据立地条件(如局部地形,立地类型或植被状况等),营建块状混交林,形成不同树种或不同森林类型间的景观镶嵌,但在块内是纯林,也便于经营。...

不同种植因素对桉树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分析

可见,在2代桉树萌生林林地的养分存留量较大。(3)混种模式对桉树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对钦廉林场桉树代数和林龄相同的不同种植模式林地 0 -20 cm 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全N和速效P含量在纯林中最高,其次为混交林,林草复合模式最低,分别比纯林下降 79.5%和 146.0%。...

桉树林地土壤养分的实验研究

有研究指出尾叶桉与相思树混交林桉树农林间作林地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桉树连 栽后土壤综合肥力有下降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桉树人工林不同种植条件下林地土壤养分的变化,文中研究了不同坡度、林龄、代数、混种模式和前作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选择和确定桉树人工林合理的种植条件及可持续经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地分别设置于广西七坡林场、钦廉林场和大桂山林场。...

人工混交林地下生态作用研究获进展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张健、张丹桔研究团队筛选了巨桉混交林最佳生态促进型组合(巨桉+桤木),通过UPLC-MS、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发现,巨桉与桤木混交改变了巨桉深层土壤根系分布和产量;通过根系分泌物进行种间交流、巨桉降低了化感物质释放。巨桉根际土壤招募了更多有益土壤细菌并改善了根际土壤理化特性,进一步揭示了桉树人工混交林地下生态作用机制。...


DB35/T 1930-2020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