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404-2018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ield identification of wheat varieties (lines) resistant to stem rot


标准号
DB37/T 3404-2018
发布
2018年
发布单位
山东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37/T 3404-2018
 
 

DB37/T 3404-2018相似标准


推荐

综合技术助力小麦高质高效大面积单产提升

针对中麦578高产稳产、优质强筋、综合抗病逆能力强的特性,他们提出土传病害病防治方案中“防大于治”的理念;采用了对中麦578配套的病虫草害植保方案,提出了高质高效大面积提升单产水平的建议。该方案针对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等因素引发的土传病害较重问题,通过建立核心示范区,选用酷拉斯等进行种子包衣,并于返青期采用噻弗酰胺复配吡唑醚菌酯、唑醚·氟环唑,防治纹枯病、。...

中国小麦抗病遗传育种大会在杨凌举行

该目录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小麦抗病育种发展取得的成效,鉴定评选出达到条锈病品种)12个、叶锈病品种)10个、长江中下游赤霉病品种)14个、黄淮南片中赤霉病品种)18个、白粉品种)30个、中纹枯病品种)8个。...

58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增产小麦86.7亿公斤

据茹振钢教授介绍,矮58的五大优势保证其成为明星品种:一是高产稳产,一般亩产1100—1200斤,高产示范田可超1400斤;二是冻耐旱,苗期能耐零下16摄氏度低温,根系发达,苗期根深较一般品种增加20—30厘米,耐旱能力强;三是矮秆倒,株高70厘米左右,秆坚实重心低,倒能力强;四是抗病广适,高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纹枯病和白粉;五是品质优良,在农业部优质面条小麦品种评比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

植物真菌病害抗性鉴定

对棉花黄萎病等土传病害,除在重病地设立自然圃外,在非地设立人工圃时,必须用事先培养的菌种,在播种或施肥时一起施入,以诱发病害。对于小麦锈病、玉米大斑及稻瘟病等气传病害,可分别用涂抹、喷雾、及注射等方法进行接种,以使具有接触、侵入等抗病机制的品种也得以发病。圃的设置与利用是进行抗病性鉴定的基本条件,没有重而均匀的发病条件就难以对植物品种资源的抗病性做出可靠的鉴定。...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