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6296:2000
石油产品 水的测定 电位测量卡尔·费休滴定法

Petroleum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 Potentiometric Karl Fischer titration method


标准号
ISO 6296:2000
发布
2000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当前最新
ISO 6296:200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沸点低于390℃的石油产品中水的直接测定方法。 它涵盖的质量分数范围为 0.003 % (m/m) 至 0.100 % (m/m)。 本标准适用于沸点390℃以上的石油产品和润滑油基础油。 然而,这些材料的精度尚未确定。 注 1:许多与缩合或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物质和化合物类别会干扰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水的量。 在石油产品中,最常见的干扰是硫化氢和硫醇硫,然而,这些浓度低于 0.003% (m/m) 的硫不会在 0.003% (m/m) 至 0.100% (m/m) 范围内造成显着干扰。 /米)水。 其他常见的有机硫化合物,如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噻吩,不会产生干扰。 注2:就本国际标准而言,术语“%(m/m)”和“%(V/V)”分别用于表示材料的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ISO 6296:2000相似标准


推荐

测量指南——卡尔滴定法技巧与提示

如果分析物是卡尔滴定法是首选方法。简而言之,含量是通过向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碘I2溶液(溶解在 甲醇等醇类中)来测定。碘与以1:1比例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涉及甲醇、有机碱和二氧化硫(SO2)。这个化学反应是来自于德国化学家卡尔(Karl Fischer),他开发了这种用于测定石油产品 含量分析技术,因此被称为卡尔(KF)反应。...

微量水分测定仪检测原理及主要特点

卡尔法简称法,是1935年卡尔(KarlFischer)提出测定水分容量分拆方法。法是测定物质水分各类化学方法中,对zui为专一、zui为准确方法。虽属经典方法但经过近年改进,提高了准确度,扩大了测量范围,已被列为许多物质中水分测定标准方法。    ...

微量水分测定仪检测工作原理

微量水分测定仪采用卡尔-菲库仑滴定法检测原理,应用微电脑自动控制技术,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屏,全中文菜单提示操作,有丰富运算,打印实验结果功能,是石油、化工、电力、医药、农药行业及科研院校测试水分含量理想仪器。卡尔法简称法,是1935年卡尔(KarlFischer)提出测定水分容量分拆方法。法是测定物质水分各类化学方法中,对最为专一、最为准确方法。...

卡尔水分测定仪容量法与电量法区别

进入石油产品存在状态主要有下列三种:一、悬浮状:水分以水滴形态悬浮于油中。多发生于粘度较大重油,二、乳化状:指水分以极细小水滴状均匀分散于油中,三、溶解状:水分以溶解于油中状态存在。其能溶解在油中量,决定于石油产品化学成分和温度。通常,焕烃,环烷烃及烯烃溶解能力较弱,芳香烃能溶解较多水分。温度越高,水能溶解于油品数量越多。所以需要卡尔测定测量其中含水量有多少。 ...


ISO 6296:2000 中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谁引用了ISO 6296:2000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