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XSCJS 091-2023
明代成化青花瓷器六维鉴定规范

Standards for Six-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Chenghua of 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NXSCJS 091-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T/NXSCJS 091-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NXSCJS 091-2023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明代成化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纹饰、器型、釉层、胎体、款识、青花)及六维鉴定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明代成化青花瓷器的鉴定工作。

T/NXSCJS 091-2023相似标准


推荐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国宝青花瓷背后的化学成就

经考证,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朝中期,至宋朝略有发展但仍属于初级阶段,传世器物较少。元代青花瓷趋于成熟,尤以江西景德镇生产的最为精致,成为如今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和拍卖会上的抢手货。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发展的高峰时期,除景德镇外,各地民窑都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传世佳作。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一直被视为青花瓷的典范,为后世追仿,更远赴重洋到了台湾、日本、朝鲜,对他们的瓷器烧造也产生过影响。...

古代劳动中的化学(三)— 陶瓷工艺

明代永乐、宣德以后,又先后从国外引入了“苏麻离青”、“回回青”等青花料,它们则是一种含铁镍的钴矿。由于分别受到MnO和Fe2O3—NiO的影响,两种蓝釉色调有所不同,前者色调幽雅,后者浓艳。《天工开物》一书对明代瓷釉工艺有翔实记载 《天工开物》明代制瓷瓷品的低温颜色釉应用较少,主要的有绿、黄、红、紫四种基色。1.低温绿釉低温绿釉主要是继承了传统的、以铜为呈色剂的铅釉。...

【上海科技节】千年青花焕发科技新活力,“青出于蓝”特展今日开幕

其中,元代涩胎青花云龙纹砚盒特殊的呈色现象反映了青花钴料的呈色机理;明宣德时期的青花试料盘表明该时期陶工不再满足于使用单一青料,开始寻求青花色彩的新突破;而成化时期烧制的斗彩缠枝莲纹把杯发色淡雅,线条清晰不晕散,是当时国产青料——平等青运用的典范之一。上海博物馆提供了17件(套)明清时期历朝器型纹饰多样,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代表性青花瓷器。...

色散X荧光光谱仪为古董收藏掌眼

郭汉东说,10年前,同样的明代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在香港拍出4400万元。这天上午共检测了15件,件件都是真家伙。  郭汉东收藏古玩30多年,有6000-7000件藏品,有3000多件经过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其中有一批被鉴定为国宝级,国家一级、二级文物更是不计其数。现在,郭汉东请来科学仪器挑战自己和众多专家的眼力。  云南古陶瓷科学检测实验室是第一次走进珠海。...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