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1751-2016
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更新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gener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ash and larch mixed forests


 

 

非常抱歉,我们暂时无法提供预览,您可以试试: 免费下载 DB23/T 1751-2016 前三页,或者稍后再访问。

您也可以尝试购买此标准,
点击右侧 “立即购买” 按钮开始采购(由第三方提供)。

 

标准号
DB23/T 1751-2016
发布
2016年
发布单位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当前最新
DB23/T 1751-2016
 
 

DB23/T 1751-2016相似标准


推荐

民建中央建议 加快东北林区森林恢复

对由于人工过度砍伐造成的疏林,通过封山育林,促进天然更新,扩大东北林区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的面积。在砍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宜林荒地,通过人工造林恢复原有森林。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如落叶松等作为重要先锋树种,逐步恢复森林面积。...

人工林林分密度调控对动物传播种子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已有研究证明,将落叶松(Larix spp.)人工纯林诱导形成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是解决纯林生产力低下、地力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问题的重要模式之一;因此,促进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在纯林中的天然更新是关键,但是胡桃楸必须依靠动物传播其种子到合适生境以解除种子更新障碍。...

冯玉龙研究员发表最新《生态学》杂志文章

揭示了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的增产机制,即物种混交改变了林分地下和地上环境,改善了树木营养和水分状况,提高了光合碳积累量。在从事防护林等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不同立地(生境)条件下杨树的生理生态特性不同,并与林业上的立地划分结果明显相关,提出了用树种净同化量划分立地的新观点。同时还对根系温度的生理生态效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其结果对指导世博园高山植物的栽培有重要的意义。...

沈阳生态所在温带森林动态驱动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其基本思想视森林为持续的、多样性的和动态的生态系统,通常实现途径是将人工纯林改建为混交异龄林,使阔叶林形成多树种复层异龄林,而林龄对天然林异龄混交林动态变化的影响过程和机制还不清楚。在区域尺度上,林龄和土壤养分可以直接影响树木生长、更新和死亡。同时,二者可以通过改变物种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植被绿量(vegetation quantity)来间接影响这三个过程。...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