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88-2022
地震台网运行规范 地倾斜和地应变观测

Observation of Earth Tilt and Earth Strain in Operation of Seismic Network

DBT88-2022, DB88-2022


哪些标准引用了DB/T 88-2022

 

找不到引用DB/T 88-2022 地震台网运行规范 地倾斜和地应变观测 的标准

标准号
DB/T 88-2022
别名
DBT88-2022
DB88-2022
发布
2022年
发布单位
行业标准-地震
当前最新
DB/T 88-2022
 
 

DB/T 88-2022相似标准


推荐

地质地球所提出利用远距离台站观测火山内部演化过程

上述特性均从现场地震台网观测资料获得。  在对远距离地震台网观测资料(距离震中30-1000公里)进一步分析后,本研究论证了超长周期震颤事件耦合形变事件的特征均可被远距离观测资料约束到。例如,耦合事件各自的极性变化、相位差别、震源机制震源深度均可从不同频段波形观测资料的相位、极性振幅反应出来。此外,研究还发现合理结合现场远距离观测资料可提升科学家对震源机制中微小单力分量的约束。  ...

相关部门公布玉树地震预测失败原因

玉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中国经济周刊》:既然已经知道这个地区处在比较活跃的地块,为什么监测能力会比较弱呢?按道理,在这一区的台网建设上应该会优先投入。   张晓东:最主要是受观测环境所限,在那里做大规模的观测实时观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包括这一区在内的我国地震台网建设都有比较大的发展。...

池顺良:“地震不能预测论”既错误又有害

测震、前兆观测系统的完善是打开地震预测科学城堡大门的钥匙 要实现科学的地震预报,一是必须建立起能把握地震孕育、发展、发生全过程的观测技术系统;二是要逐步搞清地震的成因机制。观测与理论两者缺一不可,观测系统的建设必须先行。 我国第一个测震台网是在邢台地震发生后架设起来的“北京八条线”,即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前身。到“十五”期间,大陆区测震网已经形成,测震定位、速报等基本功能均得到大幅提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