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31/T 56-2024
德宏州水稻稻瘟病防控技术规范


标准号
DB5331/T 56-2024
发布
2024年
发布单位
云南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5331/T 56-2024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德宏州水稻稻瘟病的防控。

DB5331/T 56-2024相似标准


推荐

环境湿度如何调控稻瘟病菌致病力和水稻抗性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有害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利用水稻稻瘟病菌系统,解析了环境湿度调控稻瘟病发生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对稻瘟病菌致病力和水稻抗性均有显著影响,揭示了稻瘟病在高湿环境下更易发生的分子机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频发有效稻瘟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  ...

科学家创制广谱抗病基因 稳产水稻癌症”

在湖北、江西和海南等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RBL12基因可显著增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和稻曲病三病的抗性,在稻瘟病害严重发生时能挽救约40%的产量损失。 “利用抗病基因病害,可以减少甚至不用农药,助推病害绿色。”李国田表示,RBL12基因在作物中高度保守,可推广应用于日本晴、黄华占、稻花香等水稻品种。...

科学家创制广谱抗病基因 绿色稳产水稻癌症”

在湖北、江西和海南等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RBL12基因可显著增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和稻曲病三病的抗性,在稻瘟病害严重发生时能挽救约40%的产量损失。“利用抗病基因病害,可以减少甚至不用农药,助推病害绿色。”李国田表示,RBL12基因在作物中高度保守,可推广应用于日本晴、黄华占、稻花香等水稻品种。...

Molecular Plant:研究揭示温度调控稻瘟病发生的机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病原菌互作团队,揭示了温度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机制,为科学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有效稻瘟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到流行,取决于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三要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