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461-2023
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操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rating corn grain combine harvesters


标准号
DB41/T 2461-2023
发布
2023年
发布单位
河南省标准
当前最新
DB41/T 2461-2023
 
 

DB41/T 2461-2023相似标准


推荐

亩产近千公斤河南玉米新品再创纪录 明年有望推广

玉米籽粒机收亩产949.48公斤,再创纪录  10月13日上午,在鹤壁市浚县,由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李建生率领的测产专家组对“豫单9953”现场籽粒机收实测产量验收,谷物联合收获在专家从15亩示范方随机选取的2个收获点进行收获。  “豫单9953”测产平均亩产1064.17公斤,扣除杂质和水分后,籽粒机收实收产量平均每亩949.48公斤,再次创造了黄淮海地区15亩方玉米的高产纪录。  ...

籽粒机收玉米“鲁单608”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高产育种创新团队育成的早熟、耐密、抗倒、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鲁单608”通过国家审定。“鲁单608”   山东省农科院供图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生产上玉米收获多采用果穗机收或人工收获方式,籽粒机收(直接在田间脱粒机收)占比不到5%,而发达国家全部采用籽粒机收。果穗收获既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而且后期晾晒时间长,籽粒容易发霉,造成商品粮质量下降。...

【成果】明年试种千万亩“北京玉米”,“扒光率”超过90%

最外面一层包叶高度纤维化,很容易导致脱粒转轴绞死;里面的包叶水分高,不容易剥离,并且容易导致汁液染到玉米籽粒上。 “新的玉米品种可以在成熟的最后几天,包叶自然松散开,很容易扒光。”王义波说,“更有趣的是,我们让玉米棒子的包叶实现了从内向外成熟,里面的包叶会先于外层变干。” 目前,示范基地的新品种玉米收割脱粒时,包叶“扒光率”已达90%到95%的水平,超过美国玉米品种。...

黄淮海玉米良种科研攻关获重大突破

它在9月下旬就已经成熟,而收获则要晚个十多天,目的是降低玉米籽粒的水分,利于机收。  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 郑天存:这个品种主要是适合机械化收籽粒的品种类型,机械化收籽粒必须得是,早熟,脱水快,产量还要高,在成熟过程中站杆能力强,就是不倒伏,适合机械化收获,而且籽粒损失还得少  据了解,这一玉米新品种具有广适性,适合在黄淮海主产区种植,对于适应规模化种植要求,实现丰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