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S 005-2023
预防老年痴呆的社区综合干预实施指南

Guidance for the Community-based Multidomain Intervention for Dementia Prevention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CPS 005-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T/CPS 005-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CPS 005-2023
 
 
适用范围
      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11月,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中国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维持和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延缓和预防老年痴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居家和社区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依托社区开展预防老年痴呆的干预是预防和延缓痴呆发生的关键。        老年人如果出现与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匹配的认知和脑功能下降,则极有可能是老年期痴呆的行为表征。老年痴呆是老年期最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个人日常生活功能、生活质量,给国家医疗系统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尽管全球范围内,从政府到各类研究基金会、制药集团在痴呆治疗方面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对老年人开展非药物干预是目前预防和延缓痴呆的关键切入点。与强调疾病防治中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的国家卫生发展思路相一致,对老年痴呆风险的干预服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老年人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率。        研究已经证实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对痴呆发生的贡献率超过30%,对居住于社区的老年痴呆的风险人群实施结合认知、运动、营养、生活方式、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干预方案,将能够极大程度服务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延缓,为家庭和政府节省大量的医护费用。        目前预防老年痴呆的非药物干预种类很多,但在应用实践层面上遇到许多现实问题,例如对干预的误解,认为干预就是进行简单的团体游戏,和陪小朋友游玩的性质相同;再比如掌握干预技术的人员较少,大部分有痴呆风险的老年人并没有享受到专业的社区综合干预。做好预防老年痴呆的社区综合干预实施,必须确立两个基本前提。第一,预防老年痴呆的社区综合干预专业性很强,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对实施人员也有一定的学科背景要求;第二,预防老年痴呆的社区综合干预实施培训不是培养简单的照护员和看护师,社区综合干预有其自身独特的专业性及其相关技能标准。

T/CPS 005-2023相似标准


推荐

多领域综合干预提升高风险人群认知功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痴呆问题越来越困扰着老年人群体。目前尚缺乏治疗老年痴呆特效药物,且针对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方法单一。因此,如何维持和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从而延缓和预防老年痴呆,是我国当前面临重大挑战。 最近研究发现,约有35%至55%痴呆病例可以通过消除潜在可改变风险因素(如低教育程度、高血压、肥胖、缺乏体育活动、抑郁和社会孤立等)来预防。...

刚刚,老年痴呆筛查纳入国家基本公卫工作

社区(村)65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开展预防干预服务《方案》提出,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神经科、老年科依托医联体,将专家服务下沉至基层,为社区(村)可疑痴呆患者提供科学诊断,制定分类管理与治疗方案,并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随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借助医联体等服务模式,开展老年痴呆预防干预服务。...

社区糖尿病中医药干预研究启动

仝小林表示,研究人员还将通过对各期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推广,提高基层医生中医糖尿病防治和诊疗水平;通过在社区普及糖尿病中医防治知识和临床课题在社区应用,初步构建社区中医药科研体系,培养一支社区中医科研队伍。...

建立全病程管理体系 阿尔茨海默病需要更多重视

《方案》指出,要开展患者评估筛查和预防干预服务,并提出试点地区到2022年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 按照《方案》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定期对老年人开展认知功能评估。各机构要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使用AD8和简明社区痴呆筛查量表等方式,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对发现疑似痴呆老年人,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