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326-2022
野生动物保护繁育 羚牛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Breeding Takin

LYT3326-2022, LY3326-2022


标准号
LY/T 3326-2022
别名
LYT3326-2022, LY3326-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林业
当前最新
LY/T 3326-2022
 
 

LY/T 3326-2022相似标准


推荐

长隆再创繁育佳绩 金毛羚牛幼崽“合群”成功

长隆自2008年从秦岭引进金毛羚牛,至今园区内的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数量已近70头,形成全国除保护区外较大的繁育种群。   ?长隆保育员盘华锋接受采访。朱汉斌 摄“金毛羚牛幼崽出生时通体呈灰棕色,该颜色是与羚牛栖息地环境相适应的,是物种进化选择的结果。”盘华锋表示,金毛羚牛的家群有三种呈现方式,其一是父母与后代组成的完整家庭,其二是母子群,其三则是雌雄成年羚牛组成的夫妻组合。...

陕西立法对“秦岭四宝”等濒危野生动物实施保护

为加强陕西省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办法》规定,省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采取栖息地保护修复、巡护监测、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等措施,对“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遗鸥、大鸨、川陕哲罗鲑、北方铜鱼等濒危野生动物实施抢救性保护。...

红外相机拍到多个珍稀物种画面

严旬介绍,原国家林业局支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用于科学研究和监测,目前全国80%左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安装了红外相机,实现了对自然生境下野生动物野外生存状况的跟踪。 “红鬣羚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红鬣羚,证实了该物种在我国也有分布;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分布于我国的不丹羚牛,填补了我国不丹羚牛野外照片的空白。”...

国家林业局发布2017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件大事

人工繁育的黑叶猴成功放归自然,标志着我国黑叶猴保护进入以人工繁育种群反哺野外种群的新阶段。  2017年6月29日,13只人工繁育的林麝在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响潭沟被放归自然。这是人类历史上人工繁育林麝回归自然的首次尝试。林麝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金钱豹并称“秦岭六宝”。目前,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乱捕滥猎,林麝野生种群极度濒危。...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