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851-2020
信息技术 识别卡 集成指纹的身份识别卡通用技术要求

Information technology—Identification cards—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gra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ard

GBT38851-2020, GB38851-2020


GB/T 38851-2020 发布历史

GB/T 38851-2020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于 2020-07-21,并于 2021-02-01 00:00:00.0 实施。

GB/T 38851-2020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L64 数据媒体,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35.240.15 识别卡和有关装置。

GB/T 38851-2020 信息技术 识别卡 集成指纹的身份识别卡通用技术要求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GB/T 38851-2020

GB/T 38851-2020 发布之时,引用了标准

  • GB/T 14916 识别卡 物理特性*2022-10-14 更新
  • GB/T 16649.1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
  • GB/T 16649.10 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10部分;同步卡的电信号和复位应答
  • GB/T 16649.11 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 第11部分: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身份验证
  • GB/T 16649.2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
  • GB/T 16649.3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 GB/T 17554.1 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GB/T 17554.3 识别卡.测试方法.第3部分: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及其相关接口设备
  • GB/T 26237.1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2022-10-14 更新
  • GB/T 26237.2 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2部分:指纹细节点数据
  • GB/T 26237.3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3部分:指纹型谱数据
  • GB/T 26237.4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4部分:指纹图像数据
  •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 GB/T 26704 铅笔*2022-10-14 更新
  • GB/T 33767.1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1部分:框架
  • GB/T 38851 信息技术 识别卡 集成指纹的身份识别卡通用技术要求
  • ISO/IEC 10373-6 修改件2.个人识别卡和安全装置.试验方法.第6部分:非接触式接近物体.协调性增强*2020-11-27 更新
  • ISO/IEC 10373-7 个人识别卡和安全装置.试验方法.第7部分:非接触邻近物体

* 在 GB/T 38851-2020 发布之后有更新,请注意新发布标准的变化。

GB/T 38851-2020的历代版本如下:

  • 2020年 GB/T 38851-2020 信息技术 识别卡 集成指纹的身份识别卡通用技术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组成外观与结构机械适应性,7.1 弯曲韧性7.2 ”动态弯昌应力7.3 ”动态扭曲应力7.4 机械强度7.5 醒划阁8 环境适应性,8.1 限用物质的限量8.2 耐化学性…8.3 温`湿度条件下的卡尺才稳定8.4 光oo 区 oooooov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8.5 剥离强度8.6”烙连或并据8.7 全卡疙上用8.8 抗热度8.9 0 8.10 “污染和卡部件的相互影响8.11村外线。8.12 驻射线8.13 ”静态磁场…8.14 交变磁场…9 电特性与传输协议性能要求10 通用流程与基本功能11 命令2 本标准规定了集成指纹的身份识别卡(以下简称指纹身份识别卡)的基本组成,外观与结构、机械适应性、环境适应性`.电特性与传输协议.通用流程与基本功能性能.命令.信息安全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纹身份识别卡的研发.生产、检验和使用。

GB/T 38851-2020

标准号
GB/T 38851-2020
别名
GBT38851-2020
GB38851-2020
发布
2020年
发布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当前最新
GB/T 38851-2020
 
 
引用标准
GB/T 14916 GB/T 16649.1 GB/T 16649.10 GB/T 16649.11 GB/T 16649.2 GB/T 16649.3 GB/T 17554.1 GB/T 17554.3 GB/T 26237.1 GB/T 26237.2 GB/T 26237.3 GB/T 26237.4 GB/T 26572 GB/T 26704 GB/T 33767.1 GB/T 38851 ISO/IEC 10373-6 ISO/IEC 10373-7 ISO/IEC 14443 (所有部分) ISOVIEC 30107 (所有部分)

GB/T 38851-2020相似标准


推荐

生物识别技术: 领跑信息安全时代

因为在全世界60亿人中,与你同时出生或姓名一致、长相酷似、声音相同的人都可能存在,指纹也有可能消失,但只有基因才是代表你本人遗传特性、独一无二、永不改变指征。据报道,采用智能形式,储存着个人基因信息基因身份证已经在我国四川、湖北和香港出现。   制作这种基因身份证,首先是取得有关基因,并进行化验,选取特征位点(DNA指纹),然后载入中心电脑储存库内,这样,基因身份证就制作出来了。...

生物识别技术在亚太地区具有巨大潜力

现在,有许多集成了生物识别技术ID开始广泛地在政府身份证、边境管制、银行和农村金融得到应用。"   Rajendra先生编写了一个适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扩张农村市场时候所需要应用程序,在过去3年里反映非常良好,"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让众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以往这是被认为是永远不可能发生事情,因为那里没有适用于身份验证通信线路。"...

胶带“偷梁换柱”:指纹支付还安全吗?

除了超声波指纹辨别技术,更高级指纹辨别技术中还加入了对体温、心率、皮下纹理等活体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过程,达到了“形神兼备”身份验证方法。   “融合多维生物特征信息指纹识别技术,更不容易被仿冒。即便有人拿到了指纹,也只能做到形似,但难以模仿心率、体温、导电特性、皮下纹理等活体生物特征信息。”孙哲南说。不过,这样技术需要增加制造成本,如何将安全与价格兼容也是需要考虑事。   ...

2024上海国际证票签识别及防伪技术展览会

支付手段日益多样化,从传统现金、银行支付到移动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层出不穷,这也对证票签识别及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也为识别技术带来了显著进步,无论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还是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都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谁引用了GB/T 38851-2020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