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T 0285-2024
基于数字证书的移动终端金融安全身份认证规范

Mobile terminal financial security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pecifications based on digital certificates

JRT0285-2024, JR0285-2024


标准号
JR/T 0285-2024
别名
JRT0285-2024, JR0285-2024
发布
2024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金融
当前最新
JR/T 0285-2024
 
 

JR/T 0285-2024相似标准


推荐

自动化所成功研发移动虹膜识别技术

  近日,基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移动虹膜识别技术中国第一款量产虹膜识别手机问世,虹膜手机将成为大家支付钱包、银行金卡、开门钥匙、通关证件、医保凭据,这标志着新一代“互联网+”时代身份认证方式开启。  相比于大众熟知指纹认证,虹膜识别可更好地实现活体检测,能覆盖更广用户群体,为终端应用提供更高安全保障。...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刷脸”支付安全

  近日,支付宝移动客户端正式启用了人脸登录功能。用户无需再输入繁琐密码,只需对着手机镜头眨眨眼、转转头便可轻松完成登录。过去只能在科幻大片中出现场景,已悄然融入了现实生活。  人脸认证登录是以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依托,基于脸部特征,通过动态扫描来确认使用者身份。用户在进入登录界面时,系统终端自动将用户图像传入人脸识别系统,经数字化分析比对,以确认用户合法性。...

论虹膜识别技术实战应用

思源科安金融行业虹膜身份认证系统,在银行内部人员识别认证、柜台识别认证、ATM机识别认证、智能金库门禁系统、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和金融押运识别认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

干掉密码:走生物识别技术之路

然而,这种方式也有很高风险,一旦软件数字证书被人拷贝走,认证设备可靠性就被破坏了。所以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经相继放弃了这种方式,转而使用硬件数字证书,也就是人们常说USB-key(U盾)。这是一种安全系数非常高身份认证方式,但制造和物流成本都较高,还需要额外携带,所以也并非市场绝对王者。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更常用手段是动态密码。...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