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LXNTCP 00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仪陇大山香米种植加工技术规范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T/YLXNTCP 003-2023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如果您需要购买此标准的全文,请联系:

点击下载后,生成下载文件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标准号
T/YLXNTCP 003-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中国团体标准
当前最新
T/YLXNTCP 003-2023
 
 
适用范围
优质稻栽培技术 B.1 品种 中籼迟熟香型优质稻。 B.2 播种时间、插秧时间及规格 秧苗培育采取旱育秧方式,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每亩用种量1.25公斤。插秧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插秧规格为:30cm(宽行距)×20cm(窄行距)×16cm(窝距),亩栽1.6万窝以上。 B.3 水肥管理 利用无污染的山泉水和塘、库、堰等工程蓄水灌溉,采取“浅―湿―晒―浅―湿”节水灌溉技术。即浅水插秧返青,水层保持在3厘米以内,栽后7天能自然落干,并晒田2至3天,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孕穗中后期及灌桨前期保持浅水层1至2厘米;乳熟期保持田间湿润,每3至5天灌一次跑马水;黄熟期由湿润到落干田水,以便收割。施肥按照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平衡使用。每公顷施150至180千克纯氮,80至100千克的五氧化二磷,130至150千克的氧化钾和15吨左右的优质腐熟农家肥。有机肥和磷肥全作基肥,氮肥70%作基肥,20%作分蘖肥,10%作穗肥使用,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B.4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坚持预测预报为主的综合防治原则,以保护、利用稻田有益生物为重点,协调运用生物、农业、人工、物理等措施,准确掌握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实行农药的合理轮换。 B.5 收割 收割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稻谷成熟度达到85%至90%。 仪陇大山香米加工工艺 C.1 原料进购 产自本文件第4章规定范围内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稻谷,外观呈金黄色,色泽鲜艳一致,颗粒饱满完整,大小均匀,形状整齐一致,具有纯正的稻谷香味,无其它异味,并符合GB/T 17891的要求。 C.2 稻谷初清 去除轻杂质,含杂质率≤0.3%。 C.3 二次筛选 去除大杂质。 C.4 磁选 去除金属杂质。 C.5 砻谷 谷物脱壳。 C.6 谷糙分离 分离糙米和谷粒。 C.7 碾米、抛光 碾米三次,抛光三次,去除米皮,碾白,分离糠粉,增加米的光洁度。 C.8 色选      色选二次,选出异色米粒。 C.9 碎米分离 分离出碎米。 C.10 精选 分离损失多于2/3的米粒,留下损失少于1/3的米粒。 C.11 色选 第三次色选,选出异色米粒。 C.12 包装 根据不同产品类型选择不同包装材料进行成品包装。 C.13 检验入库 按批次对成品进行出厂指标检验。 C.14 贮藏 按照储存要求分类贮存。 C.15 出厂 检查包装的完好性及标识标签、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色 泽 米粒油润晶莹,呈半透明状 形 态 米粒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无霉变粒、生芽粒、虫蚀粒、病斑粒、染色粒和未熟粒 香 气 具有仪陇大山香米固有的清香,无异味;米饭馨香浓郁 滋 味 味佳,微甜,无不良滋味;米饭口感细腻纯正,粘柔粘唇 杂 质 无沙石、金属等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优质一级 优质二级 优质三级 水分/%                       ≤ 14.5 14.5 14.5 杂质 限量 总量/%               ≤ 0.10 0.20 0.25 其中:无机杂质含量/% ≤ 0.01 0.02 0.02 加工精度             精碾 精碾 适碾 碎米总量/%                   ≤ 5.0 10.0 15.0 小碎米含量/%                 ≤ 0.2 0.5 1.0 互混率/%                     ≤ 5.0 5.0 5.0 黄粒米/%                     ≤ 0.1 0.2 0.5 不完善粒/%                   ≤ 1.0 2.0 3.0 垩白度/%                     ≤ 2.0 5.0 8.0 直链淀粉/%            14.0~24.0 14.0~24.0 14.0~24.0 品尝评分值                   ≥ 90 80 70

T/YLXNTCP 003-2023相似标准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